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七 存在的主要问题
2.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校内设备 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符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 习条件,实验实训项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 的需要,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3. “双师型”教师水平较低,教师队伍建 设力度不够。专业课教师有实践经验的少,真 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因此难以 做到实践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食品加工 岗位群
品控管理岗位 群能力
食品加工岗位群 能力
职业拓展 能力
管理岗位群课 程
食品加工岗位群 课程
能力拓展 课程
英语、“两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汉语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生涯设计
❖公共营养基 础与应用 ❖疾病营养与 保健
食品专题知识 讲座 食品周活动
公共营养师资 格考试
食品微生物基础与应 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 术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食品检验综合实训 食品检验工资格考试
选择的教学内 检验对象包罗
容与实际工作 万象,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择
任务相一致; 的原料及检验
课程内容有助 任务必需涵盖
与学生获取食 食品检验所需
品检验工高级 要的常用技术,
职业资格证书, 对学生起到举
有利于学生
一反三的作用。
“零”距离上
岗。
课程内容设计
以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分 析方法为参照,根据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工作 过程,将知识点、技能点与真实工作任务结合, 以粮油及其制品、糕点糖果、乳及乳制品、啤 酒及软饮料等典型食品为载体,以常规的理化 检验项目为重点确定课程内容。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课程
主要内容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五、课程评价 六、课程改革思路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龙江,适应食品营养及检测行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食品营养与 检测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基 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从事食品 营养、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质量管 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1.根据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独立 操作; 在任务工作单中记录相关实验 数据。
1.检查各环节完成的情况; 2.各组分别阐述不同样品的检测 方案及操作体会,各组之间进 行交流。
1.小组内进行工作评估 2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工作计划 3.学生对教学过程提出建议
学生以小组形式,学生实 践为主
学生为主导,按小组形式, 学生独立操作。
企业真实检验任务 食品理化检验基本程序和要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食品的物理检验指标
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检验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添加剂的检验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 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
课程主要教学任务
食品理化检验的任务、内容、主要方 法、食品检验的相关标准,食品理 化检验的基本程序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预处 理
根据教师提供的样品,对其水分含量进行测定
工作内容
发放工作任务 单,根据检测 任务,通过各 种手段获取相 关知识
根据检测任务 确定检测方案
教师
1明确工作任务,任务工单 2.用多媒体讲解水分的存在类型特点 3.讲解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
学生
1.领取任务工作单 2.聆听教师讲解相关内容 3.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网站填 写任务工作单的部分内容
能够获取食品 检验工资格证

职业素质 养成目标
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形成创新思维。
二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课程设计本着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 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体现了教学 内容模块化、实践教学系统化、教学资源多 样化、考核评价全程化。
课程设计
组织形式 教师主导,全体学生
1.学生按组讨论; 2.接受学生咨询 3.审核学生制定的检测方案
1.分成4人一组,并选组长;
学生以小组形式,教师参
2.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工作计划; 与
3.与教师讨论后制定检测方案
形成具体的实 施计划
对所给样品中 的水分进行测 定
根据考核标准 进行检查
自评、互评、 教师评价,根 据评价标准打
1.为各组分配检测样品,每组样品不 同 2.为各组提供试剂和仪器; 3.在学生决策过程中给予引导 1.监测学生的操作过程并纠正错误; 2.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查
1.帮助学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实验准备情况 2.课上互动 3.检验报告书完成情况
1.根据检测任务,准备相关的材 料、试剂及仪器; 2.查看工作实施过程的各项要求 及评价标准。
食品的密度、折射率、旋光度、色度、 比体积、膨胀率等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灰分、酸度、脂肪、糖 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等的 测定
食品中常量、微量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甜味剂、防腐剂、护色剂、漂 白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等的测定
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激素的测定
食品卫生材料和容器常见卫生指标的 测定
三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序号 学习情景一
学习情景二
学习情景三 学习情景四 学习情景五 学习情景六 学习情景七
学习情景 食品的物理检验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食品药物残留的检测 食品安全热点物质的测定 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中有害物质的
测定
子学习情景
牛乳比重测定 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冰激凌膨胀率的测定 全脂乳粉中水分的测定 面粉中灰分的测定 果汁饮料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 碳酸饮料中糖的测定 豆粉中蛋白质的测定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香肠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苯甲酸的测定 食品中铁的测定 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苏丹红的测定 三聚氰胺的测定 食品包装用塑料成型品的测定
五 课程考核
改变过去采用闭卷笔试的单一考核,将考核内 容变为:理论知识,实验实训两部分。
在考试方式 上,实行了学习成果与学习态度及 学习过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操作 技能采用量化考核,促进了学生重视操作技能的学 习与训练 。
六 课程改革思路
1.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够用为度,根据 需要适当的增加或删减理论课程内容。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的设计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及高职高专学生
特 点,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课程教学目标, 进行教学 模式的设计。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师生互动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仿真教学法
项目导入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
本课程在所设计的每个任务部分按照食品 检验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在每个任务教学之 前,教师将精心设计的任务工单发放给每个学 生,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查阅文献资料、相互 讨论等完成任务工单,这样使学生在进入课堂 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能带着问题来听课,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问题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同 时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 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学生主导,全体学生按小 组形式上台阐述
教师主导,师生共同实施
五 课程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督促学 生全面、系统地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 法,也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以此达到评定学生成绩,了解 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课程定位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我们按 照高职高专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并针对食品生产岗位(群)来构建食品 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
岗位基本 素质
公共基础 课程
营养指导 岗位群
营养指导 岗位群能力
营养指导 岗位群 课程
食品行业及企业
检测 岗位群
检测岗位群 能力
检测岗位群 课程
品控管理 岗位群
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

业 检验的前期准备 功
检验

玻璃器皿及 仪器准备
样品 制备
溶液 配制



容粮 油 及 制 品
糕 点 糖 果
乳 及 乳 制 品
白 酒 果 酒 黄 酒
啤 酒
饮 料
罐 头 食 品
检验结果分析 检验报告编制
肉 蛋 及 制 品
调 味 品茶 酱叶 腌 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体系设计总体构架为:
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四原则”
针对性
适用性
一致性
代表性
课程内容符合 专业培养目标 的需要,符合 食品检验岗位 实际工作的需 要,同时也符 合食品检验工 职业标准要求。
选取的教学内 容有助于理解 食品检验的方 法与原理,有 助于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创新能力的 培养。
2.教学过程中,突出典型性和代表性,改 变过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样样通样样松 的弊病,对一些传统的经典的分析检测 方法精讲、细讲。
六 课程改革思路
3.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实验室内人 员拥挤、仪器不够用、老师忙不过来等现 象,转变过去的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现象, 将学生分成小班上课,保证每个学生都参 与到实验的全过程。使人人参与,人人实 验,提升教学质量。
总学时
( 90 )学时
理论教学学时: ( 42 ) 学时
+
实践教学学时: ( 48 ) 学时
三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职 业 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螺旋式上升,由简 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和食品检验岗 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真实的工作任 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