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梨育种
第四节 主要育种方法
1、杂交育种
苹果梨×身不知:早酥梨(抗寒、优质、 早熟) 苹果梨×茌梨:锦丰梨(抗寒、优质、晚 熟) 黄蜜梨×三花梨:黄花梨(丰产、优质、 抗黑心病,长江流域推广)
2、芽变选种
梨普遍存在芽变现象,对育种工作有很大 帮助,如: 鸭梨:垂枝鸭梨(枝条自然下垂) 二十世纪:早生二十世纪(早熟10-14天) 南果梨:红南果梨(红色芽变)
693
产量(万吨)
216 110 85 14 85 14 16 26
苹 果
梨
葡 萄
桃
杏 种类
红枣 柿子 山楂 其它
2006 年山东省水果生产情况 (总产量1258.8万吨)
我国梨加工业飞速发展,梨利用率得到了极 大提高
由于梨浓缩汁在国内外市场比较受欢迎,其在国 际市场上的价位较高,如美国东部报价730~900 美元/t,而苹果浓缩汁只650美元/t,因而梨浓 缩汁生产线不断增加,梨浓缩汁产量也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梨清汁、浊汁也有生产。
梨果体大,呈圆形,果皮厚,色黄,肉质白而松软,汁多味甜。
其他野生资源: 杜梨:耐寒、旱、涝、盐碱,对沙土、粘土 均能适应,是我国北方梨区的主要砧木,嫁 接中国梨和西洋梨均易成活,生长结果良好。 中国豆梨:适应暖冬气候,对潮湿、沙土、 粘土抗力均强,抗干旱和酸性土,但抗寒力 较差,不抗高PH值,我国南方多用本种作 为沙梨的砧木,嫁接西洋梨亲和力也强。
茄梨
巴梨
三季梨(伏洋梨)
单果重200克左 右,7月中下旬成 熟,果形美观。
早红考密斯:
凯思凯德
日面红
阿巴特
康佛伦斯
5、新疆梨:新疆梨可能是西洋梨与白梨
的杂交种,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一带。 主要特征: 新疆梨风味浓,有香气,果皮部分着色; 石细胞多,耐藏性稍差; 果形似西洋梨,但果梗多数较长,形态变 异很大。
二、选育矮化密植品种和矮化砧 矮化密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梨的矮化栽 培还没有解决,国外有用榅桲作为矮化 砧,但存在亲和性差、不抗寒、不抗病的 缺点。 今后应加强矮化品种和砧木的品种选育。
三、选育抗寒的优良品种 秋子梨抗寒,但多为小果型,不耐储运, 迫切需要选育抗寒、大果、耐储运的优质 品种。
四、选育抗病的优良品种 主要是选育抗梨黑星病、赤星病、轮纹 病和黑斑病的品种。 五、选育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果实大小和成熟期必须一致,果实要较 易震落,并具有抗擦伤、不易破裂等特 点。
山东省是我国梨的主要产区之一
400 350 333 300 产量(万吨) 250 200 150 100 50 0 河 山 安 四 辽 河 陕 江 湖 新 浙 甘 云 山 重 北 福 贵 吉 广 湖 北 东 徽 川 宁 南 西 苏 北 疆 江 肃 南 西 庆 京 建 州 林 西 南 地区 2006年 中国梨产区分布 110 80 75 71 70 65 61 52 44 33 31 22 18 17 15 15 14 14 14 12
2、地中海种群:主要分布在希腊、土耳
其、、俄罗斯、东南欧、利比里亚、黎巴嫩、 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
3、中亚种群:主要分布在伊朗、俄罗斯、
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等 地;
4、东亚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朝
鲜、西伯利亚等地。
二、梨主要栽培种及野生资源 1、白梨 2、秋子梨 3、沙梨 4、西洋梨 5、新疆梨
3、实生选种
现在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梨品种大部分都 是由实生苗选育出来的,如天生梨、子 母梨等; 我国实生选育的新品种:杭青、杭红、 武巴梨、武香梨; 日本实生选育的新品种:晚三吉、长十 郎、二十世纪等。
4、多倍体育种
梨大多是二倍体,部分三倍体,少数四倍体,多倍体 优点是树势健壮、果大。 多倍体来源: 自然实生:如三倍体的坎提拉斯、杜切斯等; 人工杂交:普里德(3x) 默西奥(2x)×巴梨 (4x) 芽变:如鸭梨、长十郎、库尔勒香梨等四倍体芽变; 人工诱导:秋水仙素诱导。
本校育种现状
杂交工作始于2002年,共选配了11个杂 交组合,定植杂种苗近3000株,部分单 株已经开始结果。先后进行了主要农业 生物学性状遗传规律和梨矮化基因分子 遗传标记技术研究及部分果实生食和加 工适性的评价。
2004年定植的杂种实生苗示群体规模 (定植的第二年)
图9 矮化梨杂交后代实生树定植第三年结果的情况
纯绿色:rrHH rrHh rrhh 变色性褐色: 褐色 不变色褐色:
红褐色:RrHH
RrHh RRHH RRHh RRhh Rrhh
注:湿润条件下褐色, 干燥条件下红褐色。
五、梨果实风味的遗传
果实风味由糖、酸、单宁和芳香物质等组成, 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基础非常复杂,构成风味 的物质中,糖酸含量的绝对值起主要作用,同时 取决于糖酸比。 梨含糖量和含酸量可能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 状遗传,且相互独立。 此外还有一些果实带有青草味、涩味和怪味, 异味的遗传可能是一种复杂的互作效应。
二、梨果实形状的遗传 梨果实形状遗传被认为是多基因控制的 数量性状遗传。 梨的果实形状主要有:圆、扁圆、长圆、 卵圆、倒卵圆、圆锥、纺锤、圆柱形、 葫芦形等。
前人研究认为中国野生梨的果实为圆形, 常表现遗传优势,栽培品种来源于野生祖 先,故果形主要是在圆形基础上有所变 化; 不同组合杂种后代中以圆形、卵圆形、扁 圆形为多,常表现遗传优势; 梨杂种后代果形大多倾向亲本,即亲本果 形在其后代常占有较高的百分率,特别当 亲本果形为上述几种优势果形的时候。
中国梨分布图
1、白梨:形成于我国华北地区,即淮河秦岭
以北至长城以南之间,主要分布华北、渤海湾 温暖半湿润区;有人认为白梨是秋子梨与沙梨 杂交的后代。 白梨是我国梨树生产上经济价值最大的一个 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 主要特征: 果实萼片大部分脱落,少部分宿存; 肉质脆,石细胞少,不必经过后熟即可食用; 耐寒性比秋子梨弱,但比沙梨强。
半干旱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北部沿长城一 带,以及甘肃隆中与河西地区;秋子梨树体高大, 寿命长,适应性广,对黑星病、火疫病抵抗力强。 主要特征: 果实萼片宿存; 大多数品种果实具后熟性,采收时果皮绿色或黄绿 色,肉质坚硬,经后熟或冰冻后皮色转黄或变黑, 肉质变软,汁多,味甜酸,别具风味; 多数品种果小,石细胞较多,品质不如白梨、沙梨 和西洋梨; 特别抗寒,可耐-52℃的低温,是梨属植物中最抗 寒的一个种。
主要品种:
京白梨
京白梨原产北京门头沟的东山村,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品质极佳在 清朝末期即已闻名于世,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是秋子梨系统中最优良的品种。 京白梨果实呈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0克,大果重可达200克以上;果皮黄绿 色,贮藏后变为黄白色,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 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经后熟,果肉变细软多汁,易溶于口,香甜宜人, 含糖量11%,果心中大;果实8月下旬成熟,不耐贮藏。
六、梨果心大小和石细胞的遗传
梨果心大小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 状,杂交后代果心大小呈变大的趋势, 表现出野生梨大果心的返祖遗传现象; 梨果实石细胞含量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 数量性状遗传,杂交后代果实石细胞含量 与亲本相比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
七、果实成熟期的遗传
梨果实成熟期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遗传,后代表现广泛分离,并具有趋中 的特点。
主要品种:
莱阳百年老梨树
莱阳茌梨
鸭梨
长把梨
砀山酥梨属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杂交品种,阳历九月上中旬 成熟,果实硕大,平均单果重0.15-0.3千克,果皮呈淡黄色,果肉洁白 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密,更兼皮薄多汁,弹指即破,入口即酥,落 地无渣的特点。
2、秋子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冷凉
青岛梨的品种构成不够合理,缺少特色品种。
40 面积(千亩) 30 20 10 0
31.02 20.91
28.01
1.70 丰水 黄金 新高 品种 青岛市梨生产情况 酥梨
1.01 长把梨
2.44 洋梨
第一节 育种目标
一、选育早熟及晚熟优质耐储品种 早熟的梨品种大都果型较小,不耐储 运,货架期短; 晚熟品种有的不耐储运,如鸭梨、莱阳 茌梨、雪花梨等,有的品质不好,如鹅 梨、绵梨、子母梨等
第二章 梨育种
梨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之一,面积和产量均 居世界首位。
3000.0 产量(万吨)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 苹果 柑桔 梨 树种 葡萄 香蕉 1790 1199 627 690 2606
2006年中国水果生产情况 (总产量17240万吨)
第二节 种质资源
梨在植物学上属于蔷薇科,梨亚科,梨 属, 包括60个种,我国原产16个种,分布 全国,以华北、西北居多。 瓦维洛夫认为梨的起源中心有3个: 中国中心:沙梨、秋子梨; 中亚中心:主要是欧洲梨; 近东中心:主要是欧洲梨。
一、梨属植物四大种群: 1、欧洲种群:主要分布在西欧、东南欧、
土耳其、法国、西班牙等地;
三、果实大小的遗传
果实大小是梨综合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变异 广泛; 梨果实大小有趋小变异的趋势。
同一组合不同大小的梨
四、果实色泽的遗传
梨果实皮色的遗传非常复杂,很多机理 目前还不太清楚; 日本梨中的褐皮梨底色是绿色,在果皮 上形成木栓层而形成褐色,其遗传是属 于两对基因的抑制互作效应。 R基因:控制木栓层形成, H基因:抑制木栓层的形成。
南果梨
3、沙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的高温湿润地区,日本梨也属于本种;沙梨适应 温暖多湿的气候,抗热、抗旱、抗酸、抗盐力 都强,但是不适于在粘土和高PH地区栽培。
主要特征:
果实脱萼或宿存; 风味甘美,多数品种果皮锈褐色,不美观,肉 质较粗; 抗寒力不如秋子梨和白梨,但比西洋梨强。
主要品种:
4、西洋梨:起源于欧洲和亚洲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