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 国 教 育 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1.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教 育改革 2.掌握民国教育方针
育思想
第一部分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整肃封建教育 (二)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 (三)制订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四)制订新的教育方针
1、道德教育:培养适应民主共和制度的公民道 德意识和行为 2、实利教育:学习适应近代生产的知识技能, 既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和发 展的需要 3、军国民教育:体育和军事教育,目的在于养 成健康的身体和自卫的能力 4、美感教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一)学制体系
1、纵向构成:蒙养园、初小、高小、中 学、大学预科、本科、大学院 2、横向构成:除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
教育和实业教育
二、壬子癸丑学制
(二)课程标准
1、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 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
地位,同时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
2、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
而且偏重于普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 意不够,很难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民族 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 当时的教育界一致要求对现行学制进行改革,建
立一个适合民族资产阶级需要的学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
(五)意义
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2、课程上废除了读经讲经,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壬子癸丑学制的体系和课程标准促进 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的地位,关注学生情感和美德的教育,注
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三)特点
1、缩短了教育年限 2、男女平等的教育权 3、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 思想和复古气息 4、重视师范教育
二、壬子癸丑学制
(四)不足
“壬子癸丑学制”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 不够,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学修业年限太短,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四)制订新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于1912年2-4月间在《教育杂志》、 《东方杂志》上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 文,对清末教育宗旨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忠 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1912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 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 , 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 宗旨或教育方针。
第二部分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一)军国民教育 (二)实利主义教育 (三)公民道德教育 (四)世界观教育
(五)美感教育
二、北大改革实践大学教育思想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 学原则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三、教育独立思想
(一)教育经费独立 (二)教育行政独立 (三)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四)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