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第三章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产业性指标,主要是反映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的指标。产业结 构指标可以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生产要素、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等 方面的综合情况,也反映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情况。对产业 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
4、个人性指标主要包括工资与其他收入、储蓄、消费及其结构 等。恩格尔定律,这个定律指出 ,当收入水平很低的时候,收入主 要用于食品 和住房这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结构 开始改善、质量提高;随着收入的再增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在总消 费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达到较高水平时,用于衣着、娱乐和汽车等高 档产品支出 的增长比例高于收入的增长;当这些已经满足后,储蓄 很快增长。
2、社会文化的主要特点 文化是影响营销战略最为深刻的因素。 但因其具有在群体之间 的差异性、对行为影响的潜流性、发展变化的渐进性以及识别的模糊 性等特点,是营销战略管理必须认真考察的因素。
(1)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与亚文化。 (2)行为影响的潜流性。 (3)发展变化的渐进性。 (4)识别的模糊性。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一方面,如果企业在现有产品营销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到生态保 护问题,并将生态意识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 程,就可以在生态保护方面较之竞争者更会得到顾客和公众的拥护, 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把生态产品,包括生态保护产品和帮助消 费者规避生态恶化威胁的产品,作为企业在新世纪的主攻方向,这其 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1、政治形势大势 政治形势大势就是当前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大的态势与走势。大势 分析得准确,才能制定出与政治大势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也才能在战 略实施中当遇到暂时的、偶发的政治波动时不动摇。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可以分为基本经济政策和具体经济政策。基本经济政策 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指导原则,它规定着国民 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向,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所谓具体经济政策是针对 某个特定领域、某种具体问题或某一特定时期的经济状况所采用的政 策, 它是为实现基本经济政策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是基本经济政策 的具体化。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可以从世界性,国家性,产业性和个人性等方面来考察。 1、世界性指标反映的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大气候,包括世界经济的增长情
况,世界资本与货物的流动情况等。研究世界性指标的意义在于世界经济的一 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相互关联性越来越强。
2、国家性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 值(GDP)、 国民收入(NI)、储蓄、就业、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着眼于国民 原则,而国内生产总值则根据领土原则计算。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1 人口统计环境
人口统计变化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营销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口统 计因素中,应重点关注人口总量及其增长,人口的统计分布及其变化 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人口总量及其增长 2、人口的地理分布 3、人口的年龄分布 4、人口的收入分布
除此之外,人口的职业,性别,婚姻,学历等分布特点,对制定 营销战略也很有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因素是变化的,在考 察上述因素时,静态的描述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考察其变化趋势。 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多个因素的交叉分析中发现对营销战略有意 义的信息。
LOGO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就是对市场营销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的诸方面, 包括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
环境分析的目的,一是要识别环境中影响市场营销的主要方面和 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二是要理解这些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机理,三 是要发现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四是要揭示出为了把握机会,避免威 胁市场营销者较之竞争者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市 场营销者的战略能力。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是衡量社会成员收入与消费能力的指标。个人收入是指全 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获得收入的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实际 可用于个人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收入, 等于个人收入减去各种个人收入所应缴 纳的税款以后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代表了一种购买力,是市场营销研究 的一个重要指标。
3.2.6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环境
现在基于人口、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 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对企业来说, 能够在营销理念中加进企业 的社会责任内容还很不够,这多少有些被动的成分, 应当换个角 度, 把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人类的最大需要, 作为企业发 现的最大的能够为人类提供满足的商业机会。
第一步,找出影响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 第二步,把这些影响因素分类。 第三步,把各种选出来的因素以成对方式制作成关系图。 第四步,针对最极端及中庸的状况,做进一步描述。 第五步,在不同的情况下,分析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并进一步 指定出单位,部门自身的策略。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5 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与 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也有多重含义,这里我们主要是指人类群体在 世代相传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到和尚未意识到的, 但确实又潜在地影响人 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3.3 环境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
3.3.1 环境监测系统
3.3 环境监测系统与监测方法
3.3.2 环境监测方法
(1)构建环境监测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经济的、科技的、 政治法律的、文化的和生态的诸方面。
(2)从观测到的环境变化中找出对企业影响较为直接的相关趋 势。
(3)对这些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对本企业现有 产品和市场的影响,找出对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并预测今后的走向。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3 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
1、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采用、扩散的速度正在加快。 2、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3、科研经费投入以指数增长。 4、科技开发策略要因地制宜。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4 政治环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把握政治环境,应注意政治形势大势、 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变化。
1、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 (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关于客观对象的意义的总观点、总看 法。 (2)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 (3)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综合。 (4)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是一种风俗习惯。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3.2 宏观环境的主要方面
根据涉及的领域和部门,具体经济政策可以分为: (1)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补贴政策、投资政策 等。 (2)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政策、存款贷款利息率变动政策 等。 (3)价格政策。主要是价格总水平和主要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控制 与监督政策。 (4)劳动工资政策。如就业政策、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总额及其 增长幅度的控制政策。 (5)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政策。如汇率、进出口关税率、资本和 技术引进政策等。
(4)在分析变化趋势对企业现有产品和市场的影响之后,可以 先不考虑这些趋势的影响,看看现有产品和市场今后的发展情况如何, 然后再将这些趋势的影响考虑进去,从而判断这些趋势的影响强度。
(5)综合上述各方面, 依此来制定和调整企业的总体战略。
3.3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