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理论


左脑和右脑半球的这种优势形成不是先天就形成的, 它与后天的劳动分不开的。大多数右利手人的大脑左 半球具有言语优势功能,即听、说、读、写的语言能 力高度发展。左利手人的右脑半球具有非言语优势功 能,各种感知觉高度发展,善于形象思维。左、右大 脑虽然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但在它们“工作”时是 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协助工作的,共同来反 映客观事物。 在小年龄儿童,左右脑的优势尚未完全建立之前, 如果左半球受到损伤,还可以在右半球建立起右半球 的功能,使语言技能得到恢复。而不像成人那样,脑 的发育已经成熟,左右脑的优势已经建立,一侧遭到 损伤,就很难在脑的另一侧得到功能的代偿。
三、认知学习理论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随着研究深入,行为主义机械性还原论弊端日显,认知学派受 到重视。 20世纪50、60年代认知学派兴盛,出现两种倾向: (1)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从信息的接受、存储和提取的流 程分析学习过程; (2)认知结构理论,与格式塔有密切联系,人的认知是整体 的结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思潮兴起,反对把人还原和分割成各种要 素,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 现的潜能和动力;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 批判自我评价。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马斯洛七种需要学说:1、生理;2、安全;3、归属与爱;4、 尊重;5、认知;6、审美;7、自我实现
四、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建构主义理论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思想发展,从行为主义到 信息加工都是以客观主义为基础,把事物意义看成存在于个 体之外的东西,人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单纯的接受。 建构主义者认为人们对事物理解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 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经验结构的过程。 教学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武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 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建构出新的经验。引起重视,有人 称之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按学习水平分类:加涅的八类学习
1970年,加涅按简繁水平,提出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作用。 2、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其过程:情景-反应- 强化。 3、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 4、言语联想学习:有语言单位反应联结。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三)学习是一种结果 “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Bower &Hilgard,1981)。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 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 为。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 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 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 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知识技 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 情境中的活动水平好方式产生影响。”(陈琦,刘儒 德)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二)学习是一种过程 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 Learning: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acquiring skill or knowledge。 既包括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获得知识技能,也包括在日常 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 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 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 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取知识、改变行为以完满人 格的历程。 格的历程。 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 “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能动地掌 握社会的和个人的经验的过程”。 握社会的和个人的经验的过程”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中国学者的三类学习 三类: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道德品德或行为习惯学习。
第二节 学习与脑
一、影响脑发展和脑机能的因素 (一)营养和环境 从孕妇的健康与营养到婴儿营养都很重要 情绪的培育也影响脑的发展。 弗莱伯格(Fraiberg, 1967)研究,6个月到1.5岁是 情绪发展的关键期,是婴儿学习人类感情的联结, 受抛弃或虐待将成为冷漠的人。 克雷奇指出早期环境因素贫乏导致脑体积和功能衰退。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从学派视角看学习: 从学派视角看学习:
a.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强调学 习活动所引起的外部行为变化的结果。 b. 认知学派 认知学派: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改变;在建构主义看来,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 理表征的过程。 c. 人本学派 人本学派: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 另有“调和论”,为了避免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和认 知主义倾向的尖锐对立,提出了应该使用“能力、情绪、态 度以及其它行动的反应活动的变化”、“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等术语来描述学习的结果。
学习本质的三个特征: 学习本质的三个特征: 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 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因为有些因素 (如适应、疲劳等)也可导致行为的暂时变化,另外 学习之后的遗忘也是不可否认的; 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他(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 产生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从学习的内涵看,学习乃是学习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 使学习主体习得关于客体的知识和技能并外化为行为 表现的活动。
第二节 学习与脑
三、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两半脑的作用,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脑功能单侧化优势的个别差异 (三)充分发挥两半脑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Asher开创一种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学习法,通过身体动作学习另一种语言,发掘右脑功能。 (四)有助于专业选择和专业指导
第三节 学习理论的发展
一、两种学习理论体系建立与初步发展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 三、认知学习理论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第三节 学习理论的发展
一、两种学习理论体系建立与初步发展 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心理实验室,创建结构主义学派。认为心 理是观念的各种结合组成的结构,意识可以还原为元素。 结构主义者采用的工具是内省或自我分析,先训练被试在感知 一个物体时详细报告其即时的经验——“原始”经验,确定 对该物体学到的东西。 冯特理论两大特点:还原论;内省法 机能心理学派创立者詹姆斯指责结构主义心理学派,认为意识 是一个整体,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行为对适应环境的意义。 格式塔 学派1910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形成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批评冯特的内省法,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外显 行为。 格式塔派仍然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人的经验,强调学习在于 头脑中构造和组织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按学习水平分类:加涅的六类学习
1971年对分类作了修正,将前四类合并为一类,把概 念学习扩展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共有六种: 1、连锁学习 2、辨别学习 3、具体概念学习 4、定义概念学习 5、规则学习 6、解决问题的学习。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按学习结果分类:加涅的五类学习 1、言语信息学习 2、智慧技能学习 3、认知策略学习 4、态度学习 5、运动机能学习
对于学习不同视角的界定: 对于学习不同视角的界定: (一)学习是一种活动
(二)学习是一种过程 (三)学习是一种结果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一)学习是一种活动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人的学习就是人获取信息并建构知识的活动。 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传递和掌握社会文化历 史经验的活动。 “学习活动是一种适应性活动。”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按学习结果分类:布鲁姆三类学习 以教育目标和任务为出发点将学习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 动作机能。 其中认知学习有六类: 1、知识(识记) 2、理解 3、应用 4、分类 5、综合 6、评价
按性质与形式分类:奥苏伯尔两维学习
以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进行分类。维度一学习的方 式;纬度二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关系。
二、脑的结构和学习
(一)脑功能定位 脑功能结构图 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Carter,1998年对大脑 两半球在短时间内加工大量信息时负责执行 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二)脑的功能代偿 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
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
左半球的功能 控制身体右侧 以序列的和分析的方式对输入 进行加工 时间知觉 产生口语 执行不变的操作 文字和数字方面的识别 积极构造虚假的记忆 对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寻找假设 善于引发注意以对应外部刺激 右半球的功能 控制身体左侧 以整体的和抽象的方式对输入进行加工 空间知觉 通过姿势、面部表情、情绪和肢体语言 表达 执行推理和数学操作 面孔、地点、物体和音乐方面识别 回忆根据真实 将事物放入空间模式中 善于处理内部加工
有意义 学习 弄清概念 之间关系 听讲演 或看材 料 记乘法表 接受学习 听导师精 心设计的 指导 科学研究
学校实验 室试验 运用公式解题 有指导的发 现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例行的研究 或智慧的 “生产” 尝试错误“迷宫” 问题解决 独立的发现学习
机械 学习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按学习意识水平:雷伯两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提出两类学习 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不知 不觉获得一些经验,并改变其事后行为的学 习。 外显学习:指有意识做出努力并且按照规则作 出反应的学习。如学习牛顿定律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学习的作用: 1、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3、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如达尔文、牛顿、华罗庚儿时平庸,长大成 才的经历。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的学习 2、按学习水平分 3、按学习结果分类 4、按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 5、按学习意识水平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