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第四章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4第四章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建立一定的认知地图(心理 完形、认知结构、编码体系); 2.刺激与反应的联系是间接的,以观念、意识为中 介; 3.重视对学习的内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重视人的 主观能动性。 学习的认知理论的常用概念有:学习意向、内部动 机、认知结构、信息加工。
4. 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类学习 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如10个月大的婴儿学习 敲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两岁的儿童听到妈妈一词, 想到他的妈妈 。 ③分析或抽象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
5.学习律(三条主律) (1)效果律:形成联结,同时或随后得到 满意情境,联结就增强;得到烦恼的情境, 联结就变弱。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 加以利用,就会增强(用律);若久不利 用,就会变弱(废律)。 (3)准备律: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 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 不给予联结就引起烦恼;当某情境与某反 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斯金纳(1904-1990)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 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 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 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 ——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 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 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 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 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
二、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C.R.Rogers) 库姆士(bs) 斯耐格(D.Snygg)
三、主要观点
(一)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形成反应、 习惯);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 意识的中介; 3.重视对学习的外部条件与过程的研究,忽视内 部过程与条件。 4.赫尔、多拉德(J.Dollar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米勒(ler) 提出了学习的四要素:线索、反应、强化、内驱 力。
(4)机械主义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Idealism ) 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 始资料只有按照心的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 进行解释,才有意义。其核心就是崇尚理性 思维,认为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 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早期的理性主义在哲学上常用唯理论相称, 与经验论相对,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 强调依靠纯粹的思辨来获得真知。
(二)认知理论 1.魏特海默(M.Wert heimer)、考夫卡 (K.koffka)、苛勒(W.Köhler)的完形说 2.托尔曼(E.C.Tolman)的目的认知说 3.加涅(R.M.Gagne)的认知指导说 4.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说 5.奥苏伯尔(D.P.Ausubel)同化说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1.强调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 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 2.学习对于儿童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过程, 人类有一种学习和发展自己潜能的天然倾 向,要相信学习者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 自我潜能; 3.强调意义学习,当学习材料对于一个人具 有个人意义、能被他理解,符合其目的时, 学习效果最好;
(二)1930年以后的修改
1.五条法则
①效果的扩散:奖励的影响不仅对受奖的联结起作用,而且对 刚好发生在这个受奖联结前后的联结也起作用。 ②相属性:如果学习者感受到两个相属或两个相属的观念是一 起出现的,那么这两者就更容易形成联结。 ③联想的极性:联结一旦形成顺着原来联结形成的方向易于回 忆,逆着原来联结的方向则难于回忆。 ④刺激的可识别性:在一个学习系列中,如果一种情境与其它 情境易于分辨或区分,那么这个情境与反应的联结便容易形成。 ⑤反应的可利用性:在其它情况相同时,反应越利于利用,联 结就越利于形成。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所谓联结(connection),即指某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 的倾向而言”。也即出现某一情境将跟随某一反应的机率。 2.联结通过试误过程而建立试误说:桑代克对学习过程的 说明,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 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 的过程 。 3.他认为人的本性也就是先天所能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 的联结倾向。这些“先天的联结”乃是一切教育和人类其 他控制作用的起点。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的某些联结 加以永久的保持,把某些联结加以消除,并把另一些联结 加以改变或利导”。


2.扩散效应(spread of effect)(1933):奖励不 仅增加了受奖反应的重复率,而且增加了临近反应 分重复率。间隔时间愈长,效果愈小。 3.对效果律、练习律的修改补充 对效果律:认为奖励比惩罚有更大的作用。只承认 惩罚对学习有间接作用。 对练习律:把练习律作为效果律的副律。 华生用频因律、近因律来反驳桑代克的效果律,客 观上却支持了练习律。
(2)还原论(化约论,Reductionism):把 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把人类活 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 原为物理-化学过程。
(3)联想主义
所谓联想,即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或联结。联想的形成 遵守三条原则:相似律(相似的观念易形成联结)和对比律 (能够相互比较的观念易形成联结)。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未叶的联想主义称为早期联想主 义。其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他从机械唯物主义的 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种,即感觉 和联想。 1885年,H.艾宾浩斯发表了他的名著《论记忆》,标 志着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现代联相主义心理学者采 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和记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也是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代 表,他把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这 种联结乃是一种先天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某些联结 加以改变、利导或消除。
第二节
联结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1874-1949) 美国 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 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 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 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 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 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
(一)1930年以前的观点(1898-1930)
4.学习者认真参与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习; 5.学习者整个身心投入的自发学习,学习效果最 好; 6.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 7.强调对完整的人的教育,而不是发展人的某一 侧面。
各种理论用来解释学习中人的行为改变的心理机 制不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条件反射,认知结 构的组织,尝试错误,理解顿悟,观察模仿,信 息加工,人的潜能的实现等。
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经验主义认为经验,特别 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1)感觉主义:受笛卡尔关于身体是机器的思想 和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强调感觉经验在 认识中的作用。拉· 美特利一个彻底的感觉主义者, 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 同时他也反对在感觉问题上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指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说:“真正说来,感觉 是从来不欺骗我们的,除非是我们对各种关系下的 判断太仓促。”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 可以狗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为例。 (2)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 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强化的性质 反应的主动性 S-R型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 强化不是奖赏 反应是主动的
6.5个补充性的学习原则: ①多重反应 (multiple responses)原则――人和动物对于同一 情境可能发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如果一种反应不能适应外界 情境,人和动物就会发生其它的反应。正因为此,问题情境 的解决才可能成功。 ②选择性(selective responses)反应的原则――情境中的 个别因素或个别情节具有引起反应的优势,会使各种反应程 度不同的与它形成联结,而不顾其它某些或全部成分。 ③同化(assimulation)和类化的原则――对于各种相似情境有 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和动物面临陌生问题情境时,都会 按照从前对类似情境所作的反应来进行反应。 ④联结(associative shifting)转移原则――如果一个反应经过 情境渐进的变化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 个全新的情境起作用。 ⑤定势(set)、态度和顺应原则――学习者的内部状况足以影 响学习的效果。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现象论
现象:宇宙间事物变化迹象中被我们所认知者。现象与物自 身对举。物自身是客观的,现象是主观的。 现象论:(1)认为人类一切知识只限于存在的现象,而物自 身是不可知的(客观现象论);(2)认为人所知者都是事物 的现象,否认物自身的存在(主观现象论) 现象心理学:采取现象学的观点,研究人对环境事物的主观 经验。它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而不重视别人对由观察研究 所得的外显行为的解释。 根据现象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他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决定 的,而不是由外部世界直接决定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 主观世界之中。这种主观世界(现象世界,现象场)是一种 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 要点是: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去 行动的
(一)反射理论 1.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
华生坚持“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斯金纳则区分出两类 反应:一类是引发反应,另一类是自发反应,它不是由特定 的刺激引起的。所以斯金纳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不是一个 S-R心理学家。 引发反应 自发反应 应答行为 操作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射学习 操作学习
二、代表人物
(一)联结理论: 1.桑代克(E.L.Thorndike)的联结说 2.华生(J.B.Watson)的刺激—反应说 3.斯金纳(B.F.Skinner)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4.赫尔(C.L.Hall)的内趋力递减说 5.格斯里(E.R.Guthrie)的接近理论 6.班杜拉(A.Bandula)的社会学习论 7.埃斯蒂斯(W.K.Estes)的刺激抽样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