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民工市民化限制性制度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限制性制度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性制度分析
摘要: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性制度包括:现行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培训及其子女教育权利的限制性制度,以及现行社保体制等。

研究农民工面临的限制性制度对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限制性制度户籍制度
一、现行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
1.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偏向型的福利体制
蔡昉(2003)指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于传统的发展战略及与之适应的一系列制度。

户籍制度使得农民与市民面临不同的福利体制,农民工进城务工,但不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问题。

城市居民拥有市民户口,就能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

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进城务工后,就面临二元就业、社保、子女教育的难题。

2.户籍制度造成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下
户籍歧视造成农民工收入低,劳动报酬与城市居民有很大差距。

王美艳(2003)利用北京,长春、武汉等六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24%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

姚先国(2004)利用对浙江省企业职工的调查数据得出城乡收入差距的70%,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

黄锟(2009)指出,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及门槛,从而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制度瓶颈。

二、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
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包括劳动者在求职、就业以及管理等方面遇到的不平等待遇。

具体体现在:政府对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数量控制,对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工种的限制,对农民工就业强制性收取的管理费等。

政府对城市劳动者就业实行正规的劳动合同、下岗证、人事档案和失业证等,而对农民工就业实行就业许可证、计划生育证、流动就业证和暂住证等方式进行管理。

这种二元管理体制是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之一。

现行的就业制度使得农民工只能干那些收入低、待遇差、劳动环境恶劣,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清洁工、服务员等。

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也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收入低于城市劳动者的原因之一,在同样的条件下干同样的工作,农民工的工资明显低于市民,再加上市民的其他福利,农民工与市民“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就更加严重。

北京市对于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非常有代表性。

北京一直实行严厉的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政策。

1995年以来,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外来人口可以从事的行业和工种进行严格的限制,外来人口可以从事的行业被限制在13个,工种限制在206个,而且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不愿意干的苦、累、脏、毒、险的工种。

在改革形势的推动下,2000年,北京市对上述政策体系进行了部分调整,逐步取消对外来进京务工人员的行业和工种的限制,但是又开始以素质门槛来限制农民工择业,即要求进入相应行业的外来进京务工
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

三、对农民工培训及其子女教育权利的限制性制度
基于户口的偏向性职业培训体制,较少考虑广大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许多职业培训仅针对城市失业、在职的城市职工,而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少之又少,有关调查表明,66.5%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77.4%的农民工没有职业培训证书。

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各地方教育部门采取限制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接受教育的政策。

有些地区也采用借读费等手段来增加农民工子女接受城市教育的成本,以此限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

由此,将农民工子女排斥在城市教育的体系外。

也有部分地区接受农民工子女,但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实行一校两制,对城市子女采用重视的态度,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而对农民工子女仅仅提供最基础的教育资源。

许多城市存在种种限制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象,排斥外来人口接受当地的教育。

既然公立学校经常不接受农民工子女,非公立的学校就应运而生,这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教学不规范、师资力量差、管理不严格等诸多问题。

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农民工制约农民工市民化。

四、现行社保体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
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各级城市建立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医疗和生育保险五部分,基本涵盖了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部分集体企业职工,而非公有经济的从业人员和大部分商业单位职工未被纳入,农民工也经常被排除在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只涵盖了城市居民,而将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群体排斥在外;虽然部分地区在进行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试点改革,但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重视还不够,加之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对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

农业部2005年调查显示,农民工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仅占1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仅占13.8%,只有9.6%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失业保险,虽然一些较发达的地区社会保障覆盖了20%左右的农民工,但仍有80%的农民工并未得到这样的福利保障(农业部,2006)。

我国现阶段限制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的限制性制度出现了一些改变,但是其本质并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城市户籍制度的松动,只是为了吸引资金、技术与人才,而不是为了真正的人口迁移与农民工市民化。

如果不研究如何解决好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问题,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就很难稳步推进。

只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的通力配合,才有可能改变农民工市民化的限制性制度。

基金项目:西北政法大学2009年校级青年项目(09xjc0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