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Fe-56 Cu-64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可做抗酸药B.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C.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2.铝和铝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高B.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小C.镁铝合金腐蚀时,镁先于铝被腐蚀D.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5NAB.1 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1 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B.氨基酸和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淀粉、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能水解,最终水解产物都为葡萄糖5.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0.01 mol/L盐酸 B. 0.01 mol/L Na2CO3溶液C. pH = 4 NaHSO3溶液D. pH =11氨水6.下列解释物质用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Fe2(SO4)3净水Fe3+ + 3H2O Fe(OH)3 + 3H+B.用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 + S2- HgS↓C.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 Ca2+ + CO32- CaCO3↓D.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减少SO2排放2CaCO3 + 2SO2 + O2 2CaSO4 + 2C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烷的沸点高于丙醇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nC.由苯酚和甲酸缩聚而成D.可用新制的Cu(OH)2鉴别乙醛、乙酸、乙醇X ZY8.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三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中,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B.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C.三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中,Z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最稳定D.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发生反应9.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B.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3C.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D.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Na2CO3溶液红色较深,说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 + 2H2(g) 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K =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C.任意时刻,T2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均大于T1温度下的速率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11.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①②③④pH 11 11 3 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a L ④溶液与Vb 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 + Vb),若混合后溶液pH = 4,则Va : Vb = 11 : 912.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新-课-标-第-一-网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A. NO 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 C2H4 溴水溶液褪色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 SO2 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SO2有还原性D. NH3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NH3有碱性1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4 mL,记录褪色时间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 向1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14.将反应Cu (s) + 2Ag+ (aq) Cu2+ (aq) + 2Ag (s)设计成原电池,某一时刻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B.当电流计指针为0时,该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0C.若此时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随着NaCl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D.若此时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随着NaOH量的增加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幅度减小→指针指向0→向左偏转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15.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用电子式表示D2G的形成过程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3)C2-、D+、G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 (用离子符号回答)(4)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①溶液a和b分别为,。
②溶液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非金属性B > A的原因。
(5)将0.5 mol D2C2投入100 mL 3 mol/L ECl3溶液中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16.氯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含氯消毒剂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工业生产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大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2)氯气可用于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离子方程式为。
(3)下列措施能增强84消毒液杀菌能力的是。
A.加入适量醋酸B.加入适量亚硫酸C.加入少量NaOH粉末(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所得溶液恰好为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 c(H+) = c(OH-) + c(Cl-)B.c(Na+) = c(ClO-) + c(Cl-)C.c(Na+) = 2c(ClO-) + c(HClO)(5)84消毒液不能用于消毒钢铁(含Fe、C)制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
正极反应为。
17. 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围绕合成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
计算断裂1 mol N≡N键需要能量kJ ,氮气分子中化学键比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键(填“强”或“弱”),因此氢气与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
(2)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N2 (g) + O2 (g) = 2NO (g) ΔH = +180.8 kJ/mol ,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
分析两种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大气固氮工业固氮温度/℃ 27 2000 25 350 400 450K 3.84×10-31 0.1 5×108 1.847 0.507 0.152A.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进行,而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无意义的C.工业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D.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投料, 发生反应:3H2 (g) + N2 (g) 2NH3 (g)测得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40%。
N2 H2 NH3甲 1 3 0乙 0.5 1.5 1丙 0 0 4①判断乙容器中反应进行的方向。
(填“正向”或“逆向”)②达平衡时,甲、乙、丙三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大小顺序为。
(4)氨气是合成硝酸的原料,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18.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Ⅰ.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Ⅱ. 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
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2RH(有机相)+ Cu2+(水相)R2Cu(有机相)+ 2H+(水相)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 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CuFeS2 + 4H+= Cu2+ + Fe2+ + 2H2S 2Fe3+ + H2S = 2Fe2+ + S↓+ 2H+①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②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
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9. 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Fe3+与Fe2+相互转化,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Ⅰ. 配制FeCl2溶液取部分变质的氯化亚铁固体[含有难溶性杂质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铁粉。
Ⅱ. 实验探究Fe3+与Fe2+相互转化实验1:0.1 mol/L Fe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红实验2:0.1 mol/L FeCl3溶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未褪去(1)写出Fe(OH)2Cl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