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朝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政治制度

罪、平反冤狱、稽查盗贼 • 七事得五为上等;得三为中等;三以下为下等。
实用文档
5.军事制度
• 5.1.宋朝的军队 • 5.1.1.中央军:禁军(中央政府招募的军队) • 指挥系统:管理训练(三衙)、调动(枢密院)、统领(临时指派的将领) • 经宰辅会议商议后由皇帝做出决策。 • 5.1.2.地方军:厢兵、乡兵和蕃兵 • 厢兵:地方政府招募的军队 • 乡兵:临时招募的军队 • 蕃兵:在少数民族招募的军队,主要是以夷制夷
封府、审刑院和群臣依次登殿奏事 • 百官大起居:每三五日,文武朝臣皆赴内朝商议朝政 • B,百官奏事制度:官员可申请向皇帝奏事,皇帝议决 • C,阅读批示各级各地奏章
实用文档
2.中央政府行政制度
• 2.1.中书门下:宰相会议 • 2.2.枢密院:总理全国军务 • 2.3.三司:总理财政 • 盐铁司 • 度支司 • 户部司 • 2.4.三衙:统辖禁军,无调遣和统领之权 • 殿前都指挥使司 •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司 • 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司 • 2.5.翰林学士院:皇帝的秘书处,负责起草文书、充当顾问 • 2.5.三省六部 • 前期虚设,后期掌握一定实权
实用文档
7.中央地方关系
• 7.1.在中央直接统治区 • 中央集权加强 • 财政:财权大部分收归中央 • 军队:加强中央军,弱化地方军 • 官员:中央掌握大部分官员任免权 • 司法:重大审判权收归中央 • 监察:中央派驻地方大量的监察机构 • 7.2.少数民族地区 • 设置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 • 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其首领大将军、将军等官爵,接受其
入贡;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州,委任其首领为刺史 • 地方自治
实用文档
• 思考题: • 中央集权有什么好处与弊端?
实用文档
• 5.2.以雇佣兵为主
• 5.3.军队的效率 • 枢密院全系文官,平时与军队无涉,不懂如何作战,却掌握调兵之权 • 统领军队的将领乃临时指派,与军队官兵并不熟悉,不能很好指挥作战
• 南宋指挥系统的变化 • 皇帝与宰辅——屯驻大军——总领所
实用文档
• 思考题: • 军队的作战效率和可约束性之间是否存在
矛盾?
实用文档
6.地方政府
• 地方政府的设置:路——州——县 • 路一级:路、转运使司(财政和漕运)、提点刑
狱司(刑狱审判)、安抚使司(兵事)、提举常 平司(备荒粮仓)、提举学事司(学校考试等)、 提举保甲司(负责推行保甲制度) • 州一级:州、府(较重要的州)、监(山泽财货 的产区)、军(军事重镇) • 县一级:县、镇(经济发达的地方或交通要道)、 寨(军事要地或临近少数民族的地区)
时可以被封官 • 进纳制度:一般百姓可以通过交纳一定钱
财从而获得任官资格 • 奖励军功制度:有重大功勋的退役军人可
获得低等官职
实用文档
• 4.2.2.铨选任用 • 铨选考试:有资格者需参加的考试,由审
官院、流内铨及后来的吏部主持 • 候缺:通过铨选考试后,等待空缺出现 • 赴任
实用文档
• 4.2.3.考核升迁 • A,考核主体 • 审官院考核朝中官员 • 御史台和翰林学士考核各路长官 • 各路长官考核州县 • B,考核标准:“七事” • 举官、劝农桑、招流亡、兴利除害、按察部吏脏
第六讲,宋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政府决策制度 2.中央政府行政制度
3.司法制度 4.科举与人事制度
5.军事制度 6.地方政府 7.中央地方关系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1.中央政府决策制度
• 1.1.皇帝及其辅助机构 • 1.1.1.皇帝权力的扩张 • 亲自选派朝中高级官员,一般官员也要当面考察 • 直接掌握部分财权,在宫廷中设封桩库和内藏库 • 在军队中分权,从而掌握调兵遣将的最高权力 • 亲自参与制定法律和审理重要案件 • 1.1.2.中央决策系统 • A,坐殿视事:与升朝官一起议事 • 常朝:每日在文德殿受朝议事,御史台、审官院、待缺阶官参加 • 常起居:每日在垂拱殿受朝议事,宰相、枢密使、宣徽使、三司、开
实用文档
3.司法、监察制度
• 3.1.审判机构 • 皇帝:最高审判官,重大案子要由皇帝直接审理,其他案
子皇帝也可干预 • 中央一级:大理寺、审刑院、刑部、御史台 • 路一级:转运使、提刑具有审判权 • 州一级:专设州院、司理院、判官厅、推官厅等 • 县一级:不专设审讯机构,由知县负责审理 • 3.2.监察制度 • A,中央:台谏监察系统、封驳监察系统 • 台谏监察系统:御史台和谏院,负责监督内廷和外朝 • 封驳监察系统: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和知制诰
等,负责在诏书和奏章方面进行监察
实用文档
• B,地方 • 路一级本为监察机构,监司、帅司、提刑、
提举、都具有监察职能 • 州一级的通判厅 • 皇帝的特派机构:走马承受公事所
实用文档
4.科举与人事制度
• 4.1.科举制度 • 4.1.1.科举考试 • 进士科是最主要的考科。 • 进士考试的程序: • 乡试:州一级主持的考试 • 省市:礼部主持的考试 • 殿试:皇帝主持的考试 • 进士分五甲 • 一二甲:进士及第。一二三名分别为:状元、探花和榜眼 • 三甲:进士出身 • 四五甲:同进士出身
实用文档
• 4.1.2.学校与科举 • 学校与科举接轨 • 国子监的生徒考核合格,可以参加礼部的
省试 • 太学中区分外舍、内舍和上舍,上舍中的
上等生直接等于进士及第;中等生可以直 接参加殿试;下等生可以直接参加省试
实用文档
• 4.2.人事制度 • 4.2.1.官员的任用资格 •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及格者 • 门荫制度:官员子弟亲属在朝廷重要庆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