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okPPT课件
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okPPT课件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
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
(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4、初步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是否科学。
包括行业状况、业务性质、 所处的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 内部控制等方面
2、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主要是指社会审计机构在接受被 审计单位委托的审计项目时提交给被审计单位的正 式文件。
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管理层编制财 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责任 和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报告的格 式以及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等。
第四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
相关术语及理解★
➢ 重大错报与非重大错报——尽管对重要性予以量化 及其困难,但是注册会计师仍有责任就重要性水平 基本标准的满意度获得合理保证。
➢ 合理保证——只提供高水平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 职业怀疑——提供合理保证的前提是注册会计师以
职业怀疑态度来计划和执行审计。
➢ 错误与舞弊——错误是指无意错报,舞弊是指有 意错报。
包括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是 否有效。 3、审查财务报表项目 审核表内数据的正确性、核对证证、证账等一致性, 揭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问题。 4、获取审计证据 主要途径有:审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
审查其他有关资料 审阅其他相关文件
三、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报告阶段)
1、整理和评价审计中的重大发现和审计证据 2、符合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3、编制审计报告 4、建立审计档案
重要管理事项:所记载的与审计项目相关并 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管理事项。
完成审计工作:
1、审计组编写审计报告 n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 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 n 除了常规的审计报告外,对被审计单位或者被调 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组还 应当起草审计决定书。 n 对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 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组还应当起 草审计移送处理书。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 责人审定。
对于审计机关已经下达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组应 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其内 容主要包括: 审计目标 审计范围 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 审计工作要求
审计记录应当使未参与该项业务的有经验的 其他审计人员能够理解其执行的审计措施、 获取的审计证据、作出的职业判断和得出的 审计结论,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 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 舞弊性财务报告(管理舞弊)通过提供不正确的 财务信息供使用者决策使用,从而损害其利益。 侵吞资产(贪污或雇员舞弊)则会损害股东、债 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
➢ 违法行为——除了舞弊以外的其他违法法律法规 的行为。
第一节 审计程序
广义的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从开始工作到结束的步 骤、内容和顺序。针对审计过程而言,包括计划审 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和完成审计工作三个阶段。
狭义的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为了获取 审计证据所采取的审计方法及其与审计内容的结合 ,即审计取证的方法。针对审计证据而言。
社会审计
准备阶段
签订审计业务 约定书
编制审计计划
实施阶段
内控制度评 审
报告阶段
整理和分析审 计工作底稿
实质性测试
出具审计报告 …
一、计划审计工作 (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风险评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 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 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6、制定审计计划 制定总体审计业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被 审计单位委托目的和要求、参与审计人员、 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范围和方法等。
二、实施审计工作(执行审计阶段) 1、进驻和了解被审计单位 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5、实施风险评估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财务报
表中存在重大错误而签发无保留审计报告的风险。
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 可能性;
检查风险则是指审计人员(如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 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上存在的某 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根据审计资料的使用期限长短和作用大小,可将审 计工作底稿归类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对于保管期限届满的审计档案,在履行必要的手续 后方可销毁。
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依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 度审计项目计划。 编制的步骤主要包括: 调查审计需求 初步选择审计项目 进行可行性研究:必选审计项目可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次序 评估可用的审计资源 确定审计项目 编制年度计划
2、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
n 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在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 序审批后,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 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审计人员应运用审计风险理论和重要性原则,调查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业务等相关情况,结合适用的 判断标准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判断其 重要性并评估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继而确定审计 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形成审计实施方案。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 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
国家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机关在实施项目审计前组成审计组,向被审计单 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主要内容包括:审计依据、审计 范围、起始时间、审计人员名单同时向被审计单位告 知审计组的审计纪律要求。
采取跟踪审计方式的,审计通知书应当列明跟踪审计 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则应列明专项审计调 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