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
1
第四章、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
引入:
两岁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人。
孩子:“一条、两条……”孩子的行为虽然可笑,但是却可以理解,因为前一天妈妈刚刚教会了孩子数鱼缸里的金鱼。
所以,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的学习必须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而新的学习过程又会对个体原有的这些这些内容产生影响。
这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学习的迁移在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确有迁移,幼儿就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情境中。
一、 学习迁移的涵义
学习的迁移: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简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不能迁移的学习是机械的学习,所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的理念。
要想做到“为迁移而教”,我们必须了解迁移并哪些类别,迁移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促进迁移的方法有哪些,这也是本章的三个问题。
二、 学习迁移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学习迁移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 按迁移的内容
1.知识的迁移:小孩数人,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汉语语法对英语学法的影响
2.态度的迁移:看抗日电影,生活中的日本人
3.技能的迁移:骑自行车对骑摩托车的影响。
(二) 按迁移的顺序
1. 顺向迁移
2. 逆向迁移 让学生举例
和皮亚杰的理论相联系。
(三) 按迁移的效果
1. 正迁移:加法的学习促进乘法
的学习。
2. 负迁移:汉语拼音学习对英语
中的音标学习的干扰影响。
学习一个数量词之后对另一类物体数量词的干扰。
零迁移
正负迁移一般同时存在:例子,中国人到英国旅游,交通规则的迁移。
教学的目标:促进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四) 按意识的参与程度
1. 低路迁移:不需要或者很少需
要意识参与的迁移,其发生是自然的自动化的,例如:学会使用电脑,很容易去使用另一台电脑。
学习了winXP 系统,再去操作win7系统,低路迁移受阻。
2. 高路迁移:需要个体有意识的
将某种请将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景。
你在学习
教育心理学原理时想到这些原理将来在你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应用。
三、 迁移理论
四、 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