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教育思潮

西方教育思潮


新中心/主要阵地:
“朝圣山学社”( 1947年4月在瑞士成立)
代表人物:
F.A.哈耶克( “朝圣山学社”得力干将, 著有《通往奴役之路》, 原籍奥地利, 后迁往英国。)
伯特· 诺齐克 著有《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1启蒙运动》
基本特点/理论主张
保守自由主义固守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反对新自由主义对 古典自由主义进行大幅度修正的一种自由主义思想潮流。 核心主张,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对一切外部干预尤其是国 家干预,维护自由主义之自主选择、自由开放的一贯立场, 捍卫自由主义的传统理念。
老人 旧房子 老照片 老歌曲、旋律 新老词语 …………
入选理由:
“要进入我们研究视域的教育思潮必须是: 第一,对世界的教育改革、政策、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 教育思潮; 第二,深受主流社会思潮、政治思潮、哲学思潮或文化思潮 的影响并与这些主流思潮一道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人们的 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且仍然具有时代价值的教育思潮; 第三,思想自成体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水 平的教育思潮……” (本书第8页)
唐爱民著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8
入选理由:
“本书拟选择那些对西方各国乃至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 政策与实践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潮,进行阐述、分析与评 价,……它们有的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精神而不断对后世的 教育思想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本书第6页) 难得“超越”, 因为时间/历史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这一时代的人、事物、 社会环境等再也回不到从前。 一些不同年龄的人,一些关于过去事件的记载,成为我们 回望过去的“活化石”。
西方教育思潮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几点说明:
内容——选用唐爱民的书, 以PPT内容为主。 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论文占总成绩 70%。
唐爱民著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8
绪论 第一章 无眠的追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 第二章:稳妥的谋划:保守主义教育思潮 第三章:理性的凯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 第四章:人性的复归: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第五章:追求卓越: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第六章:无意识的摭拾:精神分析教育思潮 第七章:无人恩赐的礼物:现代终身教育思潮 第八章:急切的心情:教育经济主义思潮 第九章:思想的创伤:批判主义教育思潮 第十章 无路可退:全球化教育思潮 第十一章 现代性的另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注:摭拾 [zhí ] ,“收取;采集”的意思。) shí
基本特点/理论主张
古典自由主义又称为放任自由主义,不受任何外在干预的自由放任是其基 本特点。 古典自由主义认为, 把自由视为是比生命、生存、工作、平等更为珍贵的价值追求; 自由是生存的条件,是人性的需要,是体现人的尊严的最低限度的保障; 自由与生命共始终; 自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一切权利(包括生命和财产权利)的基础;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是人类进步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 个人的价值优于民众、社会的价值,个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个人的选 择、判断、行为具有最高的价值。
基本特点/理论主张
放弃绝对自由、极端放任
自由并不是没有约束的放任,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冲动,更 不是剥夺他人同等的权利的放肆,而是倡导国家对社会的 一切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教育生 活的积极干预和有效约束,从而与古典自由主义的放任相 区别。 详情稍后讲述。
三、保守自由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修正 历史背景
1新自由主义的确对防止放任自由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具有 积极而现实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外在干 预与行政手段如何使其不蜕变为极权主义、如何真正确保 个人的自由与权力、如何使得个人的利益行为真正符合国 家的利益等。于是,保守自由主义应运而生。 2新自由主义在60年代末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如学潮运 动、学校骚乱、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及各种频繁的民众抗 议活动等。这些“反主流”“反社会”的活动或行动都不 分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承诺的单薄与失败;它从反面 印证了国家干预政策的内在局限和过多的承诺所遭致的民 众心态的愤懑与行为的对抗。
“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际 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 位于美国最大的港口——纽约市海港的自由岛上。由法国雕刻家巴托 尔迪于1884年5月21日完成。女神像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 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 发表的日期“July IV MDCCLXX VI” (1776年7月4日)。自 由女神像脚下残留的被挣断了的铁链象征着不受压迫的自由以及美国 奴隶制的废除——仅仅在自由女神像落成20年前。 基座上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送给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你那无家可归饮经风波的人们 一齐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自由的灯火
简单回顾一下第一次课的内容: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主要参考书目、 什么是教育思潮? 第二节 意义与影响 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影响——“钟王之争”。
第一章 无眠的追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
第一节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源脉与流变 第二节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理论主张 第三节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之于教育思潮的影响 小节
理论观点
(本书第10、11页)
一、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胚芽 历史背景
英国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的自由主义思想对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思想引导与舆论导向的直接作用。 嗣后,这一思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根开花(《独立宣言》 以及一系列宪法和法案正是这一思想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 体现)。
第二节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理论主张
古典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
保守自由主义
不受约束和干涉的古典自由主义及其变形了的保守自由主 义,在强调社会公平和人与人之间愈益相互依存、共生共 荣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格调下,多少有些难以自圆其说。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自由主义由于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 要和民众的需求,其合理性相对而言更为现实,对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特别是我们将要讨论的教育活动的 影响与价值更明显、更直接。
例如,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 在个人前途与国家需要面前,个人与国家各自应该做出什 么样的抉择?
二、注重肯定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观,反对否定意义上的消极 自由观
伯特· 诺齐克提出两种自由观并将其作为区分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的判断依据。 消极自由观:“免于……的自由” →古典自由主义 积极自由观:“做……的自由”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由的内涵可以简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1它是摆脱束缚的自由,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的自由,是发 展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自由; 2它是符合道德准则、体现道德水平、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自由,而非恣 意妄为、不顾他人的自由; 3它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分享的自由,而非单个人或某个集团独享而 剥夺“他者”同等机会的自由。
第一章 无眠的追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
整体印象:
自由主义(Liberalism)思潮是近代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潮, 对整个西方文明影响最大、最直接,是影响西方社会最为深远的一种 意识形态化的思潮。它肇始于17世纪,成长于18世纪,完型于19世纪, 成书于20世纪。„„尽管并非所有的现代西方人都信奉自由主义,但 西方社会的建构原则主要基于自由主义理念——这一点,却是不夸张 的事实。自由主义思潮几乎成为大多数西方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秉持的基本理念,垄断着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话语权。 自由主义尽管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历 史演进与理论变种,但其基本承诺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强 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并把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作为一切活动最高的、 基本的、甚至唯一的目的。这一基本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各国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20世纪西方教育发展 的主格调。„„不了解„„这一主流思潮对西方教育思想和时间的影 响,也不可能完整地认识西方教育。 (本书第10、11页)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
一、重视个体合作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新个人主义,反对纯 粹、孤立的个人主义 二、注重肯定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观,反对否定意义上的消 极自由观 三、倡导国家的积极干预,反对个人的行为放任
一、重视个体合作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新个人主义,反对纯粹、 孤立的个人主义
理论基础:新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这样) 个人主义曾为人的发展产生过历史的积极作用,但其自身也内在地伴 生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个人私欲膨胀、狭隘的自私自利、个人行为的 放肆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如何克服?新个人主义就是要摆脱孤立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 主义,倾向于追求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以人 的社会性取替“单子式的个人”。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结合起来,把个 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在社会发展的整体架构内考虑自身的利 益与自由,个人的自由绝不能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相抵牾、相背离; 否则,不仅社会的整体利益难以保证,就是个人所各自追其的利益也 无法得以实现。
无论是保守自由主义的称号还是自由保守主义的称谓, 都反映了在新的历史变革际遇下,西方社会在自由与保守 之间徘徊、协调的某种趋势:既不甘心放弃自由主义这一 维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信念或标志,又不情愿标举单一 而片面的自由主义旗帜或保守主义纲领。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伴 有的、从而是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制度所造 就的伴随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变化日新的时代资本 主义社会的某种迫不得已的妥协、改良或调整,其历史经 验和教训都是很深刻的。
不能干扰我…… 不能禁止我…… 不能阻拦我…… …………
我有……的自由 学习自由 教学自由 言论自由 恋爱自由 …………
三、倡导国家的积极干预,反对个人的行为放任
用积极干预代替自由放任。 自由不是一种单纯的观念,亦非一个抽象的原则,而“是 进行一些特别工作的力量、实际的力量。”除了在理论观 念上以外,在具体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绝对自由的。 教育需要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毫无约束的,而是有限度 的。教育目的、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结果都不是杂乱无章、 任意而为的。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由观、自由意识、自由精神等教育, 同时,学生自由意识、自由精神的发展不能损害集体和民 族的利益。国家对教育的合理规划与强制执行,是确保大 多数人自由权利的现实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