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护理

凝血 • 给予患者合适的体位. • 给予适当的血流速 150—250ml/min,过低容易引起
凝血。
抗凝使用的护理
• 准确给予肝素的用量(预冲、首剂量、维持量),从 前 稀释入路。
• 监测凝血象 体内APTT保持在35-45秒较安全,滤 器后 APTT延长至100-140秒才能达到有效抗凝。
• 观察病人全身皮肤、口腔有无出血点,大便的颜色和 呼 吸机病人的气道分泌物的性质。
治疗前景
CBP作为一种新技术是治疗学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它 是近20年来血液净化领域最新成就之一;
其应用范围已从肾脏疾病扩展到SIRS、ARDS、MO DS、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肝 性脑病、挤压综合征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CBP机器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它在临床 的推广应用。今后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 的临床研究,探讨CBP对疾病的生理、病理及预后 等的影响。
• 酸碱及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钾血症)
非肾脏疾病
• SIRS • MODS • ARDS • 挤压综合症 • 乳酸酸中毒 • SAP • 心肺旁路 • 慢性心衰 • 肝性脑病 • 药物或毒物中毒
CBP的方式
• CVVH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 CVVHD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 CVVH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 SCUF 缓慢连续性超滤 • CHFD 连续性高通量透析 • HVHF 高容量血液滤过 • HP 血液灌流 • PE 血浆置换
及膜的吸附面积有关。
CBP治疗时各种溶质的清除机制
小分子溶质 (MW<300)
代表物质 尿素氮、肌酐、氨基酸
清除机制
弥散(CVVHD) 对流(CVVH)
中分子溶质
vitB12、万古霉素
(MW500~5000)
小分子蛋白 (MW 炎性介质 5000~50000)
对流 对流 吸附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物质的范围
• IHD 使用的透析器膜相容性差
• IHD 不能有效模拟肾脏功能,特别是重吸收功能,清除 毒素以中小分子为主;
连水分和溶质,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 • 能较好维护血液动力学稳定,血容量波动小,更好维持液体平
衡; • 溶质清除率高; • 有利于营养支持; • 能清除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 • 改善危重病症及 ARF 患者的愈后。
CBP的护理
管道护理(一): 静脉导管护理
• 严格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置管,
• 治疗结束后用肝素液封管,防止导管堵塞。 • 每天换药,防止感染。 • 烦躁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或使用镇静剂,防止导管意外
脱出。
管道护理(二):保持管路通畅
• 治疗前抽取回血,只有抽、推通畅才上机 • 防止管路受压、扭曲、打折 • 遵医嘱给予定时盐水冲洗管道,并观察滤器和静脉有无
技术
将连续性血液滤过引入了血液透析领域。
• 1979年Bishoff提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并逐渐取代CAVH。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具有超滤脱水功能 ,在急性肾衰的救治中得到推广应用,衍生出一系 列CRRT技术,提高ARF的疗效。
• 后扩展至各种常见危重病的急救,其治疗适应范围 远远超过了肾脏病的领域,成为危重病救治中重要 的治疗方法,CRRT这一名词似乎不能完全概括此项 技术的实际价值.
CBP溶质清除机制
• 弥散:任何溶质总是从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流 动,这种依靠浓度梯度差进行的转运叫弥散。
• 对流:在跨膜压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 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称为超滤,液体中的溶质也随之 通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即为对流。
• 吸附: 指溶质吸附至滤器膜的表面。与溶质和膜的亲 和力
概述
2000年将CRRT改为CBP(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 n)更强调“连续性”和“净化”的重要。与机械通气、 全胃肠外营养(TPN)等是临床医学重要的进展之一 。 它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 的总称,比间断的血液透析更接近肾脏的作用,从 而更符合生理状态。
连续性血液净化及其护理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And Nursing
安徽省中医院ICU
目录
• 了解有关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 对于做连续性血液净化的病人,我们在护理上要注意哪
些问题
概述
• 1977年Kramer创造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 冲洗时观察滤器的颜色,正常治疗时滤器颜色应是均 匀 淡红色,若出现滤器颜色变青或黑色条纹则提示滤 器有 凝血。
液体的管理
• 置换液的配置 严格校对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 • 液体平衡管理 CBP中需使用大量液体,液体的管理中
隐藏着“极大的潜在危险”.有报道:ICU行CBP治疗的患 者中21%的病人是因为容量超负荷,因此液体平衡的管 理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而言,在认识CBP时应强调以下三点
• CBP的应用指征显然不局限于肾脏疾病,研究的思 维也不应被框在肾脏的生理功能范围之内
• CBP的作用机制不仅仅是清除,另一个重要环节是 能调节机体内稳状态
• CBP的治疗必须强调“连续性”
在ICU发展
CBP的优势
• 血流动力学稳定 • 溶质清除率高 • 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 • 清除炎性介质
CBP的缺点
• 长时间应用抗凝剂可增加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 若操作过程无菌观念不强可增加感染机会;
• 连接不紧易发生气栓,也可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栓形成 或体外循环凝血。
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区别
• IHD 需要水处理系统,无法在床边治疗;
• IHD为间断治疗,病人血容量和溶质浓度波动较大,对血 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不利于危重病患者出现 ARF的治疗;
血脂

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M/A )

免疫复合物

白蛋白
中 分 子
内毒素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化学中毒
胆红素

浆 灌 血 流置
小 分 子
Vit Bun Cr 糖
血滤 透

电解质
水分
适应症
肾脏疾病
• 急慢性肾衰
• 少尿患者而又要大量补液时(全静脉营养、各种药物治疗 )
• 慢性液体潴留(肾性水肿、腹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