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本部2020-202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结业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本部2020-202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结业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

1.2021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该病毒是一种致病性、传染性很强的单链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 新型冠状病毒只有基因突变这一种可遗传变异C.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全面的培养基上获得子代D. 细胞由于感染病毒而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其包含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并且只能寄生在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和代谢.【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B、病毒没有染色体,也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B正确;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培养,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C错误;D、细胞仅由于病毒的感染而裂解死亡是生物因素导致的细胞代谢中断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B.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A.“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假说→演绎推导→提出问题→实验检验→得出结论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C. 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D.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演绎推导→实验检验→得出结论,A 错误;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B正确;C、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假说"过程,C错误;D、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 错误。

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内容,不能将“假说”的内容与“演绎”的内容混淆,并注意识记不同的科学家的实验方法。

3.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所示的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模拟亲本产生F1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 上述四个袋子中所装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C. 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若①代表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则③代表另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②中所含的是B和b,③④中所含的是D和d,这四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四个松紧袋中小球的总数量可以不相同.从①②或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产生配子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Dd)产生配子的过程。

【详解】AC、从①②或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F1产生配子的过程;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BbDd)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C 正确;B、每个松紧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要一样多,但四个松紧袋中小球的总数量可以不相同,B错误;D、若①代表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则③代表同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器官,D错误。

故选C.4.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发生于下图中的A . ①②B. ①①C. ②②D. ②①【答案】B【解析】 【详解】该图中①是减数分裂、②是受精作用,③是性状表达过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察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5.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①中有四个染色体组B. 细胞②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C. 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细胞④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 、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有四对同源染色体,有四个染色体组;A 正确;B 、细胞②中的同源染色体并没有联会,不含四分体;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 、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要a基因,可见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C、细胞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③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正确;D、④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6.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也含有基因1~8,后期有两条Y染色体但不在图示中B. 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5、6、7、8互为非等位基因C. 1与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都应该是相同基因.【详解】A、精原细胞中X和Y是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图示中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应为一对常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也含有基因1~8,A正确;B、1与2应为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1与5、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错误;C、1与2为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1与3为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且5与6是相同的基因,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

故选A.7.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

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下列关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及可能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后代分离比9∶3∶3——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 后代分离比5∶3∶3∶1—-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C. 后代分离比6∶3∶2∶1—-AA个体和BB个体显性纯合致死D. 后代分离比7∶3∶1∶1—-肯定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AB、Ab、aB、ab,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该个体自交,理论上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据此分析产生各选项给出的后代分离比的原因。

【详解】A、正常情况下,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9∶3∶3,没有aabb个体,说明aabb的受精卵或胚胎死亡,A错误;B、若后代分离比为5∶3∶3∶1,即只有双显个体A_B_的数量比值较理论值少了4份,由此可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所致,B正确;C、若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可推测某一显性基因纯合个体AA__或__BB死亡,即AA或BB显性纯合致死,而不是AA个体和BB个体显性纯合致死,C错误;D、若后代分离比为7∶3∶1∶1,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或者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D错误。

故选B.8。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 (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 (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1/2 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红眼雄果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B 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C. 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 a YD. 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 O【答案】A【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应该为红眼X A X a,雄果蝇应该为白眼Xa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