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证-脏腑辨证-辨脏腑兼病证候PPT课件

辨证-脏腑辨证-辨脏腑兼病证候PPT课件

——阳虚阴盛,血瘀水停之象
【辨证要点】 ❖以心悸怔忡、 ❖浮肿 ❖与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三、心肺气虚证
【基本概念】 心肺气虚证是指由于心肺两脏气虚,机能活 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 年高体弱 ❖ 劳倦耗气
❖ 【临床表现】 ❖ 心悸咳喘, ❖ 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 痰液清稀, ❖ 面色淡白,头晕神疲, ❖ 语声低怯,自汗乏力, ❖ 舌淡苔白, ❖ 脉沉弱或结代。
肺肾气虚 肺肾阴虚
一、心肾不交证
【基本概念】
心肾不交证是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心肾阴 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阴 ❖ 思虑太过,情志忧郁化火
【临床表现】 心烦不寐,惊悸多梦, 头晕耳鸣,健忘, 腰膝痠软,遗精,
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或伴见腰部下肢痠困发冷,脉细弱。
❖ 血运无力或心脉之气不续
——脉见沉弱或结代
【辨证要点】 ❖以心悸咳喘、 ❖胸闷气短 ❖与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四、心脾气血两虚证
【基本概念
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不足,脾气亏虚所表现 的证候。
【病因】
久病失养 思虑过度 饮食不节 慢性失血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 眩晕耳鸣, 失眠多梦, 食欲不振, 腹胀便溏, 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 或见皮下出血,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 舌淡嫩,脉细弱。
【证候分析】
❖ 肾水亏虚,心火偏亢,心神被扰
悸多梦
—— 心 烦 不 寐 , 惊
❖ 肾阴不足,脑髓失养——头晕耳鸣,健忘
❖ 腰为肾府,失肾水滋养——腰膝痠软
❖ 虚火内炽,扰动精室——遗精。
❖ 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水亏火亢之征
【辨证要点】 ❖以心悸失眠、 ❖腰膝痠软、遗精、梦交 ❖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 分析: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 则心悸,胸闷气短;不能运血上荣,故面色淡白, 气虚不能卫外而自汗,劳则气耗,故诸症加重。 浮肿,有痰,便溏为脾虚湿胜,舌脉均为上证之 征。
五、心肝血虚证
【基本概念】
心肝血虚证是指心肝两脏血虚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 的证候。
【病因】
❖ 久病体虚 ❖ 思虑劳神,暗耗心血 ❖ 失血过多 ❖ 脾虚生血化源不足
❖ 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虚,爪甲、筋脉失养 ——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甚震颤拘挛
❖ 目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目失濡养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 女子以血为本,心肝血虚,冲任失养,经血乏源 ——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 血虚不上荣——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 舌淡苔白,脉细为血虚之征
【证候分析】
❖ 心主血脉,肺主呼吸,皆赖宗气所推动, 以协调两脏的功能。
❖ 心气虚,鼓动无力——心悸 ❖ 肺气虚,肃降无权,气机上逆——咳喘
气机不畅——胸闷 ❖ 动则气耗——活动后诸症加剧 ❖ 不能输布精微,水液停聚——痰液清稀
❖ 宗气不足——语声低怯 ❖ 卫外不固——自汗
❖ 气虚全身机能活动减弱,运血无力不 能充养——面色淡白,头晕神疲,舌 淡苔白
❖ 林某,男,36岁,遗精日久,每周2-3次, 并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口 燥咽干,经常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脉细数。
❖ 分析:心肾阴虚,虚火上扰心神,见心烦少 寐,惊悸多梦;肾阴不足,骨髓不充,脑髓 失养,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火内炽, 扰动精室,见遗精;口燥咽干,盗汗,舌红 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脏腑兼病辨证

心 脾(胃) 肺
肝 心 脾(胃)
肝胆湿热
心肝血虚 肝胃不和 肝郁脾虚
心肝血虚
肝胃不和 肝郁脾虚
心脾两虚 (气血两虚)
心脾两虚 (气血两虚)
肝火犯肺 心肺气虚 脾肺气虚

肝火犯肺 心肺气虚 脾肺气虚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心肾阳虚
脾肾阳虚
肺肾气虚 肺肾阴虚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心肾阳虚
脾肾阳虚
第九章 脏腑辨证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目的要求
1 掌握脏腑兼证病变的常见症状,脏腑兼证常见 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2 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病案讨论
课 时 4 学时
概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腑证候同时或相继出现 ---- 脏腑兼证
依据 脏腑间生理上相互资生、制约
特点 1 兼证易发生在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 系的脏器 2 以脏与脏兼证为主
【临床表现】 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 头晕目眩, 面白无华, 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甚震颤拘挛, 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舌淡苔白,脉细。
【证候分析】
❖ 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 若心血不足,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 则无以调节血液进入脉道
❖ 心血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二、心肾阳虚证
【基本概念】
心肾阳虚证是指心肾阳气虚衰,温煦失职所 表现的证候。
【病因】
❖ 心阳虚衰,久病及肾 ❖ 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气凌心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 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朦胧欲睡, 唇甲青紫, 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 脉沉微细。
【证候分析】
❖ 心为君火,心阳为气血运行、津液流注的动力, ❖ 肾藏命火,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能气化水液。 ❖ 心肾阳虚,心脉失养——心悸怔忡 ❖ 阳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唇、甲、舌青紫 ❖ 心神失养——神疲乏力,朦胧欲睡 ❖ 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内停——小便不利 ❖ 泛滥肌肤——肢体浮肿 ❖ 不能温煦肌肤——畏寒肢冷 ❖ 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 心主血藏神,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 ❖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
——心悸怔忡,眩晕耳鸣,失眠多梦 ❖ 脾气虚弱,健运失职——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 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 脾虚无力摄血,血溢脉外
——皮下出血,月经淋漓不尽 ❖ 血源不足——月经量少色淡 ❖ 舌淡嫩,脉细弱为气血亏虚
【辨证要点】 ❖以心悸失眠、 ❖食少腹胀便溏、 ❖出血与气血亏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 某男,50岁。心悸,易于饭后发生,胸闷气短, 面色淡白,头晕,出冷汗。往往因疲劳或情绪激动 时诱发心悸。下肢轻度浮肿,晨起吐少量痰,大便 溏泻,脉右沉滑,左弱,均有结代,舌淡苔薄白。 请作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