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例子:研究老年人的酗酒量与年龄的关系。 在65-80岁年龄段中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研 究他们的酗酒量变化。 对这些被试追踪研究五年,看看他们酗酒量变 化的趋势。 结论:如果趋势相同,如都减少,就可以说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酗酒量在减少。 优点:克服了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 信度。 不足:时间长,耗资多。
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 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
比如上面的研究,如果三年级学生都下过 乡,其他学生没有经历过,如果盲目相比较的 话,就会使研究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律。
(二)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 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要 同时研究这四个群体:新生、二年级、三年级、 毕业班。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一、胎儿期的发展 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 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 四、感知觉的发展
一、胎儿期的发展
(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 三个时期:
胚芽期(0~2周):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 胞团,着床于子宫壁。
胚胎期(2到8~12周):产生主要身体系 统:心脏搏动,脑部、肾脏和消化道结构、头 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性别已经分化。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 体的内在因素。
环境因素:在个体的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 影响个体的因素。包括两种:物质环境和社会 环境。
两类因素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的效应模型——遗传和 环境在个体的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 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带来好的发展; 不良遗传和不良环境带来不好发展; 其中任何一个不良,会带来中等程度的发 展。
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
共同规律:指个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 一般发展状况。它是从某一群体的平均水 平得到的,反应了特定群体共同的发展特 点。所谓的儿童发展的“里程碑”指的就 是这一点。
个别差异:发展中的个体在功能特征 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纵向研究法 在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从大 学一年级开始追踪,每年都要了解大学生的社会 性成熟状况,直到四年级,从而了解他们社会性 成熟的变化。 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 展。 缺点: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
后期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 言、记忆
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 尊
青年期 12~20 岁
成年期 20~40岁
中年期 40~65 岁
老年期 65岁以 上
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 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职业与家庭 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 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 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 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 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 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 生理机能衰退 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 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
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 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纵向研究法
在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从大 学一年级开始追踪,每年都要了解大学生的社会 性成熟状况,直到四年级,从而了解他们社会性 成熟的变化。
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 展。
下表是人生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各个时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 期名称
产前期 受精~ 生理发展 出生
婴幼 出生~3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儿期 岁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
儿童 3~6岁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早期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
儿童 6~12岁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缺点: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
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 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纵向研究法 在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从大 学一年级开始追踪,每年都要了解大学生的社会 性成熟状况,直到四年级,从而了解他们社会性 成熟的变化。 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 展。 缺点: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
普通心理学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语言与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成年以后的发展
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
一、生命的各个时期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
的作用 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生命的各个时期
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身心特征的发 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分为不同 阶段,这就是发展阶段。
发展任务: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 会表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 社会期待性的行为特征标准就叫做发展任务。
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可以把一生分成 八个阶段:
产前期、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后期、 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优点: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 和流失被试的不足。
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 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
比如上面的研究,如果三年级学生都下过 乡,其他学生没有经历过,如果盲目相比较的 话,就会使研究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律。
(三)群体-连续研究
首先在同一时间内选定不同的群体(横向)进 行研究,然后再对各群体进行追踪研究(纵向)。
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 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二)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 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要 同时研究这四个群体:新生、二年级、三年级、 毕业班。
优点: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 和流失被试的不足。
胚胎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伤害,各种生理 缺陷(聋、哑、盲等)以及流产主要发生于这 个时期。
胎儿期:出现了骨骼细胞、反射,形成了 外形特征,身长、体重增加。30周具备离开母 体生存的可能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