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第十章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第十章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
y
(10-6)
tg 2a0=-s2xt-xsyy (10-4)
切应力取得极值的角a 1有两个,二者相差90。 即t max和t min分别作用在两相互垂直的截面上。
a 1和a 0 的关系?
tg
2a 1 =
-
1
tg 2a0
=-ctg2a 0=-
tg
(p2±2a0) =
tg
(2a
0
p m
2
)
即有:a1=a0p/4
如果正确,单元体应力状态用主应力如何表示?
(a)
(b)
(c)
切应力互等?
t
t
t
t是极限切应力,主平面? 与极限剪应力面成 45 。
s1
二主应力之和?
s1 在哪个面上?
s1
s1 +s3 =sx +sy=0。 s1 =-s3
多大? (s1 -s3 )/2=t
s1
=t 20
平面应力状态小结
求任一截面应力—(10-1)、(10-2)式
=x
记 tg2a =0 x, 有 sin2a=x/(1+ x 2) 1/2 cos2a=1/(1+ x2)1/2
x
a
1
代入(10-1)式:
s
n=
s
x
+
s
y±{
(s
x
-
s
y
)2/
2
+
2t
2 xy
2
(s x -s y)2 +4t xy
}
极值 应力
s s
max
min
=
s
x
+ 2
s
y
±
[(s
x
-s
y
)
/
y smax压
C
M
s max 拉
smax
s max拉 [s 拉 ] s max压 [s 压 ]
2
返回主目录
组合变形:
A
压弯组合 e F
FT2 FT1 弯扭组合
B
AC
D
B
M
(b) 带传动轴 (a) 钻床立柱 承受组合变形的构件
问题: 危险点应力状态? 强度判据?
3
返回主目录
10.1.1 平面应力状态
(
30
-10)2 2
+
202
=
42.36MPa - 2.36MPa
主方向角:由(10-4)式有:
y
tyx sx
sy a=s5x8.28
txy
a
x 0
sy
n
tg
2a 0 =
-
2 20 30 -10
=
-2
2a 0= -63.43, a 0= -31.72
主平面方位: a01=58.28, a02=148.28
还有: s1、s 2平面内,t max 之值等于 (s1- s2 )/2。
s2、s 3平面内,t max 之值等于
(s2
-
s3
)/2。 18
讨论三、极值切应力作用面上s是否为零?
除若纯极剪限情况剪外应,力极作值用切面应力上平面上
正s应均力为不零为,零,且必纯有剪sx=sy。
y
txy
sx=sy=0
由(10-7)式知,此时应有:
2a1=
s
x -s 2t xy
y
=x (10-6)
同样有 sin2a=x/(1+ x 2)1/2 ;cos2a=1/(1+ x 2)1/2
代入(10-2)式:
极值切应力
t t
max min
=±
[(s
x
-
s
y
)
/
2]
2
+
t
2 xy
(10-7)式
9
极值切应力作用平面? 主平面方位
tg
2a1=
s
x -s 2t xy
第十章 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
10.1 应力状态 10.2 强度理论 10.3 组合变形
返回主目录
1
10.1 应力状态
概
拉压
扭转
述
截面 应力
y
C
FN s=smax
危险点
应力状态
smax
强度 判据
smax拉 [s 拉 ] smax压 [s 压 ]
y
o
T
t max
t max t max [t ]
弯曲
最一般状态:
有s x、s y、t xy =t yx。
y
sy tyx
sx
sx
x
txy
sy
一般情况
txy a
a
sn
a
n
sx otyx
tn
b
sy
x
问题: 任意斜横截面上的应力s 、n t ?n
思路:研究力的平衡。设单元体厚度为1,有
SFx=snabcosa+tnabsina-sxabcosa+tyxabsina=0 SFy=snabsina-tnabcosa-syabsina+txyabcosa=0
J1--- 称为表示一点应力状态的第一不变量,即过某 点任意三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正应力之和是不变的。
17
讨论二、主应力与极值切应力
平面应力
由(10-5)式
ssmmianx
=
s
x
+ 2
s
y
±
状态sz=0
[(s
x
-
s
y
)
/
2]2
+
t
2
xy
平有面:应s力1 -状s态3 =s2z=0[(s
x
-
s
y
)
/
2]2
4
返回主目录
注意到txy=tyx,解得:
sn=sxcos2a+ s ysin2a- 2txysinacosa t n=(s x-s y)sinacosa+txy(cos2a -sin2a)
txy a
a
sn
a
n
sx otyx
tn
b
sy
x
利用cos2a=(1+cos2a)/2,sin2a=(1-cos2a)/2,
2]2
+t
2
xy
(10-5)式
7
10.1.2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极值 应力
s s
max min
=
s
x
+ 2
s
y
±
[(s
x
-
s
y
)
/
2]2
+t
2
xy
(10-5)式
极值应力截面方位:
tg
2a0
=
-
2t xy sx -sy
(10-4)式
注意到: tg2a0=tg(p+2a0)
正应力取得极值的角a 0有两个,二者相差90。 即smax和smin分别作用在两相互垂直的截面上。
s
n
=
s
x
+s
2
y
+
s
x
-s
2
y
cos2a
-txysin2a
t
n
=
s
x
-s
2
y
sin
2a
+
t
xy
cos
2a
y
sy sn
tyx n a sx
sx
tn txy x
sy
求主应力大小和方位—(10-5)、(10-4)式
s s
max
min
=
s
x
+ 2
s
y
±
[(s
x
-s
y
)
/
2]2
+t
2
xy
tg
2a0
=
-
2t xy sx -sy
tg2a0 = -s2xt-xsyy ---(10-4)
---(10-3)
在a=a 0 的斜截面上,s n 取得极值;且 t n =0。
6
返回主目录
10.1.2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s
n
=
s
x
+s
2
y
+
s
x
-s
2
y
cos2a
-t
xy
sin2a
(10-1)式
sn取极值的条件:
tg2a0
=
-
2t xy sx -sy
s s
max
min
=
s
x
+ 2
s
y
±
[(s
x
-s
y
)
/
2]2
+t
2
xy
tg
2a0
=
-
2t xy sx -sy
主应力作用面上t=0,是主平面;主平面相互垂直。
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由三个主应力描述,对于平面应
力状态,第三个主应力 s z =0。 11
求极值切应力 --(10-7)式,作用面与主平面相差45。
切应力取得极值的平面与主平面间的夹角为45。
10
平面应力状态
求任一截面应力—(10-1)、(10-2)式
s
n
=
s
x
+s
2
y
+
s
x
-s
2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