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六章_货币、利率和货币政策PPT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六章_货币、利率和货币政策PPT
非金融机构,它们都是重要的非金融中介。
11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以及它与商业银 行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12
中央银行主要职能:
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来,中央银行主要有三 个职能:
一是作为一国货币发行的银行; 二是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 三是作为政府的银行。
13
货币发行的银行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的职能。 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纸币和硬币)就 是我们钱包中所携带的钞票。发行量的 大小直接影响着流通中货币量的多少。 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构成了它的负债。 因为在金本位制的日子里,这些纸币就 是银行向顾客承诺兑换一定数量黄金的 凭证。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管理着国 家的黄金和外汇储备。
是英格兰银行,在日本是日本银行。商业银行是由
私人拥有的各种私人银行,它主要是为公众服务的。
接受公众的存款,然后再把存款贷给需要资金的人。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此外,
现代商业银行还提供诸如代客结算、证券经销、票
据承兑、保险、担保和咨询等业务。其他金融机构
是指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
5
虽然在任何时刻,都有人来银行支取黄金, 但同时也有人来贮存黄金。同时,只要银行的 纸币在购货付款时能被普遍接受,人们在大部 分时间里,就不会来麻烦银行,只要凭纸币进 行交易。银行经常会发现它贮备着一定量的黄 金。于是银行就可以对这些不常用的黄金也签 发纸币,投入市场流通。只要它小心谨慎地维 持所签发的纸币数量与它储备的黄金数量之间 的合理比例,它就可以应付人们对黄金的日常 需要量。这样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数量就超过了 银行可用于兑付的黄金储备量。
2
二、货币的形态
货币最初是以金、银的形式出现的,称之为 金属币(metallic money),由于金银的供给量 比较有限,且本身不容易磨损,这就使它们具 有了一种较高且相对稳定的价值。人们普遍愿 意用它们来交换商品。在铸币(coinage)出现之 前,人们每次交易前都要称量金银的重量并检 验成色后才能支付。铸币出现之后,每一铸币 代表一定量的贵金属。每次交易只需支付一定 数量的铸币即可,免去了称量之苦。
7
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发行货币
早期各私人银行都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后来逐渐为各国
的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所独有。现在各国大多只有中央
银行才能发行货币。这些由政府宣布在交换中必须接受和作
为清偿债务的合法手段的货币,就称为法币(fiat money)。
现在中央银行除发行纸币外,还发行各种硬币。现在的法币
9
M1=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10
第二节 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一、银行体系
现代西方的银行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
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
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
融机构。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银行,在英国
与过去有了极大的不同。在金本位制的时候,货币可随时兑
换黄金;而现在则不再能兑换。货币的价值表现在它可用来
购买商品,支付债务。只要货币是可接受的,它就可以作为
交换的媒介;而当它的购买力保持稳定时,它就可作为价值
贮藏的手段。当然它就也具备了价值尺度的功能。
8
货币的形态
现在,我们已能明确定义,由各政府或中央银行 发行的纸币和硬币都是货币。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 中,货币的形态却很多,也很复杂。现在人们可用银 行的活期存款或支票来购买商品,清偿债务。这样, 这些活期存款实际上也具备了货币的功能。通常人们 把手头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定义为货币M1。除 此之外,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可看成货币。因为在 二次大战之后,金融制度的创新使这两种存款很容易 就转变为活期存款用于付款偿债。它们与M1一起, 定义为货币M2。最后,个人及厂商所持有的债券, 也被看成是一种货币的近似物。它与M2一起,定义 为货币M3。
3
纸币的产生
以黄金为货币后,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 因而当人们暂时不用黄金时,就需要一个安全的 地方来保存它。做铸币的金匠拥有地窖和看守, 他可以向人们提供这种保存服务。于是人们把黄 金拿到金匠那里保存起来,金匠交给人们一张凭 证作为收据。当人们需要支付时,可凭收据到金 匠处随时支取黄金。只要金匠的信誉可靠,人们 就没有必要每次支付时都到他那里换回黄金,而 只需把金匠开出的收据交给出卖给自己商品的人 即可。卖者也可凭这张收据购买别人的东西。这 样,纸币就开始出现了。
第六章 货币、利率和货币政策
前面我们运用收入和支出模型 说明国民收入决定和变动的基本原 理。在那里,假定投资是外生变量, 但事实上投资会随利率以及其他因 素变动而变动,而利率又由货币供 求关系决定。本章引入货币供给和 需求,考察利率如何由货币供求决 定以及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
第一节 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4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这种纸币即金匠的收据,可代替金银 货币,是一种立即兑换黄金的承诺。后来 金匠就演化成现在的银行,它的收据即成 为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与黄金不同之处 在于黄金本身可作为普通商品买卖,而纸 币本身只是一种符号。在早期,各国的纸 币可自由兑换黄金,这称为货币的“金本 位制"(gold standard)。
一、货币的性质
什么是货币?在西方经济学中,货 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交换媒介(a medium of exchange), 即它是一种 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可用于交换产品和 劳务的东西。然而,事实上,能成为货 币的东西,除了需具备交换的媒介这种 职能外,还需具有另外两种职能:可作 为价值贮藏的手段(store value)和可充 当价值尺度(a unit of account)。
6
通货膨胀、金融恐慌和准备金
这就意味着单位纸币只能兑现一定比例的黄金。 纸币对黄金的全部承诺实际上就开始丧失了。旦所有 的人在同一天内都要求取回他们的黄金时,银行就没 有足够的黄金支付。一场金融大恐慌就可能发生,它 会导致银行和其他企业的破产。当然,所有储户同时 取回他们黄金的情况是很难发生的。因此,为避免恐 慌的发生,银行只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以随时 应付人们的需要就可以了。这部分黄金就是银行的准 备金。通常它是人们存放在银行的黄金总量的一个比 例,称为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