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第八章绕流运动
2 2
在平面流动中,流线微分方程为:
dx dy ux u y
ux dy (uy dx) 0
ux (u y ) 由全微分理论,由于存在条件 x y
二元流动 ux u y ux (u y ) 0 连续性方程为: x y x y
则 ux dy (uy dx) 必是某函数的全微分,即:
“压力穿越边界层不变”的边界层特性。 确定附面层外边界上的流速和压强分布是附面层 和外部势流区流动的主要衔接条件。
管流附面层:附面层的概念对于管流同 样有效。
附面层
¦δΔ
xE
附面层
入口段的流体运动情况不同于正常的层流 或紊流,在实验室内进行管路阻力试验时, 需避开入口段的影响。
Δ ¦δ
第十节
曲面附面层的分离现象 和卡门涡街
(r,θ)
ux a
uy b
ay bx
r (a sin b cos )
ax by
r (a cos b sin )
ur =
Q 2 r Q 2 r
u =0
Q y arctg 2 x Q y arctg 2 x
Q 2 Q 2
Q ln x 2 y 2 2 Q ln x 2 y 2 2 y arctg 2 x
卡门涡街:
卡门涡街演示
尖方头尾绕流形成的涡街 涡街诱发共振实例
第十一节
绕流阻力和升力
绕流阻力: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 摩擦阻力:附面层理论 形状阻力:实验 绕流阻力的计算式:
D Cd A
u
2
2 0
圆球、圆盘的绕流阻力:
斯托克斯公式
Cd
斯托克斯公式
圆盘
圆球
1
0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4
5
6
Re
圆柱体 绕流
u z u y y z
u z u y y z
u z u y y z
u z u y y z
u z u y y z
u z u y y z
根据全微分理论,上面三个等式是某空间 位置函数φ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可表 示为:d ( x, y, z) ux dx u y dy uz dz 函数φ称为速度势函数。存在着速度势 函数的流动,称为有势流动,简称势流。 无旋流动必然是有势流动。
d ( x, y, z) ux dx uy dy uz dz
展开势函数的全微分
d dx dy dz x y x
比较上两式的对应系数,得出:
ux uy uz x y z 即速度在三坐标上的投影,等于速度势函 数对于相应坐标的偏导数
存在势函数的前提是流场内部不存在旋转 角速度。 只有内部不存在摩擦力的理想流体,才会 既不能创造旋涡,又不能消灭旋涡。 摩擦力是产生和消除旋涡的根源,因而一 般只有理想流体流场才可能存在无旋流动 工程中所考虑的流体主要是水和空气,它 们的粘性很小,如果在流动过程中没有受 到边壁摩擦的显著作用,就可以当作理想 流体来考虑。
d ( x, y) ux dy u y dx 因而: d ux dy u y dx 0
由于ψ(x,y)函数是由流线微分方程和连续性 方程所引出,故称ψ(x,y)为流函数。显然连 续性方程是ψ(x,y)存在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由此得到,一切连续性流动流场一定存在流 函数。 d u dy u dx 0
将ux,uy求偏导后,代入无旋 条件可得到: 2 2 表明当流动无旋时,流函数也满足 2 2 0 x y 拉氏方程,也是调和函数。
以上讨论得到:流函数实际上是流线函数。由于 大多数流场是连续的,因此它就成为研究流场重 要工具。所以流函数是更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函数。 以上讨论还得到,平面无旋运动同时存在流函数 ψ(x,y)和势函数φ(x,y),势函数积分得到为: φ(x,y)=C,不同的C对应着不同的等势线。因而 势函数实际上就是表示流场中的不同的等势线簇。
第三节
几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
均匀直线流、源流、汇流、环流 四种简单的平面无旋流动。
¦¨ ¦¨
¦¨
简单平面无旋流动的 与 函数
运 动 类 别 均 匀 直 线 流 源 流 汇 流 环 流 速度分量 流函数
(x, y )
势函数
ux (ur )
u y (u )
(r,θ)
(x , y )
流函数与势函数间关系为:
ux x y
两者交叉相乘得:
uy y x
0 y y x x
由高等数学得到,上式表明, φ(x,y)=C1和 ψ(x,y)=C2是互为正交的。由此表明:流线与等 势线是相互垂直的。当给出不同的常数C1,C2时, 就可得到一系列等势线和流线,它们间构成相互 正交的流网,应用流网的正交性,借助数值计算 方法和计算机,可以解决复杂的流场问题。
一个流动存在势函数的条件是流动无旋, 只要无旋,不管是可压缩流体,还是不可 压缩流体,也不管是恒定流,还是非恒定 流,三元流还是二元流,都存在势函数。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无旋流动,势函数满足 拉普拉斯方程。
流函数存在的条件则是不可压缩流体,以 及流动是平面问题,与流动是否无旋,是 否恒定和是否具有粘性无关。当流动又是 无旋时,则流函数也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Q ln r 2 Q ln r 2 2
ur
u =0
ur =0
u
2 r
ln x 2 y 2 2
ln r 2
势流叠加演示
第六节
绕流运动与附面层基本概念
在绕流中,流体作用在物体的力可分为两分量:
升力:垂直于来流方向的作用力。
阻力:平行于来流方向的作用力。 本章主要讨论绕流阻力
x y
( x, y ) d u dy u y dx C
x
实际上ψ(x,y)表示流场中的流线,C为任 意常数。不同的C,则对应不同的流线。 d dx dy ux , uy x y y x
ux , uy y x
摩擦阻力:空气、水等粘性小的流体在绕过物体
运动时,其摩擦阻力主要发生在附面层内(紧靠 物体表面的流速梯度很大的流体薄层)。
形状阻力:流体绕曲面体或具有锐缘棱角的物体
流动时,附面层要发生分离,从而产生涡旋所造 成的阻力。
u
u
层流边界层
u
紊流边界层 层流底层
xx l
附 面 层 概 念
在流场中,出现两个性质不相同的流动区域。 紧贴物体表面的一层薄层,流速低于u0,流体做粘 性流体的有旋流动,称为附面层。 在附面层边沿以外,流体做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 速度保持原有的势流速度,称为势流区。 一般把速度等于0.99 u0作为两区间的分界。
工 业 液 槽 边 侧 吸 气
平面无旋运动是旋转角速度为零的平面运 动。在平面运动中,仅只有一个坐标方向 上的旋转角速度分量ωz,当ωz=0时,则 满足: u u
y
x
x
y
这时速度势函数全微分为:
d ux dx u y dy
对应的拉普拉斯方程为: 0 2 2 x y
将速度势函数代入不可压缩 ux u y uz 0 流体连续性方程: x y z
ux 2 其中: 2 x x x x
同理:y y 2
2
u y
得出
拉普拉斯方程: x 2 y 2 z 2 0
悬浮速度:
固体对流体的阻力,也就是流体对固体的 推动力,正是这个数值上等于阻力的推动 力,控制着固体或液体微粒在流体中的运 动。 悬浮速度即颗粒所受到的绕流阻力、浮力 和重力平衡时的流体速度。此时,颗粒处 于悬浮状态。
4 m u ( ) gd 3Cd
绕流升力:
L L
u
D
u
第八章 绕流运动
在自然界和实际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流体 绕流物体的流动问题,即绕流问题。 我们研究时,都是把坐标固结于物体,将物 体看作是静止的,而探讨流体相对于物体的 运动。 在大雷诺数的绕流中,由于流体的惯性力远 大于粘性力,可将流体视为理想流体。 在靠近物体的一薄层内,可以用附面层理论 处理。
第一节
流动场中各点的旋转 角速度等于零的运动 称为无旋流动。在无 旋流动中:
无旋流动
1 uz u y x ( )0 2 y z
1 u x u z y ( )0 2 z x 1 u y ux Z ( )0 2 x y
因此,无旋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u
P 0 x
当流体绕曲面体 流动时,沿附面 层外边界上的速 度和压强都不是 常数。
u
M'
P 0 x
S'
uS
M
S
MM断面以前:减压增速区。 MM断面以后:增压减速区。 压强沿程的变化规律,适用于附面层外边界,也 适用于附面层内。
卡门涡街:
当Re小于40时,附面层对称地在S处分 离,形成旋转方向相对的对称旋涡。 当Re=40-70时,可观察到尾流中有周期 性的振荡。 当Re达到90左右,旋涡从柱体后部交替 释放出来。 由于柱体上的涡以一定的频率交替释放, 因而柱体表面的压强和切应力也以一定 的频率发生有规则的变化。
2 2 2
u z 2 2 z z
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的函数称为调和函数。 不可压缩流体势流的速度势函数,是坐标 x,y,z的调和函数。 拉普拉斯方程本身,是不可压缩流体无旋流 动的连续性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