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9章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9章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量
心包穿刺 穿刺减压 气管插管 环甲膜
>200ml/h × 3h或≥1500ml 心包探查
辅助呼吸 切开
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
封闭伤口 胸腔闭式
引流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
胸膜腔内积气称之为气胸 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影像学检查
开放性气胸
•患侧胸膜腔大量 积气、肺萎陷
•气管和心脏等纵 隔内器官向健侧 移位
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张力性气胸
•胸膜腔积气严重 、肺萎陷
•气管和心脏等纵 隔内器官向健侧 移位
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① 小量
•无需特殊处理 积气一般1-2 天自行吸收
•密切观察
② 中或大量
•行胸腔穿刺 •必要时行胸腔
闭式引流 •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二
不同类型气胸的处理
开放性气胸
紧急封闭伤口 首要急救措施,立即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安全转运 如有加重或有张力性气胸,暂时开放密闭敷料,
第一节 概述∣处理原则
【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其次是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及恢复生理功能】
急救
基本生命支持
➢ 维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 伤口止血包扎 ➢ 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 镇痛 ➢ 固定长骨骨折、保护脊柱 ➢ 迅速转运
致命性胸部损伤处理 ➢ 张力性气胸
胸腔穿刺排气+闭式引流
(或穿刺针)
➢ 开放性气胸 迅速包扎+封闭式胸部吸吮
望
•患侧胸廓饱满 •气管向健侧移位 •呼吸活动度降低
叩听
体征
•鼓音 •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临床表现
开放性气胸
症症状状 明显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发绀,重者伴有休克症状
望
•患侧胸壁伤道 •颈静脉怒张 •心脏、气管
向健侧移位
闻
触
•吸吮样 •颈部和胸部 “嘶嘶” 皮下捻发音
【损伤暴力性质】
钝性伤
穿透伤
【胸膜腔是否与外界沟通】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膈肌破裂 胸腔和腹腔组织或器官同时损伤
胸腹联合伤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病因及病理生理
冲撞、钝器、暴力挤压
利器 火器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重)
胸壁软组织挫伤 气胸 单纯肋骨骨折 血胸 心脏挫伤 肺爆震伤
第6版
第19章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十九章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3
第十九章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胸 第三节 血胸 第四3节 肋骨骨折 第五节 心脏损伤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1.复述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反 常呼吸运动、连枷胸、纵膈扑动等概念
2.复述各种胸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一节 概述 胸 壁│胸椎、胸骨、肋骨
肌群、软组织、皮肤 胸膜腔│脏、壁胸膜、腔液 脏 器│心、肺、主动脉、大血管
食管、迷走神经、气管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正常肺X线 肺纹理清晰
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闭合性气胸
•显示不同程度的 肺萎陷和胸膜腔 积气
•有时可见胸腔积 液
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辅助检查
第二节 气胸∣辅助检查
诊断性穿刺
胸腔穿刺
明确气胸诊断
抽出气体缓解症状
张力性气胸穿刺
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外推针筒芯 抽出气体后症状缓解但很快又加剧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
封闭胸壁开放开放性伤口
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 排出胸膜腔的积气、积液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知识拓展
急诊室或创伤中心
伤情稳定
伤情不稳定
完成体检
低血压
呼吸窘迫
辅助检查 CVP↓
CVP↑
气管移位 胸壁反 颈部创伤
对扩容反 颈静脉怒张 颈静脉怒张 常运动 喘鸣
胸部 吸允伤
应不佳 心音遥远
呼吸困难
进行性 血胸
心脏 压塞
张力性 严重 急性气 开放性 气胸 连枷胸 道梗阻 气胸
排气减压,外接活瓣装置
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开胸探查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术后评估
1.术中情况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障碍 急性疼痛
双侧胸膜腔内压力失衡 患侧>健侧 纵膈向健侧移位 健侧肺扩张受限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刀刃、锐器或火器
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与外界大气持续相通
呼纵吸膈功扑能动障碍
影响静脉回心血流→循环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声
叩
•鼓音
听
体征
•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临床表现
张力性气胸
症症状状 严重呼吸困难、烦躁、意识障碍、发绀、大汗淋漓
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望
•气管明显移向健侧 •颈静脉怒张 •多有皮下气肿 •胸部饱满 •呼吸活动度降低
叩
•鼓音
听
体征
•呼吸音消失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气体不能 气体进入 排出 胸膜腔
【腔内压>大气压】 高压性气胸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肺泡破裂、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
张力性气胸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患侧肺严重萎陷 ↓
纵膈明显向健侧移位 ↓
健侧组织受压 ↓
腔静脉回流受阻 ↓
呼吸、循环严重障碍
气肿形成
高压性气胸 ↓
刀刃、锐器或火器
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与外界大气持续相通
低氧纵气膈体扑重动复交换
体外 患侧支气管和肺
患者肺排出的 含氧低的气体
空气
呼气
吸气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肺泡破裂、肺裂伤或支气管破裂
张力性气胸
损伤裂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
呼气
吸气
活瓣关闭 活瓣开放
患侧肺部分萎陷 有效气体交换面积↓
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损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
刀刃、锐器或火器
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与外界大气持续相通
呼吸功能障碍
纵膈扑动
低氧气体重复交换
胸壁缺损直径>3cm时 患侧胸膜腔内负压完全抵消 患侧肺完全萎陷 失去气体交换功能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一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胸膜腔内积气、积液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膈正常位置
促进肺复张
置管方法和位置
积气① 因积气多
向上聚集
引流一般在前 胸壁锁骨中线 第2肋间隙
积液 ②
腋中线与腋后 线间第6或第7 肋间隙
脓胸 ③
脓液聚集最低 位置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术前护理
开放性气胸 立即吸用氧敷料封闭胸壁伤口
闭合有性效气咳胸嗽、排痰
张力性建气立胸人积工气气量道多者
协助医师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体位 半坐卧位
输液管理 术前准备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胸腔闭式
病情观察 基础护理 呼吸道护理 引流护理 并发症护理
排出高压气体后再封闭
紧急处理 及时清创、缝合伤口,穿刺减压,按需闭式引流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吸氧,补溶,纠正休克,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二
不同类型气胸的处理
张力性气胸
可迅速危及生命,需紧急抢救
迅速排气减压 首要急救措施,于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用粗针头
防
治
感
染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气胸∣处理原则
一
胸腔闭式引流
适应症
①
中量大量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血胸、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