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论文作业

政治学论文作业

论政治之我观
【摘要】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今中外,不管是政治家、哲学家,还是有关他们的政治性论著,都绕开不了对政治含义的谈论。

从古希腊时代、古中国的春秋时代开始,人类对“政治”一词就有各具特色的定义,但由于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所下的定义不同且具有相对的个人色彩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超速变化,人们对政治的理解较具全面,现代的政治学家针对把政治理解为制度性的用语相比,更倾向于把政治理解成一种功能性用语。

居于上述的“百家争鸣”,我们要理解政治就要遵循政治本身发展的历史轨道对政治进行分析。

本文从归类性的角度入手,对一些政治观点进行归类并阐明了自己的浅层见解。

【关键词】 政治观点 分类归纳 规范论 权力论 过程论 职能论
一、规范论者之政治观点
古希腊人认为,政治是关系到对全体共同体利益产生的东西。

全体的共同体利益,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对立的,而和共同利益相联系的政治行为则被认为是一种实现共同道德规范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就应该在政治实施过程中,与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去调节相互对立的见解以及冲突和矛盾,以实现将社会规范化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把政治和追求公共利益联系在了一起,是因为这些人把政治看作它在本质上是追求“同善同德”,因为“同善同
德”从客观上看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而现代有代表性的理论家贝纳德.克里克认为,政治是对自由人的公共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中出现
【1】(P1)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手段。

人们往往是通过和他人一起参与社会活动,相互之间会形成一种联系,而政治就是为了解决这种联系所产生一系列矛盾。

针对上面的内容,我们从克里的话里不难看出,他把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私有的对立说成了相互之间利益的对立。

并且,这里所说的政治不
【2】
是强制性的,而是借助于某种调节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

(P8)这种观点,在揭示政治的本质上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在论及政治的具体内容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权利论者之政治观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开始对政治规范论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于是人们从“权利”的角度来讨论政治内涵的观点开始兴盛起来。

查尔
斯.E.梅里亚姆可以说是最初从权利的角度来阐释政治含义的代表人【3】(P7)后来,他的弟子哈罗德.D.拉斯韦尔继承和发展了物。

他的这种观点。

拉斯韦尔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价值,就意味着会受
人尊敬、会有好的收入、生活也会安定,并拥有他在神会生活中所需要
的诸多东西,而这些“价值”,社会上的大部分精英都已经获得了,所
以,这些精英也就有具有了某种影响力。

到了罗伯特.A.达尔,把权力的政治化观念更加明确了。

他认为政
【4】
治是和统治、影响力、权力、权威等紧密相连的东西。

(P9)马克斯.韦伯等也曾阐述达尔等的权力论观点。

韦伯从政府官吏的立场出发,认为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不但存在着强制的威胁,而且
【5】(P78)
这种威胁如果继续存在,那就一定会出现政治。

但是,如果从权利的角度来看待政治,当把权利的概念纯粹化时,
就容易让人们把政治现象的分析停留在对掌权者个人行为的观察上。


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政治,又容易扩大政治概念的范围,使人们无所
适从。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权利是政治现象中的最基本因素,
但却不是政治现象的全部。

三、过程论者之政治观点
现代政治家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家制度方面,而是更加关心运
作政治制度的过程及其结果。

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凡是和国家制度
相关联的社会制度、其他各种规章制度还以及统治体系、市民等均属于
政治的范畴。

因为这些人无非是从与集团利益相关联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角度理
解是政治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过程论的观点”。

在这些人眼里,政
治实际上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地运转而指定的各种政策以及执行这些政策
的过程。

就广义而言,政治包括为集团指定某些政策的整个过程。


过,大部分政治学者对此不敢苟同,他们对政治的看法,更偏重于政府
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而非私人组织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

大部分政
治学者主张:政治即使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

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内容:
政府官员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召集会议,并从若干对策中挑选出大家所公认的对策。

这样,采纳了的对策就成了政府的政策。

由此可见,政治也可以看作是政治立案者们采纳方针的过程。

阿瑟.R.本特利认为,了解政治过程特性的最好办法,不是通过成文的宪法或者其他法律,而是人类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对政治集团的观察。

但是,这些人的分析方法,由于把利益集团灾后面起作用的社会结构,以及和政策的制定、执行相关联的一系列过程都包括了进去,所以,这种分析方法才被认为是可行的,而其所指定的政策也被认为是社会相关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见,政治可以被看作是在一定系统内一系列政策的确立过程。

但是,在这种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组成人员和各集团之间却会因为各自的要求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厉害冲突,为了求得社会的稳定与平衡,对此必须进行调整。

四、职能论者之政治观点
许多政治学家普遍接受的政治的概念是戴维.伊斯顿提出的“价值
【6】(P129)这种观点,把政治现象的权威性分配”这一观点。

看成了个人和集团全体发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其核心指点在于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在这些人看来,为了维持一个社会权威机制的存在,在社会价值的分配过程中,有必要使社会组成人员由于畏惧权威而受到一定的束缚。

这里讲的束缚,其意思是由于强制性措施或心理上的压抑而产生的畏惧感。

这种认识的特点使,其出发点是建立在社会全体行为者之间和由于参差不齐的社会价值产生的各种矛盾之上,所以,这一观点才是有其普遍意义。

如果我们从职能、体系、过程等方面来考察政治现象,就可以总结住政治本质所具有的如下几个共同之点:
第一,政治是制定政策和作出具有某种约束力的决定。

政策决定,从公民必须服从支个角度看它具有某种约束力,人们还可以从透过国家垄断强制力并行使强制力的过程看出其强制力的明显存在。

第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包括转化方向、解决矛盾、互相写作等。

第三、政治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制定和执行具有约束力的政策的一种过程,也就是说,政治是为社会的发展或者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各种不同政策的方案,然后在其中挑选出具有一定和理性的议案。

总言之,上述的政治之观点及其分类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角度和个人认识的基点上定义、谈论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色彩。

对上述的政治观点我做一些分类和个人的浅薄解析。

而对政治的正确定义,我们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要紧跟时代的内涵进行完善、充实,才能是个科学的政治定义。

参考文献:
〔1〕、贝纳德克里克.政治防御.伦敦:企鹅图书,1983.
〔2〕、贝纳德克里克.政治防御.伦敦:企鹅图书,1983.
〔3〕、查尔斯.梅利亚姆.新政治.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25.
〔4〕、达尔文.《现代政治学分析》纽约:普伦蒂斯大厅,1984.
〔5〕、韦克斯.韦伯.社会经济学组织理论.纽约:牛精大学出版社,1946.
〔6〕、伊斯顿.世界政治.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9.〔7〕、伊斯顿.政治体系.纽约:阿尔雷德.诺普夫出版社,1957.〔8〕、朴广熙.当代西方政治学.北京:世界出版社,2007.〔9〕、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1〕、现代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版社,19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