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综述
2013级应用统计班
成员:黄哓林 陈洋 胡战云 周怡君 刘华 吴双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
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消费支出水平也明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
平得到较大提升。但农村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偏低,这是由于收入水平偏
低,还是消费观念落后等尚不清楚,但这其中的原因对于活跃农村经济、维持其
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研究述评
汪旭辉、乔雅君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
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1,2]陶然的研究表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扩大内
需的根本途径。[3]张启望研究认为浙江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
入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的纯收入能够有效促进居民的
消费支出。[4]金赛美研究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增加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为
政府采取扩大农村内需,刺激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提
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民消费预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
居民消费的对策和建议。[5]许福娇研究表明要解决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
不应只看短期发展状况,更要从长期角度去建立有效的政策。[6]刘桓通过因
子分析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在消费结构上的异同,提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与增
加农民收入在部分地区应有所侧重等政策建议,以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有效
地促进农民消费。[7]李凤升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自发消费为94.8元(以
1990年为基期),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认为应从提高农村
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程度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8]
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农
村居民纯收入的96%用于生活消费。[9]
二.研究趋势
中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经济发达区域居民相比,
西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依然较低,消费结构构成比例均衡层次不高。西部农村
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方式偏于保守,人均纯收入、文化程度偏低,劳动力人均人
口负担偏重。[10]现下研究方向可以我国西部农村为例,再进行农村居民人均收
入与消费情况的讨论与研究。通过对我国西部农村近十年的收入与消费情况的对
比以及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推断人均收入与消费情况深层次关系剖析。方海松等
人提出实施教育、金融和基础设施三大差别化支持方案,重点提升中西部落后地
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消费能力可实现农村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11]
研究结果或可得出促进我国农村收入与消费的共同增长,进而拉动农村经济快速
发展,帮助我国现有农村居民尽快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文献:
[ 1 ] 汪旭辉,顾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 .北京工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58-60.
[ 2 ] 乔雅君.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 ] .生
产力研究,2010 ( 7): 58-59.
[ 3 ] 陶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J ].求实, 2009(
12): 98-100.
[ 4 ] 张启望.浙江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研究[ J ].农业经济, 2010(
4): 80-81.
[ 5 ] 金赛美 .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以凯恩斯经济理论模型
分析[ J ] .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5 ):592-594.
[ 6 ] 许福娇 . 基于状态空问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
[ J ] . 价格月刊,2010 ( 9 ): 82-85.
[ 7 ] 刘桓,李乐夫,吴栋 .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 J ] . 重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 1 ): 25-27.
[ 8 ] 李凤升 . 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基于
1990-2009 年中国统计数据分析[ J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7 ): 19-22.
[ 9 ] 张红霞; 王征兵.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凯
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研究 [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三农”问题研
究 ,2012(5);25-28.
[10] 宗成华. 中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研究 ,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5
[11] 方松海,等著.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