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5篇第一篇: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其对策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1.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
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几乎是现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普遍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岗位设置不清晰。
会计工作岗位分为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而且对两个岗位要求必须由两个人担任,但是在现在的农村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上,会计岗位与出纳岗位一般都由一人兼任。
第二,会计档案制度的不完善。
会计是一个严谨的工作,但是在农村基本没有完善的会计档案制度,很多资料都严重丢失,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记账薄都没有。
第三,明细账、总账的设置。
很多村集体都没有设置明细账、总账,这样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四,现金管理不规范。
在现金管理上国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农村的现金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银行存款总账与现金存款总账没有分开设置。
第五,财务问题处理不规范,财务问题的处理是有严格步骤的,而且要及时进行对账、结账等。
农村财务问题没有按照严格的流程,导致账实不符。
2.收支管理不清晰。
我国农村的财务收支管理问题是财务管理问题比较主要的一个,其问题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农村财务支出没有规划性,大部分财务支出都用在了非公益性、非生产性的事情上;第二,我国很多村大量进行公益性建设,而且大部分资金都是借贷而来,这给我国农村带来沉重的贷款包袱;第三,财务收入没有进账、凭借白条支出问题严重;第四,村干部乱用村财产,资金挪用、贪污现象普遍。
3.财务透明化的缺失。
我国农村财务工作的公开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公开的时间不规范。
很多村在财务公开问题上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国家严格要求村集体每个月财务公开一次,很多村集体都是半年或者一年才公开一次财务。
第二,财务公开的方式不正确、内容不全面。
我国很多村在公开财务的时候只公开了总的数字,没有把具体的收支情况公开出来。
还有问题严重的就是刻意隐瞒某些信息。
第三,对财务公开后反馈的问题解决不当。
在村财务公开之后,很多村民会针对某些问题向村集体反应,但是很多村都没有采纳村民的意见。
4.农村财务问题监管、制度不到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的财务管理问题,近年来颁布了很多关于农村财务问题的法律法规。
但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没有针对各个地方制定具体的实施规范,这使得很多地方的财务问题与国家政策有很大的出入,最终国家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的财务问题随意性管理,贪污问题严重。
在加上乡镇的财务机构对村集体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导致农村财务问题混乱。
5.农村缺乏专业的财务人才。
农村的财会人员与村领导的换届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每届村领导的财务人员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导致了村财务人员不稳定,很多财务人员都是村干部直接指定上岗,并不是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知识学习,对一些财务日常的工作技能根本不熟悉。
二、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举措1.对农村财务工作实行规范性管理。
对于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讲,会涉及到广大农民们的自身利益,同时也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稳定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县乡党委需要充分意识到农村管理工作的关键性,需要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各方面要求,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下,对总账、分账、现金记账、存款记账等等各种基本账目需要明确记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会计业务的时效性、科学性、准确性等等,进一步规范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稳定开展和进行。
2.培养专业的财务人员担任财会岗位。
从各方面上来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这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能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能够稳定农村会计队伍的发展,更好的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主要方式方法包括:一是从各方面上做好村级会计委派制工作。
对于从村会计的选聘和任用以及调换方面上都需要经过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批准,这样才能稳定农村财会队伍的发展,保障农村财务队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防止一些基本问题的出现;二是会计代理记账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建立完善的农村财务人员的激励制度,建立起农村会计岗位责任制,展开一系列的考核办法,积极调动其农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以及职业素质。
3.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地区应该按照各项具体规章制度来展开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并且根据当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制定出与当地实际状况相符的规章,能够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顺利的进行,各相关人员都能遵守财务管理相关规章要求。
通过从各方面上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制度体系,可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化,防止发生赤字预算的情况,白条付款、无票据等现象杜绝出现,对于各项资金的支出以及具体用处做到详细记录,在详细记录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4.推进农村财务工作公开化。
实施公开村级财务制度,就是需要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在农民群众的监督下进行,从外部方面上加强监督。
财务工作要实行公开化,需做到全面、具体、及时等等,真正将各项工作做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
公开村集体经济应该做到:第一是公开各项款项应及时。
在年初时,组织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本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本村发展相符合的收支计划,对村民交代清楚哪些是项目是大预算的开支,哪些平常工作的开支,大预算的开支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进行决定,并且将收支计划能够向广大村民及时公开。
另外,每季度或者每月,需要把本季度或者本月的实际收支情况及时向村民公开,有一个固定的财务公开日期;二是规范公开内容,所公开的内容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
公开内容不但简洁简单,而且还需要将公开内容细化,做到条理清晰简单,对每一笔账目都详细记录,方便群众展开监督工作;第三是多样化的公开形式。
公开方式主要是在公告栏上进行公布,公告栏应该设立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上,同时公告栏应该所使用材料应该防水、防晒。
另外,还需要实行“一览表”公开制度,推行一览表到户公开制度,既方便人们群众展开监督工作,同时群众也能对收支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
第四是对于群众所提出来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应该设立监督举报箱,在举报箱上有举报电话,对人们群众的意见展开积极搜集,对于群众所提的建议和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
通过村民和有关干部的努力,将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解决,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
5.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对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来讲,不但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对有关工作人员展开继续教育,能够按照规范制度来展开各项工作。
定期展开专项审计工作,重点审查资金支出的合理性。
在结束审计工作后,应该积极向群众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将处理意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工作中,能够采取村民的意见,积极展开相应的工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村民参与到工作开展中的积极性。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是很好的利用现代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最后能够实现以财务管理电算化为主要核心的农经电算化,这样就可以为将来展开农村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加大对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
一是村级收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将村级收入编入到档案管理中,相关部门需要将各村所收入的情况与收入档案进行仔细核对,对未入账的项目展开积极调查。
二是严格控制和管理非生产性的支出,对村集体中所花费的费用进行分类统计。
三是村集体的资金应该实行开设账户,存到指定的银行中。
其农村集体的资金通常包括因为改革农村税费各级财政的支付转移、各种补助等等都需要纳入到农村集中帐内中,所建设新农村所需要的专项资金也需要在不同程度上进入到总账中,但是需要对各种资金来源做好详解的记录。
7.提高村干部的职业素养。
采用各种可行的方式方方法,进一步加强与法规、法律相关政策和制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村级各项管理工作与制度建设工作有效结合,进一步将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这两方工作既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各项工作是否能够稳定、有序的进行。
另外,对村干部人员展开一系列的知识培训工作,提升村干部人员的职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按照规章要求做事。
同时,要对广大村民们展开积极的民主教育,把法规、政策、法律等等结合,相关权利由村民来实行,这样可以使他们能够真正懂得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加强村民的参政意识,能够积极进行监督,在监督中更好的展开工作。
三、结语综上所述,农村财务问题是我国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村财务工作,让专业的财务人员担任农村财会岗位,推进农村财务的公开,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第二篇:我国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现状一、引言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仍然占我国总人口数量近的60%,因此,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在农村管理当中,农村的财务管理又是重中之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方针政策。
如今,距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初始已有十余年,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各基层政府都不断的立足实际来开展农村财务工作,设立了“双代管”、“村账乡审”以及“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阶段,再加上制度方面的缺陷以及管理的松散,导致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财务管理在早期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也逐渐成熟起来。
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国外研究的较少,其农村财务管理主要是个体行为,是农场管理的一部分,更接近企业管理,同我国相差较大。
从理论研究方面,我国更注重于规范性研究而非实证研究。
我国许多学者对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方面进行了研究:王爱华等(2003)认为我国需要构建新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并界定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财务关系。
邹存艳(2006)支出农村财务管理建设要立足农村财会工作,集体经济管理则要明确乡、村两级财务管理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