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五章 利率行为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五章 利率行为

率,在这个前提下,货币供求才能通过利率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否则,就会出 现“流动性陷阱”,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 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流动性效应
弗里德曼承认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正确性,并将货币供应量的提高(在其他经 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会促使利率下降的结论称之为:流动性效应。
5.5.2 货币供给的变动
我们假设货币供给MS完全由中央银行来控制,而且无利率弹性。不过, 如果央行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r2 rrr013
L=L1+L2 货币量
两个极端
当利率极高时,货币需求量为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 或者说有价证券(债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人们将所持有的货币换 成有价 证券。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若要降低利率
需要辨明当前经济形势,如果现实是图一的情况 (流动性效应超过其他效应,利率整体趋势为下 降),那么政府就增加货币供给,来使人们更多 购买债券,压低利率。如果现实是图三的情况 (人们立刻调整了自己的通胀预期,其他效应马 上超过了流动性效应。利率整体趋势为上升), 那政府就应该减少货币供给,来减少其他效应对 利率的拉升作用。如果现实是图二的情况(利率 整体趋势先降后升),那选择增加货币供给还是 减少货币供给,就取决于政府更关注短期结果, 还是长期结果了。
感谢下 载
5.2 债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需求曲线 在其他经济变量(如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和收入等) 不变时,如果债券的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债券需求量越大。
供给曲线 在其他经济变量不变时,如果债券的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债 券需求量越小。
市场均衡
5.3 均衡利率的变动情况
货币金融学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2nd edition, Mishkin
Ch5. 利率行为
本章学习要点: 利率的决定:资产市场方法 利率的决定:货币市场方法
5.1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财富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财富增长会导致资产需求量增加
然而,弗里德曼认为流动性效应只是货币供给与利率关系的一部分事实。也 就是货币供给增加并不能保证利率下降。
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效应压低利率,物价、收入、预期通胀率效应抬高利率
流动性效应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越高,利率越低(人们不需要那么多货币, 拿去买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而其他的收入、物价水平和 预期通胀率效应,都表明利率会随着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增加而升高。那么这 些效应中,哪个影响最大?哪个发生影响的速度最快?这些答案对于货币供 给增长率上升时,利率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非常重要。
5.3.1 债券需求的变动 当:
财富增加 预期利率下降 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 相对风险水平下降 流动性增加
债券需求增加,右移。 债券价格上升,债券收 益率下降
5.3.2 债券供给的变动

投资机会的预期盈 利能力提高
预期通货膨胀率上 升
政府赤字增加
企业或政府发行债 券的动机越强,债 券供给越多,右移。 债券价格下降,债 券收益率提高。
总结
资产需求理论表明:①人们手里的钱越多,②预 期收益率越高,③风险越低,④流动性越好。对 这种资产的需求量就越大。这四个因素决定了债 券需求曲线的平移方向。
债券的供给,是随着企业投资盈利机会的大小、 融资真实成本的大小(通胀使还款成本更低), 政府供给量的变动而变动的。
债券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债券的 利率。这就是可贷资金利率。
总结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和 货币需求(利率的函数),来讨论利率的决定。
货币供给增加会带来4种可能的影响:①流动性效 应,②收入效应(上升),③物价水平效应(上 升),④预期通货膨胀率效应(上升)。流动性 效应表明货币供给的上升,会引起利率下降(人 们把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利率 下降)。其他三种效应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使 利率上升)。历史事实表明,收入、物价水平、 预期通胀率效应要比流动性效应的作用要大,因 此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而 不是下降。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是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债券价格不大可 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 况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小结
1、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与实际因素无关; 2、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但有条件:货币供求变化首先必须能够影响到利
预期收益率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某种资产的预期收 益率上升将会导致资产需求量增加
风险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某种资产的风险水 平上升将会导致资产需求量的下降
流动性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某种资产的流动性 越高,将会导致该种资产需求量的增加
流动性偏好理论
r
M1
r0
L=L1+L2 货币量
5.5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均衡利率变动
5.5.1 货币需求的变动 收入效应 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每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随之增长(交 易动机、谨慎动机)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物价水平效应 物价水平的上升将会引起居民持有更多的货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因此导致每个利率水平下的货币需求量随之增长, 货币需求曲线向 右移动。
5.4 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流动性偏好
理论
倡导者:凯恩斯 基本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
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主要内容: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央行决定,无利率弹性; 货币需求是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三个动 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所产生 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比例函数,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 需求是利率的反比例函数)。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量与流 动性偏好的均衡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