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 第5章 利率行为
货币金融学 第5章 利率行为
1. 在考察一个变量变动产生的影响时,记住“其他条件不变 ”的假设。
2. 利率和证券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5-20
应用1:费雪效应
•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正相关
5-21
• 费雪效应: • 预期通胀率提高,债券
供给曲线右移,需求左 移,债券价格下降,收 益率上升。
5-22
应用2:经济扩张周期与利率的关系
图5-9 收入或者物价水平 变动产生的影响
5-29
• 物价水平的变动
•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用能够购 买商品和劳务数量来衡量的货 币价值降低。为使所持真实货 币数量恢复至价格上涨以前的 水平,人们将愿意持有更多的 名义货币数量。物价水平的提 高促使货币需求曲线M1d向右移 动至M2d(见图5-9)。这表明, 在货币供给和其他经济变量不 变的前提下,当价格水平上升 时,利率也将上升。
• 财富(wealth),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所有种类的资产。 • 预期回报率(expected return),即与其他资产相比,某种资
产在下一期实现的收益率的预期值。 • 风险(risk),与其它资产相比,某种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水
平。 • 流动性(liquidity),与其他资产相比,某种资产变现的速度
– 同理,在经济周期的紧缩阶段 ,随之财富的减少,债券需求 量也会随之下降,需求曲线向 左移动。
图5-2 债券需求的变动示意图
5-9
5.3.1 债券需求的变动
• 预期收益率:
• 预期未来利率:
– 长期债券的预期利率越高,其预期收 益率就会越低,导致债券需求减少, 债券需求曲线左移。
– 长期债券的预期利率越低,其预期收 益率就会越高,导致债券需求增加, 债券需求曲线右移。(见图5-2)
Bs - Bd = Ms - Md 如果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Ms = Md ), 那么债券市场同样处于均衡状态 (Bs = Bd )
5-25
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 需求曲线的交点C就 是货币共给量和货币 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状
态,Ms = Md
图5-8 货币市场的均衡
5-26
5.5 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均衡利率变动
Bd=Bs
在图5-1中,市场均衡状态出现在C点,它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 线的交点。
a. 当Bd<Bs时,出现超额供给,此时,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b. 当Bd>Bs时,出现超额需求,此时,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5-8
5.3 均衡利率的变动情况
5.3.1 债券需求的变动
• 财富:
– 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随着 财富的增加,债券需求量也会 随之提高,需求曲线向右方移 动。(见图5-2)
1. 在考察一个变量变动产生的影响时,记住“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 2. 利率和证券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应用:
5-18
1,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正相关
• 预期通胀率提高,债券供给曲线右移,需求左移,债券价格下 降,收益率上升。
2,经济周期扩张与利率的关系,债券供求理论无法得出确切结果 ,但实际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周期扩张,利率上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会导致债 券供给的增长,债券供给曲线向右 发生位移。(见图5-3)
• 政府预算
– 政府财政赤字越大,债券供给数量 就越高,债券供给曲线右移。(见 图5-3)
图5-3 债券供给的变动示意图
5-16
表5-3 导致债券供给的变动的因素
5-17
• 一些应用实例可以用来理解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变动的运行机制。但是记 住下面两点是重要的:
1. 资产需求理论说明,一项资产的需求量:与财富成正比关系;与该资 产相对于其他可替代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成正比关系;与该资产相对于 其他可替代资产的风险成反比关系;与该资产相对于其他可替代资产 的流动性成正比关系。
2. 债券供给和需求分析是一种利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收人(或者 财富)、预期收益率、风险或者流动性的变化引起需求变化时,或者 当投资机会的吸引力、借款实际成本或政府预算的变化引起供给变化 时,利率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第5章 利率行为
本章学习目标
20实际50年代初期,3个月国库券的年名义 利率约为1%;1981年,这一利率超过了15%; 在2003年其回落到1%以下,随后上升至2007年 的5%,进而在2008年跌至零利率。造成利率出 现这种大幅度波动的原因何在呢?相信学习完 本章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5-2
5.1 资产需求的决定因素
• 由此得出结论是:收入水平提高,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5-27
• 物价水平效应
• 人们只关心他所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即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同样名义货币量的价值下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 务少于涨价以前。为使所持真实货币量恢复到涨价前的水平,人们将持 有更多的名义货币量。故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 右移。
影响债券供给的变动的因素包括: • 投资机会的预期盈利能力
– 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债券供给 将会提高,而债券供给曲线向右发 生位移(见图5-3)。
– 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投资机会 的预期盈利能力将会减少,债券供 给下降,供给曲线左移。
图5-3 债券供给的变动示意图
5-15
5.3.2 债券供给的变动
• 考察一个1年期贴现发行债券的需求情况,根据公式:
• 其中,i为利率(到期收益率),Re为预期收益率,F为贴现 发行债券的面值,P为贴现发行债券的初始购入价格。
• 上式说明,每个债券价格都对应着不同的利率取值。而资产 需求理论表明,在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债券的 预期收益率越高,那么债券的需求量也越大。
• 5.5.2 货币供给的变动
• 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受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中央银行操 纵的货币供应的增加将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5-28
• 收入的变动
• 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收入 水平随之提高(在其它变量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曲线 由M1d向右移至M2d,新的均衡点 位于点2,此时,利率上升。( 见图5-9)
5-32
• 应用:货币供应量与利率
5-33
• 货币供给量增加是否能降低利率? 1、流动性效应导致利率降低。 2、收入效应、物价效应、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导致利率上升 。
• 最终效果取决于两方面效应的相对强弱,以及能否迅速发挥 作用。(第2类效应发挥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预期通货膨 胀效应。)
5-34
本章小结
5-5
5.2.1 债券需求曲线
•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图5-1 中 的 债 券 需 求 曲 线 ( Bd 曲 线)。
• Bd曲线通常向下倾斜,表明 债券的价格越低(在其他经 济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那么其需求量就会越大。
图5-1 债券的供给和需求
5-6
• 5.2.2 债券供给曲线
• 图5-1中的债券需求曲线后面隐藏了 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除了债券价格和 利率以外,其他所有经济变量都保持 不变。
和难易程度。
5-3
•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表5-1 资产需求量对于财富、预期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等变动的反映
变量
变量的变动情况 需求数量的变动情况
财富
与其他资产相比较,某 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与其他资产相比较,某 项资产的风险
与其他资产相比较,某 项资产的流动性
5-4
5.2 债券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5.2.1 债券需求曲线
图5-2 债券需求的变动示意图
5-11
5.3.1 债券需求的变动
• 流动性:
– 债券流动性的提高会导致债券 需求上升,曲线右移。(见图 5-2)
– 其他可替代资产流动性的提高 会降低债券需求,曲线左移。
图5-2 债券需求的变动示意图
5-12
5-13
• 续表5-2
5-14
5.3.2 债券供给的变动
图5-9 收入或者物价水平 变动产生的影响
5-30
•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 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 政策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增 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发 生移动,均衡利率下降。 (正如图5-10所示。)
图 5-10 货 收入、物价水平和货币供应量变动导致的均衡利率的变化
5-35
本章小结
3.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另外一种利率决定理论。该理论分析货币的供 给和需求,它认为由于收人或者物价的变化引起货币需求变化, 或者货币供给发生变化,利率亦会随之发生变化。
4. 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利率可能产生四种效应:流动性效应、收人效 应、物价效应以及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5-36
• 预期通货膨胀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将会降低债券 的预期收益率,导致债券需求减少, 债券需求曲线左移。
图5-2 债券需求的变动示意图
5-10
5.3.1 债券需求的变动
• 风险:
– 债券风险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 债券需求的下降,债券需求曲 线左移。
– 可替代资产风险水平的提高将 会导致债券需求的提高,债券 需求曲线右移。(见图5-2)
• 除了使用债券市场的供求分析来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机制外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模型( Liquidity Preference Framework),通过对货币市场的供 求分析来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机制。 假设人们用于储藏财富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和债券, 则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财富总量 = Bs Ms = Bd + Md
• 我们采用相同的假设,即其他所有经 济变量都保持不变,推导出表示债券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债券供给曲 线(Bs曲线)。
• 而供给曲线通常向上倾斜,表明了随 着债券价格的上升(在其他经济变量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供应量也会 相应上涨。
图5-1 债券的供给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