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11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Mg-24 Si-28 Cu-64 I-127 W-184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B.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2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D.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分离胶体和某盐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D.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B.已知①Fe+Cu2+=Fe2++Cu ②2Fe3++Cu=2Fe2++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C.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D2=2D-+C2和反应2C-+B2=2B-+C2都能发生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几组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A.沸点高低:HI>HBr>HCl>HFB.热稳定性大小:HF>H2O>NH3>PH3C.熔点高低:金刚石>食盐>金属钠>冰D.微粒半径大小:S2->Cl->F->Na+>Al3+5.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灼烧 B.过滤 C.分液 D.蒸馏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B.已知2C(s)+2O2(g)=2CO2(g) ΔH=a kJ·mol-1,2C(s)+O2(g)=2CO(g) ΔH=b kJ·mol-1,则a>b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已知P(白磷,s) = 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固体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N AB.标准状况1.12L氯气与H2O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N A/56D.60gSiO2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4N A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1.0 mol·L-1的KNO3溶液中:Fe2+、H+、Cl-、I-B.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SO42-、SCN-C.常温下,在c(H+)/c(OH-) = 1×1012的溶液:NH4+、Mg2+、C1-、K+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9.现有下列四个图像: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2NH3(g) ΔH1<0B.2SO3(g) 2SO2(g)+O2(g) ΔH2>0C.4NH3(g)+5O2(g) 4NO(g)+6H2O(g) ΔH3<0D.H2(g)+ CO(g) C(s)+H2O(g) ΔH4>010.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B.图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C.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D.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11.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生成1molFe3O4转移4mol电子 B.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C.3mol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 D.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4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C.NaOH溶液与足量Ca(HCO3)2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 CO32-+ 2H2OD.向Al 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13.某溶液中含有NH4+、Fe2+、Al3+、SO42-、Cl-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O2,微热并搅拌,再通入过量的HI气体,充分反应后,最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NH4+、Fe2+、SO42-的物质的量减少, Al3+、Cl-的物质的量不变B.Fe2+先被氧化并形成沉淀,后来沉淀溶解并被还原为Fe2+,最后又被氧化C.该实验中共有两种气体生成D.Al3+先形成沉淀后溶解,后来再形成沉淀接着又沉淀溶解14.T℃时,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H = -Q kJ/mol(Q>0)。

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18B.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 kJC.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变大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15.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与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同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Q单质氧化D.Q可分别与X、Y、Z、W形成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16.在100ml含Cu2+、Al3+、NH4+、H+、N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5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2×10-3mol B.原溶液的pH=2C.原溶液中n(Cu2+)=0.025mo l D.原溶液中c(NH4+)=7.5×10-3mol·L-1 17.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 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16.4gB.标准状况下产物NO的体积为22.4L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1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O3↓+4NaOH。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试剂X为稀硫酸,沉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②.反应II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③.结合质子(H+)的能力:OH->AlO2->CO32-④.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填空题19.(13分)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碘不宜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钾溶液并生成多碘离子,反应如下:①I2(s)+I-(aq)I3-(aq) △H<0;②I2(s)+2I-(aq)I42-(aq)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温度升高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碘与钨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I2(g)WI2(g)现准确称取0.508g碘和0.736g金属钨放置于50.0mL的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

如图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 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①该反应△H______0(填“>”或“<”)。

②反应从开始到t1(t1= 3 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③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④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填选项字母)A. I2与WI2的浓度相等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3)I2O5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氧化剂使H2S、CO、HC1等氧化,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I2O5来定量测量CO的含量。

已知:①2I2(s)+5O2(g)=2I2O5(s) ΔH=-75.56 kJ•mol-1②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 。

写出CO(g)与I2O5(s)反应析出固态I2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1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