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症医学科出科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男性, 26岁。与其父吵架后服敌敌畏60ml, 30分钟后被家人送到医院,神志清楚,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 ) A.静脉注射安定 B.应用阿托品 C.应用解磷定 D.彻底洗胃 2、呼吸呈蒜味的毒物是( ) A.阿托品 B.安定 C.酒糟 D.有机磷农药 3、女性,22岁,口服不详农药60ml后,呕吐,流涎,走路不稳,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口中有大蒜样气味。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 A.血液胆碱酯酶活力 B.血电解质 C.尿中磷分解产物检测 D.肝、肾功能检查 4、男,46岁,以昏迷,尿失禁半小时被送入医院。多汗,流涎、血压150/90mmhg,双瞳孔缩小,直径1mm,全身肌颤动,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安眠药中毒 D.蛛网膜下腔出血 5、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肺水肿的主要药物是( ) A.西地兰 B.阿托品 C.解磷定 D.安定 6、男,60岁,煤气中毒一天后来院,深昏迷,休克、尿少、血COHb 60%,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属( ) A.轻度中毒 B.中度中毒 C.重度中毒 D.极度中毒 7、对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最具有意义的是( ) A.意识障碍 B.口唇呈樱桃红色 C.头痛、头晕 D.恶心、呕吐 8、对于AECOPD患者进行行创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不恰当的是( ) A.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Pa02< 50 mmHg或氧合指Pa02 /Fi02)<200 mmHg B.PaC02升高伴酸中毒(pH< 7.32) C.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呼吸衰竭患者 D.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如呼吸频率>40次/min、矛盾呼吸等) 9、肺源性心脏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 ) A. 肺部毛细血管床减少 B.血容量增多 C. 肺部毛细血管微栓子形成 D. 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肺小动脉痉挛 10、可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是( ) A肺癌 B肋间神经炎 C 自发性气胸 D胸膜肿瘤 11、不属于疼痛性质的是( ) A刺痛 B刀割样痛 C烧灼痛 D牵涉痛 12、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 . . A.心律失常 B.低血压和休克 C.疼痛 D.呼吸困难 13、患者男,60岁,咳喘反复发作10年。剧烈咳嗽后突感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则可能是由于发生( ) A.肺栓塞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左心衰竭 D.自发性气胸 14、绞窄性肠梗阻腹痛的特点是( ) A.阵发性绞痛 B.持续性腹痛 C.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 D.放射性腹痛 15、急性腹膜炎发生严重休克的原因为( ) A.大量毒素的吸收 B.大量液体丧失于腹腔 C.中毒性心肌炎 D. 毒素吸收和血容量减少 16、腹部外伤并发出血性休吏.主要的处理原则为( ) A.快速补充液体 B.给予大量镇静药物 C.主要以输血补足血容量 D.积极治疗休克的同时手术探查止血 17、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A.门脉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消化性溃疡 C.胆道疾病 D.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18、第36题粪隐血试验阳性.胃出血至少为( ) A.2 ml B.10 ml C.20 ml D.5 ml 19、第37题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后,为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最常采取的 措施是( ) A.立即大量输血 B.给予左旋多巴 C.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D.弱酸液灌肠 20、患者呼之不应,压眶有反应,呼吸平稳,腹壁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及腱反射存在,其意识状态为( ) A.意识模糊 B.昏睡 C.轻度昏迷 D.深度昏迷 21、判断昏迷最有价值的是( ) A.角膜反射 B.能否被唤醒 C.瞳孔对光反射 D.吞咽反射 22、压眶反射可以鉴别( ) A.正常与嗜睡 B.嗜睡与昏睡 C.昏睡与轻度昏迷 D.轻度昏迷与中度昏迷 2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 )需要履行报批手续,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教部
审核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A.8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24、接诊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平诊患者应于患者入院后( )小时内,急诊患者应于入院后( )小时内与患者或家属就患者病情进行正式沟通。 A.8 2 B.24 立即 C.48 6 D.12 2 25、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术安全核查三方指: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 B.手术安全核查三个时刻: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C.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无需核对患者手术方式 D.患者手术开始前必须再次核对患者手术部位及方式 26、癫痫大发作时首先进进行的处理是( ) A.使用劳拉西泮 B.强行固定四肢 C.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意外伤害 D.吸氧 . . 27、抢救大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 ) A.立即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B.立即使用鼻导管给氧 C.立即采取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D.立即输血或输液 28、DIC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 ) A.脏器功能衰竭 B.血栓栓塞 C.微循环障碍 D.血管外溶皿 29、治疗DIC时.监测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是( ) A. 凝血时间 B.APTT C.血小板计数 D. 纤维蛋白原定量 30、肝性脑病的特征性表现是( ) A.昏迷 B.扑翼样震颤 C.血氢升高 D.肝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百草枯中毒的诊断依据是( ) A、明确的毒物接触史; B、相对典型的临床表现; C、毒物标本 (血,尿,呕吐物等)检测; D、实验检查的结果; E、患者的主诉。 2、氰化物中毒时实验室检查结果那些是正确的( ) A、血液氰离子浓度升高; B、血浆硫氰酸盐浓度升高。 C、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升高; D、代谢性酸中毒和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E、PaO2 明显降低 3、突发化学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应当包括( ) A、预防:包括队伍建设、教育培训、预案制定、应急演练。 B、准备:物质保障(包括药品、器材、防护品等)、交通工具。 C、响应:启动预案,出动应急队伍,参与院前现场和院内救治工作。 D、恢复:包括总结、评估及人员和设备物资恢复到准备状态。 E、后绪:包括心理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医疗救助。 4、毒物与中毒性疾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主要有( ) A、毒物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相符; B、临床表现与毒物的毒作用相符; C、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估计吸收毒物的剂量一致; D、实验室检查有明确的改变;E、重要脏器有明显的损害。 5、引起中毒性肝病的常见毒物包括( ) A、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B、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 C、卤烃类; D、农药与药物; E、有毒动植物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骨筋膜室综合征:
2、脂肪栓塞综合征: .
. 3、肺血栓栓塞症(PTE):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5、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处理 答:
2、停用呼吸机的指征: 答: .
. 3、对严重创伤并发休克的急救复苏原则是: 答:
4、心脏骤停诊断要点: 答:
五、病例分析题(共30分) 患者男性,27岁,10分钟前左上胸部被汽车撞伤,既往体健,无特殊。查体:BP80/50mmHg,P148次/分,R40次/分。神清合作,痛苦状,呼吸急促,吸氧下呼吸紧迫反而加重,伴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不明显。气管移向右侧。左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较右侧弱。左胸壁有骨摩擦音(第4,5,6肋)局部压痛明显。皮下气肿。上自颈部胸部直至上腹部均可触及皮下气肿。左胸扣鼓,呼吸音消失,未闻及罗音。左心界叩诊不清,心律整,心率148次/分,心音较弱,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肝脾未及,下肢无浮肿,四肢活动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 . . 1、 诊断及诊断依据(10分)
2、 鉴别诊断(6分) 3、 进一步检查(6分)
4、治疗原则(8分) .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5:DDAAB;CBBDB;DCDCD; 16-30:DBDDC;BDCAC;CCDC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四肢骨筋膜室内的筋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由骨折,挤压伤等引起,最常发生在小腿和前臂掌侧。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2、脂肪栓塞综合征: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严重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后,以意识障碍、皮肤淤斑、进行性低氧血征、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80%在伤后48小时内发病,而伤后1周发病者较罕见。 3、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至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凝血障碍综合症,表现为凝血因子消耗、纤溶蛋白系统激活、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