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概要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概要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 25.48 ± 0.135 )%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 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 b .2 c.4 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 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 B .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 ol/L HC 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 l b . 8.4m l c . 1.2m l d. 12ml2. .用Na C2O 4( A )标定KM 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 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a . 4KMnO /Fe T =1mL /0.005682g b. 4KMnO /Fe T =0.005682g /mLc. Fe /KMnO 4T =1m L/0.005682g d . Fe /KMnO 4T =0.005682g/mL4.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C )A.反应速度可快可慢B.反应速度要慢一点 C.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反应速度快且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D.有确定终点的方法5.若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 A)。

A.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的整数比B .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等于相应物质的质量之比C.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D. 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相等6.用同一 KMnO 4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 FeSO 4 和 H2C 2O 4 溶液,消耗等体积的标准溶液,则 FeSO 4 与 H2C 2O 4 两种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

A.B. C. D. 7.以下物质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

A .优质纯的 N aO H B. 100 ℃干燥过的Ca O C.光谱纯的 C o2O 3D. 99.99% 纯锌二、简答题1.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答: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

• 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 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三、计算1.称取纯金属锌 0.3250 g,溶于 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Z n 2+溶液的摩尔浓度。

解:)/(01988.0250.038.653250.02L mol M W C V Zn Zn Zn =⨯==•+ 答:Zn 2+的摩尔浓度为0.01988 m ol / L 。

2.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0.02MKM 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M )的Na 2C2O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c多少克?解:标定反应为:O H CO Mn H O C MnO 22234248521652++==++++--n Na2C 2O 4=2.5n KMnO 4C Na2C2O4V N a2C2O4=2.5C KMnO4V K MnO4V Na2C2O4=V KMnO4∴ nNa2C2O4=2.5n KMnO4=2.5×0.02=0.05(mol / L )G Na 2C2O4 = C Na2C 2O 4V N a2C 2O4×M Na2C 2O4=0.05×0.100×134.0= 0.67 (g)答:应称取Na 2C 2O40.67克。

第三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一、选择题1.按酸碱质子理论, Na 2HPO 4是( d)。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2.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b )碱度最强。

a.CN -(K CN- =6.2×10-10) b.S 2-(K HS - = 7.1×10-15, S H 2k =1.3×10-7) c.F -(K HF =3.5×10-4) d.CH 3COO -(K HAc =1.8×10-5)3.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c )。

a.[H +][OH -]的乘积增大 b.[H +][OH -]的乘积减小c.[H+][OH -]的乘积不变d.[OH -]浓度增加4. 在氨溶液中加入NaOH,会使:( C )A. 溶液中OH -浓度变小 B . NH 3的K b 变小C. NH 3的α降低 D. pH 值变小5.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B )碱度最强。

A. CN-(10CN 102.6k -⨯=- ) B. S 2-(-7S H 15HS 103.1k 101.7k 2⨯=⨯=-- ) C. F - (K HF = 3.5×10 -4 ) D. CH 3C OO - (K HAc =1.8×10-5 )6.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 倍,其中 pH 值变化最大的是( A )。

A. 0.1 mol/L HClB. 0.1 mol/L HA cC. 1 mol/L NH 3· H 2OD. 1 mol/L HA c + 1 mol /L NaA c二、判断正误1. 多元酸或多元碱的逐级离解常数值总是K1>K 2>K 3。

( √)。

2. 等量的HA c和HCl(浓度相等),分别用等量的NaOH 中和,所得溶液的pH 值相等( x )。

3.缓冲溶液释稀pH 值保持不变( √)。

4. K H2PO 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为 :[H +]+[H 3PO 4 ] = [H 2PO 4- ]+[HPO 42- ]+2[P O43- ]+[OH -]( x)。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x )。

6.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

7.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

8.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x )。

三、计算1.称取c 试剂0.8835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12MHCL 滴定至H2PO 4-,共消耗HCl 溶液27.30ml 。

计算Na 2HP O4·12H 2O 的百分含量。

并解释所得结果(H Cl浓度、终点得确定以及仪器均无问题)。

解: Na2HPO 4·12H 2O%=1001000G M O12H HPO Na O 2H HPO Na 242242⨯⨯⨯••样n1024212⨯=•样G M n O H HPO Na HCl %0.112108835.01.35830.271012.0=⨯⨯⨯= 答:Na 2HPO 4·12H 2O 的百分含量为112.0%。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主成型体是Na2H2PO 4,p H=4.7 ,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变色范围为3.1---4.4 ,变色点为3.4。

显然,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具有较大的差别。

故终点误差较大。

由于终点较化学计量点偏高,故引起正误差。

2.分析不纯Ca CO 3(其中不含分析干扰物)时,称取试样0.3000克,加入0.2500M HCl 标准溶液25.00m l。

煮沸除去C O2,用0.2012MNaOH 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84ml 。

计算试样中C aCO 3的百分含量。

解:有关化学计量关系为:n Ca CO3=0.5n HCl100M n CaCO3%33CaCO CaCO ⨯⨯=样G10213⨯⨯=样G M n CaCO HCl %67.84103000.01.100)84.52012.000.252500.0(21=⨯⨯⨯-⨯= 答:计算出试样中CaCO 3的百分含量为84.67%。

第四章 配位滴定分析法一、选择题1.用钙指示剂在Ca 2+、Mg2+的混合液中直接滴定Ca 2+,溶液的p H必须达到(B )。

A. 14 B. 12 C. 10 D. 82.以E DTA 滴定Zn 2+,选用(b )作指示剂。

a. 酚酞b. 二甲酚橙 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3.在EDTA 络合滴定中,(b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b. 酸效应系数愈小,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c. p 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d .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愈大4.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

a. 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易溶于水 b. 本身是氧化剂c . 必须加入络合掩蔽剂 d. 必须加热5. 在Ca 2+和Mg 2+的混合溶液中,用ED TA 法测定Ca 2+时,消除Mg 2+干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 ).A. 控制酸度法 B . 配位掩蔽法 C. 氧化还原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6.EDT A 滴定 Zn 2+时,加入NH 3 — NH 4C l 可( B)。

A . 防止干扰 B. 防止Zn 2+水解C. 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D. 加大反应速度二、计算题1.用CaCO 3 基准物质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称取0.1005g CaC O3 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为100.0mL 。

移取25.00mL 钙溶液,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以待标定EDT A滴定之,用去24.90mL 。

(1)计算ED TA 的浓度;(2)计算ED TA 对ZnO 和Fe 2O 3的滴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