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大修施工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有砟线路道岔大修作业程序、内容和技术、安全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集团公司管内200km/h及以下普速及提速线路有碴轨道道岔大修施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2.2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3 《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10]165号)。
3 作业目的3.1 成组更换疲劳伤损钢轨,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的道岔及岔枕;3.2 成段更换与道岔相匹配的过渡枕及钢轨;3.3 校正、改善道岔及岔区平、纵面;3.4 焊接岔区接头;3.5 道岔及岔区更换成一级石碴或清筛道床,解决道床严重污染及板洁。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 作业内容与要求5.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5.1.1 前期调查,制定预铺、卸料方案。
1 由主管领导牵头,技术科、材料科、重点维修车间、施工队负责人参加,逐站逐组现场调查,以保证道岔预铺质量、确保道岔施工安全、高效、运输干扰少为原则,确定道岔的预铺位置,以车站为单位编制道岔预铺方案(示意图、影响范围及占用时间);2 根据道岔预铺方案,确定每组道岔卸料的顺序及位置;3 组织电务、供电等设备管理单位现场调查新道岔轨排横、纵移经路,确定影响道岔横、纵移的设备的处理方案,纳入施工总体方案。
5.1.2 岔区平、纵面精确测量定位1 由施工单位技术科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用精密测量仪器对进行道岔大修的岔区进行平、纵断面精确测量,以校正、改善既有岔区平、纵面为原则,优化既有岔区平、纵断面设计,精确定位道岔中交、前接头、后接头、岔后侧向渡线、岔后附带曲线等;2 平、纵断面测量及设计范围:进站信号机(站界标)至出站信号机间正线线路、道岔,上、下行道岔间渡线,道岔侧向附带曲线,因既有正线岔区平、纵断面改变后,影响到站内其它线路和道岔时,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扩大测量范围,将影响范围内的线路设备同时纳入设计一并实施;3 提前将岔区技术资料(含起、拨道量,道岔中交、道岔前接头、后接头位置等设备的变化量)提供给供电段和电务段,抄送给相关业务处室。
5.1.3 制定道岔换铺方案、施工计划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根据集团年度施工轮廓计划、工期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道岔大修设计文件、道岔预铺方案,制定道岔换铺施工的施工作业方案暨道岔换铺施工推进计划;2 根据道岔换铺施工推进计划,编制预铺、卸料、旧料回收推进计划;3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其中主要内容如下:(1)设备现状;(2)施工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3)工程数量及材料供应;(4)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机具使用;(5)施工配合方案、施工过渡方案、施工应急处置预案;(6)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措施;(7)验收安排。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技术科编制,主管人身、行车安全的科室会审、主管领导批准后,在提报月度施工方案前报工务处审批。
5.1.4 施工组织协调1 在提报月度施工方案前,施工单位应会同车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共同编制施工封锁日计划,向集团公司相关处室申请召开月度施工方案协调会,会后将审核、修改后的封锁施工计划按要求时间提报,工务处、运输处审批后组织实施;2 每个车站的道岔大修开工前,施工单位需与车务部门联系召开施工预备会,汇报施工准备情况、施工组织安排、人员机具、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提出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5.1.4 签定施工安全协议、配合协议1 提报施工计划前,必须先与相关配合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及配合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及有关要求;2 未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和配合协议严禁开工。
5.2 道岔预铺5.2.1 准备作业1 主要工具机:轨道车、单轨车、吊轨车、锯轨机、钻孔机、角磨机、铝热焊设备、DLJ-1型冻结接头倒棱机、各种型号的丁字扳手、加力扳手、活动扳手、道尺、支距尺、橇棍等;2 材料验收:道岔钢轨件从厂家发货到位后,施工单位材料科应及时组织人员按照图纸对道岔钢轨件进行验收,对钢轨轨底特别是对尖轨轨底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工务处反馈信息,同时通知厂家进行更换,避免不合格的产品上道使用;3 装、卸材料:按道岔预铺作业程序,应按先装卸搭架子用的再用木枕、再用钢轨,后装卸道岔砼岔枕和道岔钢轨件的顺序组织运送材料。
(1)装卸架子枕和钢轨:架子支承墩主要用再用木枕反搭设,数量按现场情况配置,预铺纵轨按单开道岔不少于6根(其中转辙部分两根,连接部分及辙叉部分四根,钢轨之间错开搭接),交叉渡线不少于36根配置,其它型号道岔按受力均匀、预铺后道岔不变形为原则配备;(2)装卸砼岔枕:为减轻劳力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有条件时,可直接利用轨道吊将砼岔枕卸在预铺好的架子上,卸砼岔枕时,应按道岔岔枕顺序、道岔开向组织卸料,减少抬运、调头工作量;(3)装卸道岔钢轨件:道岔钢轨装车时,应根据现场道岔的首尾位置、开向和轨道车走向调整钢轨方向后再装车,避免钢轨件到现场后再调头,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安全隐患,道岔钢轨特别是尖轨和胶接轨应做到轻装轻放,卸下的钢轨不能及时组织预铺时,须用木枕垫平,避免钢轨变形、硬弯。
5.2.2 预铺作业1 平整预铺场地:整平夯实搭设支撑墩的位置,确保受力均匀,有条件时尽量争取利用既有站线股道进行预铺;2 搭建道岔预铺平台:利用再用木枕在预铺位置搭设支撑墩,墩面上应立起纵轨铺设搭成预铺平台,支撑墩应用马钉钉固成一个整体,使受力均匀,墩顶面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误差不超过4mm;3 铺设砼岔枕:枕木位置正确,枕木两头的间隔误差不超过5mm,枕木位置累计误差不超过10mm;4 安装道岔钢轨件、螺栓涂油、冻结接头。
(1)D30螺栓涂黄油,安装铁垫板。
拧紧大螺栓时应使用T字型扳手,严格控制扭力矩,禁止用长扳手复紧,防止损坏尼龙套管;(2)安装道岔钢轨件。
安装顺序:先转辙部分,后连接、辙叉部分,先冻结,后焊连;基本轨前接头、尖轨尖端对齐,零误差,零轨缝冻结,预留焊接接头轨缝;安装扣件,按零误差精调岔枕位置、基本轨框架尺寸、其它部分轨道几何尺寸,螺栓涂油等;(3)调整道岔水平、高低,允许误差±2㎜;(4)检查尖轨、基本轨外观,如有硬弯,及时整正。
5 岔内接头焊接及探伤。
在焊接接头冷却后,应及时组织探伤人员对焊接接头进行全断面探伤,发现伤损焊头必须重新配轨重焊,杜绝伤损焊头上道;6 配合电务调试;7 验收(1)验收组织及程序道岔预铺验收以一组道岔为单位,道岔预铺每完成一个站或半个站的道岔大修数量,经施工队(重点维修车间)自验并做好记录后,及时向工务段提请验收,工务段由主管领导组织技术科、线路养护车间、工区进行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填写合格证方准上道。
(2)验收标准(见下表1)5.3 岔区换砟或道床清筛。
5.4 更换过渡枕、砼长岔枕。
5.5 道岔道床清筛或换砟、铺设无缝道岔。
5.5.1 施工前准备作业1 主要工机具:轨道车、小型挖掘机、门式起道机、一操二液压道岔捣固机、一操一捣固棒、DLJ-1型冻结接头倒棱机、齿条压机、手动螺栓倒棱器、汽油发电机、轨缝调整器、单轨车、吊轨车、锯轨机、钻孔机、氧气切割机、各种型号的丁字扳手、加力扳手、活动扳手、道尺、橇棍、照明设备等;2 技术交底:由施工单位技术科组织重点维修车间、施工队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交清技术标准、工程数量和施工范围;3 现场放桩:按平、纵断面的设计资料,丈量新、旧道岔长度,在现场放好线路中心桩、轨面标高桩、道岔中交桩和道岔首尾桩;4 划分作业单元、作业范围(1)划分每天的施工作业单元。
调查施工单元内换轨、换岔、线路上焊连、安装MK和冻结接头的数量,合理组织施工劳力、工机具及材料;配好施工单元范围需要更换的新钢轨并将钢轨调运到位;(2)标记挖掘机挖碴作业范围。
施工前用白石灰画好挖掘机挖碴作业范围,联系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管理单位对挖掘机挖碴作业范围进行挖探,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对作业范围内枕木底下400mm以内的设备提前做好降低处理并在现场做好明显标记。
5 与配合单位进行施工交底:每个车站的道岔大修进点施工前,施工单位组织电务、供电、通信等设备管理单位进行现场交底,交清新道岔轨排横、纵移经路及影响范围,岔区起、拨道量,挖掘机挖砟作业范围等,进一步明确配合项目和工作量;6 安装、调试好各种施工机械及夜间照明设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1)门式起道机:慢行前,将门式起道机安装在待换铺的道岔新轨排上,组织操作人员进行起落实作演练,确保施工时统一指挥、各台门式起道机起落一致、人员操作熟练、机械性能良好;(2)小型挖掘机:提前做好小型挖掘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和实作操练,做到司机持证上岗、操作熟练,慢行前将挖掘机开到施工地点附近的指定位置,调试好机械,绑好限高绳,备足配件和抢修工具;(3)提前检修、调试好小型液压捣固机、钢轨切割机、氧气切割机等小型机械,在施工前搬运至指定地点(夜间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条件备足照明设备)。
7 安装横移滑轨、走行轮,做好防滑措施:当新岔排预铺位置离换铺地点较远时,根据施工方案,提前将新道岔横、纵移到指定地点;8 备足道砟:提前申请高边车将所需道砟卸在离施工地点相对较近的合适地点,组织人工用编织袋等工具装足清碴提前抬运到施工地点附近的指定位置。
5.5.2 封锁前慢行条件下准备作业1 办理施工慢行手续,设置移动减速信号防护。
防护办法如下例:图1 (长度单位:m)注:当进站信号机距离施工地点大于或等于A时,不设置带T字的特殊移动减速信号。
图中“A”为不同线路速度等级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v max≤120 km/h时为800 m;120 km/h<v max≤160 km/h时为1 400 m;160 km/h<v max≤200 km/h时为2 000 m;有行包列车运行的线路,A不得小于1 100 m;有120 km/h货物列车运行的线路,A不得小于1400 m(以下同)。
2 卸除线路扣件。
(1)接头两根轨枕和桥枕上,道钉、扣件齐全、有效;半径不大于800m曲线地段、道岔导曲股混凝土枕隔三卸一,木枕隔六卸一;其他部位混凝土枕隔一卸二,木枕隔二卸一;(2)接头螺栓每端卸一个(每端保证两个拧紧);(3)其它联接零件逐个松开后复紧,叉心部位的螺纹道钉换成普通道钉钉固,处理严重锈蚀的扣件、死螺栓等。
3 复核道岔前后的待更换的钢轨(引轨),并用油漆做好标记。
5.5.3 封锁作业(190分钟)1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防护办法如下例:(5分钟)进站道岔上施工,对区间方面,以关闭的进站信号机防护;对车站方面,在距离施工地段不小于50 m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距临近道岔不足50 m时,在临近道岔后基本轨接头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钉固,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