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围适用于宁安铁路宁芜上行线、站、芜站、东W场段道岔铺设施工。

二、作业准备2.1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道岔铺设前,道砟摊铺应平整,底砟应碾压密实。

3.1.2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1.3道岔因钢轨焊接方式、绝缘接头位置等影响道岔配轨长度时,购前应予明确。

3.1.4木岔枕应端头捆扎后使用并在直股外侧取齐。

3.1.5与正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50根、与站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15 根(含岔后长岔枕)轨枕的类型应与岔枕类型相同,每千米铺设根数应与连接线路标准一致。

铺设无缝道岔时,道岔直股前后线路过渡枕的型号、根数及间距,应符合铺设图的规定。

3.1.6道岔轨面高程应与连接的主要线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宜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向站顺接。

顺接坡度不应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不应大于4%。

,超过时应设竖曲线。

伸入到发线有效长围的坡度不应大于1.5 %o。

3.1.7更换道岔时应同时更换前后引轨。

再用道岔前后应铺设与道岔磨耗程度相近的钢轨,否则在接头1m围应打磨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及轨距线错牙。

3.1.8交叉渡线铺设时,四组单开道岔与主要连接线应在一个平面上,次要连接线上的道岔与前后连接线轨面高差,按规定顺坡,并兼顾相邻道岔。

3.1.9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二股道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做好道岔前后顺坡。

3.1.10可动心轨辙叉道岔改道作业时,应采用调整不同轨距挡块调整轨距,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2mm不得用改螺纹道钉的方法。

3.2铺设无缝道岔3.2.1尖轨(或可动心轨辙叉)扳动灵活,无损伤。

尖轨顶宽50mm 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面2mm322在静止状态下,尖轨尖端(或可动心轨辙叉)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小于0.2mm,其他地段小于1mm3.2.3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3.2.4轨枕扣件安装不良率不大于6%3.2.5道岔紧固螺栓扭矩应力100〜120N? m H型弹条扣件螺栓扭矩应为100〜140N? m螺栓、丝扣均应涂有效期不少于2年的油脂。

3.2.6道岔焊头均应进行探伤检查并标记编号,填写记录。

3.2.7道岔钢轨焊接应符合以下规定:(1)道岔焊接应首先焊接岔各个接头,然后再与岔外的钢轨焊接。

道岔钢轨焊接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

(2)道岔施行锁定焊时,应使限位器子母块居中,两侧间隙允许偏差为1mm(3)道岔钢轨焊接、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焊接均应在道床到达初期稳定状态,轨面高程、轨向和水平已基本达到设计标准时,方可施焊。

(4)道岔锁定焊及与无缝线路锁定焊联时,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围进行。

3.3铺设有缝道岔3.3.1尖轨(或可动心轨辙叉)扳动灵活,无损伤。

尖轨顶宽50mm 以上断面处,不低于基本轨面2mm3.3.2在静止状态下,尖轨尖端(或可动心轨辙叉)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小于0.2mm,其他地段小于1mm333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 91mm护背距离(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3.3.4道钉浮离或轨枕扣件安装不良率正线、到发线不大于8%其他站线不大于10%3.3.5正线铺设木岔枕的道岔,尖轨尖端前后5m围的道床砟肩及边坡应夯拍密实或加宽道床200mm3.3.6既有线预铺道岔应符合以下规定:(1)核实道岔的型号、类型、开向、位置、轨道电路等有关技术条件。

(2)更换道岔宜采用整体组装、拨移就位的施工方法。

(3)道岔、岔枕及配件,均应在预铺前核对。

辙叉及连接钢轨应逐根丈量、记录,并进行标记。

(4)预铺道岔场地应距离适中、平坦、坚实,并避开难以拆除的障碍物。

(5)预铺好的道岔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准上道。

(6)铺设道岔应先直股后曲股,先转辙器后撤叉。

高低、方向用10m 弦测量其矢度均不超过6mm3.3.7既有线更换道岔应符合以下规定(1)调查道岔道床厚度和洁度、路肩高度和宽度,提出道砟使用量,确保枕下道砟厚度不少于300mm不足时应降低路基面,并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路基面降低至设计枕底下不小于400mm②路基面降低后应作出路拱,设置排水坡。

③路基面降低后补垫不少于100mn的底砟和铺垫不小于300mn的道(2)道岔对位:优先对位道岔纵向位置,连接道岔直股接头后,根据道岔线间距拨正道岔方向,道岔前端基本轨接缝相错不得大于20mm交叉渡线同向两个单开道岔前端基本轨轨缝相错不得大于30mm①起道:按设计高程进行起道。

②引轨应与道岔轨型一致。

3.3.8道岔铺设后,其岔后另一股连接线未铺前,撤叉心后间隔铁处应加铺一根临时短轨,尖轨应钉固加锁。

新铺道岔临时使用时,应安装转辙设备,不得用撬棍扳道或用其他方法支顶尖轨。

3.3.9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一致时,道岔前后应各铺一节长度不小于6.25m与道岔同型号的钢轨,在困难条件下,长度可减小到4.5m。

两前后道岔间距小于9m时,道岔轨型应一致或两道岔直接用异型轨连接。

设有轨道电路的道岔,两不同轨型道岔间的距离,尚应满足设置绝缘接头的要求。

3.3.10道岔紧固螺栓扭矩应力100〜120N? m扣件螺栓扭矩、接头螺栓扭矩应符合技术指南相关规定。

3.3.11混凝土岔枕螺旋道钉锚固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其位置、高度应符合《技术指南》《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相关规定。

3.3.12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4.1.1无缝道岔铺设测量放线T道床摊铺T布设岔枕T铺岔准备T铺设道岔T上砟整道T 检查整修T道岔焊接T放散锁定T道岔整理T钢轨打磨T检查验收4.1.2站线普通道岔铺设测量放线T铺底砟、面砟T运枕、卸枕、布枕T岔枕硫磺锚固T运轨、卸轨-联接钢轨-上扣件、紧固扣件-拨道整修-检查验收4.2工艺流程421无缝道岔铺设工艺流程(见图1)图1无缝道岔铺设工艺流程4.2.2站线普通道岔铺设工艺流程(见图2)图2站线普通道岔铺设工艺流程五、施工要求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

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5.1正线高速道岔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冶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到达后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

“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先用临时轨道过渡,并进行上砟整道。

在高速道岔施工前,在道岔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砟,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砟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砟道岔的铺设。

5.1.1 精确定位铺岔前应复核岔位桩、边桩。

对于岔尾相连的两组正线道岔必须联测,精确定出岔位。

5.1.2摊铺道床大的道岔,人工起道、捣固道床,不仅费力,而且不能保证道床密实和道岔平顺。

如果用道岔捣固机起道150mm其捣镐亦不能在辙叉心、岔尖等狭小空间下镐作业,直接影响道床密实度。

而稳定车由于钢轨夹钳无法夹住辙叉心和岔尖的轨面,也无法在道岔上作业。

为弥补上述机械作业的缺陷,必须保证道床摊铺的质量,要求对设计30cm的道床,在道岔全长围,分层铺设道砟,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 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50mm砟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3m在剩余少量起道量的情况下,用专用道岔捣固机起道。

岔前和岔后各30m应与区间和站正站线摊铺的底砟顺坡。

然后铺设临时轨排。

5.1.3排布岔枕排布岔枕前要按图纸准确定位岔枕位置。

用全站仪在直股岔枕头外10 0mn处设置岔头、岔心、岔尾的外移边桩。

外移边桩顶面高于道砟面100mm 桩钉误差士2mm用弦线或细钢丝由岔头至岔尾的外移边桩上拉挂通线,弦线上准确标注岔枕间距位置,所挂弦线要保持绷紧和准确,根据外移边桩精确定位岔头、岔心、岔尾岔枕。

排布岔枕时,纵向以岔枕上的螺栓孔对齐,横向岔枕间距以固定的间距控制,并随时消除累积误差。

岔枕装车时应注意其编号顺序,将长短岔枕分类,分别装载,以便卸车。

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编号牌端与基准股同侧,岔枕垂直于基准股,用龙门吊配合将岔枕一次准确排布到位,间距偏差为依10mm5.1.4道岔钢轨装卸车与就位道岔钢轨装车时应注意铺设方向,要装载在平板车上。

吊配尖轨、基本轨组件,可动心组件等长钢轨及组件时必须使用吊轨架吊配,用两台龙门吊配合,统一指挥,同步作业,协调行动,平稳吊、运、安装配轨。

5.1.5道岔补砟整道待车站一端岔区道岔铺设完毕应立即组织岔区老K车卸砟。

卸砟后应及时清道。

捣固车作业前要拆除临时转折连杆,清除影响镐头作业的障碍物。

组织劳动力人工上砟,轨枕盒道砟要上满。

整个道岔上的道砟要充足、均匀。

捣固车对道岔进行作业时要兼顾道岔头尾与线路的顺坡,作业长度应伸出道岔头尾50m顺坡不大于6%0。

作业完成后要对道岔标高、方向进行检查,要求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5.2 站线普通道岔铺设站线普通道岔利用已铺线路将岔料运至现场,由人工配合吊车铺设。

具体步骤如下:521按道岔桩位铺设底砟并压实,预铺20cm左右厚面砟并分层碾压密实,表面平整。

522火车运送岔枕至现场,吊车配合卸枕,按设计位置、标准间距排放整齐。

5.2.3火车运送道岔钢轨至现场,利用吊车卸下,人工配合放至岔枕的承轨槽。

5.2.4按设计图核对曲基本轨弯折支距,合格后方可连接钢轨。

5.2.5连接钢轨配件及轨枕扣件,先尖轨后辙叉,先直股后曲股,严格控制尖轨尖端轨距和直线尖轨轨头刨切起点两基本轨距离,并保证尖轨扳动力调至6000N以下。

5.2.6拨道整修、质量检查: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串砟、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