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陋室铭》)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字词书写2.看拼音,写词语。

(1)我如饥饿的瘦狼,tān lán(_______)地吞读下去。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_______)了。

(3)真是wèi zuì qián táo“(_________)”了,我以为。

(4)那gū kǔ líng dīng(________)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三、选择题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生代们太顺利了,以至于他们的作品像浅浅的溪流难以激起人们心底的轩然大波....;新生代们太年轻了,年轻得难以汇入生活的湍急的河流。

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中国8位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

D.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 淘宝一族”的行列。

C.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四、语言表达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人生道路上,你付出坚持,你会发现真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一寺临河干.______(2)二石兽并.沉焉_____(3)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8.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以寻找石兽为线索展开情节,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对寻找过程则一笔带过。

B.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遂反溯流逆上矣”。

C.按照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证明了老河兵的学识渊博。

D.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蔽林间窥.之(偷看)B.稍.出近之(渐渐)C.以为且噬.己也(吃)D.益.习其声(好处)10.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限三处)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11.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六、现代文阅读中国的茶道精髓①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

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②“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

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

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标志之一。

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③“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习俗。

有客人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间的情谊。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

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

④在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

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⑤“静”是中国茶道的精髓,“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⑥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

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

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

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⑦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有节选)12.中国茶道中的“和”含义是什么?13.第⑥段的语言特点。

14.“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唐代•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结合文末的内容,理解诗歌中茶的作用。

七、作文15.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吟鞭东指即天涯化作春泥更护花惟吾德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怆”不要写成“创”,“绝”不要写成“决”,“暗”不要写成“岸”。

2.贪婪坍塌畏罪潜逃孤苦伶仃【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

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坍塌”的书写,“畏”不要多一撇。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C项运用恰当。

A项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B项目空一切是贬义词;D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4.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 大约” 与“ 左右”意思重复,应去掉“ 左右”。

C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 的能力”。

D项动宾搭配不当,“停止”改为“ 结束”。

点睛: 病句类型的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例句:在学习中,你付出努力,你会发现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看准结构“在中,你付出,你会发现的”6.水边,河岸一起于是7.(1)沿着河流寻找它,不是颠倒了吗?(2)按照老河兵所说的,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8.C【解析】【分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注意“颠”是颠倒的意思,“如”是按照的意思。

点睛: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