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_中文版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_中文版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高级计量法
高级计量法是指,银行用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内部操作 风险计量系统计算监管资本要求。与信用风险的估测相似,操 作风险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乘以操作风险的违约的损失乘以操作 风险的暴露的敞口. 内部衡量法(IMA) 损失分布法(LDA) 极值原理法(EVT) 贝叶斯网络法(BBN) 记分卡法(SCA)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标准法
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 本的简单加总。总资本要求如 下所示: KTSA = Σ (GI1-8 x β1-8)
KTSA = 用标准法计算的资本要求; GI1-8 = 按基本指标法的定义,8 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过去三年的 年均总收入;β1-8 = 由委员会设 定的固定百分数, 建立8个产品 线中各产品线的总收入与资本要 求之间的联系。β值详见下表: 业务部门 公司金融 (β1) 交易和销售 (β2) 零售银行业务(β3) 商业银行业务 (β4) 支付和清算 (β5) 代理服务 (β6) 资产管理 (β7) 零售经纪 (β8) β系数 18% 18% 12% 15% 18% 15% 12% 12%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操作风险的定义
由于内部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 障或外部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操作风险事件分类
内部欺诈 外界欺诈 雇佣事项及工作场所安全性 客户、产品及业务方式 有形资产的损坏 业务中断及系统故障 操作流程管理
BBA关于操作风险的界定
第一级: 第一级:因素 人 第二级: 第二级:定义 (1)雇员欺诈、犯罪;(2)越权行为、欺诈交 易、操作失误 (3)违反用工法;(4)劳动力中断; (5)关键人员流失或缺乏 (1)支付清算、传输风险;(2)文件、合同风 险;(3)估价、定价风险;(4)内部、外部报 告风险;(5)执行风险;(6)策略风险、管理 变动;(6)出售风险;(7)科技投资风险 (1)系统开发和执行;(2)系统功能; (3)系统失败;(4)系统安全 (1)法律、公共责任;(2)犯罪;(3)外部 采购、供应商风险;(4)外部开发风险;(5) 灾难、基础设施;(6)政策调整(7)政治、政 府风险
新巴塞尔协议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
我国银行业如何实施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的背景及演进阶段
巴塞尔协议的提出 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巴塞尔协议的缺陷 新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巴塞尔协议的提出
•70年代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呈 70年代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呈 现出全球化, 现出全球化,金融工具创新和投机活 动等三个特点。1974年德国赫斯德特 动等三个特点。1974年德国赫斯德特 银行、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和英国 银行、 -以色列银行相继倒闭。 以色列银行相继倒闭。
资本结构
风险的测量和评估
资本充足性
三大支柱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大风险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确定方法
标准法的原理及方法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
标准法VS内部评级法
信用风险的确定方法
信用风险
标准法
内部评级法
一般规则 信用风险缓冲
初级法
高级法
标准法:一般规则
在计算信用风险的标准法中,新协议采用评级机 构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废除以往以经合组 织成员确定风险权重的做法。 使用于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十分复杂的银行 评级机构:外部评级与出口信用机构评级相结合 新协议将最大风险权重由100%提高到150%
内部程序
系统
外部事件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基本指标法 基本指标法
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乘上一个固定比例(用α表示)。资本计算公式如下:
KBIA = GI * α
其中,KBIA = 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 GI = 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α = 15%,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 总收入定义为: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这种 计算方法旨在(1)反映所有准备(例如,未付利息的准备)的 总额;(2)不包括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 (3)不包括特殊项目以及保险收入。
巴塞尔协议的缺陷
不能反映银行面临的真实风险 资本套利交易引发资产质量下降 缺乏激励模式 存在歧视性政策
新巴塞尔协议发展历程
1988 1992
1988 年巴 塞尔协议 实施:信 用风险资 本要求
1996
市场风险的 修订案:市 场风险资本 要求
1998.9
1999.6
新资本协 议第一次 征询意见 稿
资本充足率 = 信用风险, ƒ (信用风险, 市场风 操作风险) 险, 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的衡量方法
标准法
对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利率风险+股权投 资风险+外汇风险+大宗商品风险+期权风险
内部模型法
对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前一个交易日的 VAR 或 3*前六十个交易日的平均VAR
(以高者为准)
新巴塞尔协议专题讲座
谢家智
教授 博导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重庆市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委员 重庆市金融学学术带头人
金融危机演变的逻辑变化特征
传统:经济危机 现代: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 社会危机 经济危机 社会危机
银行风险
→ 金融风险 → 经济风险 → 国家风险
主要内容
新巴赛尔协议的背景及演进阶段 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框架 新巴塞尔协议的创新
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框架
内部评级法的四个要素:违约概率、违约损失 率、期限、风险暴露
内部评级方法
初级法:要求比较简单,银行只需计算违约概 率,其余要素只要依照监管机构的参数即可 高级法:高级法相对复杂得多,银行需要自行 计算上述4个要素,且受监管机构限制的地方 较少。巴塞尔委员会除了对使用高级法的银行 有较高的要求外,同时对第二支柱及第三支柱 提出加强规范,亦规定银行在使用高级法前要 先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
信息披露的内容
最低资本要求的适 最低资本要求的适用范围
银行集团中适用资本充足要求的成员范围 资本的结构和組成 资本工具的期限、条件、 资本工具的期限、条件、主要特征 资产负债、 资产负债、拨备及收益使用的会计政策 风险资产的分布和测算: 风险资产的分布和测算: 信用风险(银行帐 市场风 银行帐)、 作风险、 信用风险 银行帐 、市场风、操作风险、利 率风险(银行帐 银行帐) 率风险 银行帐
银行资产规模 是否可以无 限制扩张? 限制扩张?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内容
1987年,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联合提出建立共 同的资本体系,限制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过度 扩张;1988年,西方十国的央行经过多轮谈判, 达成了巴塞尔资本协议
界定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 界定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 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界定了风险资产RWA assets) 界定了风险资产RWA (risk wave assets) 界定了资本
并表资本充足率及其相关信息; 并表资本充足率及其相关信息; 险敞口的测算方法; 风险敞口的测算方法; 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分析; 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分析; 不同类别风险的资本要求; 不同类别风险的资本要求; 补充资本的紧急方案; 补充资本的紧急方案; 经济资本提取方法; 经济资本提取方法; 比较“总经济资本需要” 实际资本” 比较“总经济资本需要”、“实际资本”、“监管资本 要求” 要求”
信用风险缓释
银行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对贷款进行信用风险缓释 (Credit Risk Mitigation)。标准法确定的风险缓 释工具包括抵押、表内净扣、担保和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得到认可后,在计算风险暴露时 就要扣除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影响。
简单法:将抵押或担保部分与风险暴露部分分开计算风险 权重。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贷款中被抵押或担保的部分, 采用抵押品或担保人的风险权重,风险暴露部分采用借款 人的风险权重。 综合法:计算风险权重时要考虑抵押部分在未来贷款期限 内抵押价值的波动性,及由此导致的抵押部分价值的变化 和风险暴露部分价值的变化。
内部评级高级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估计或根据监管标 准确定输入参数PD, LGD, EAD,M 其次,由参数PD, LGD, M确定风险权重RW;由EAD和RW 之积确定各资产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 对各类资产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求和,确定资本 要求。
内部评级法存在的问题影响 强化亲周期性效应
2001.1
新协议 第二次 征询意 见稿
2003.5
新协议第 三次征询 意见稿
2004.6
巴塞尔协 议II正式 出台实施
2006.12
引入操 作风险 管理
Basel I实 实 施的最后 期限
操作风险的定量分析
Basel II 实施的 最后期 限
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框架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
三大支柱 三大风险
原则4 原则4
监管者应在尽早的阶段介入可能出现风险资本额小于最低标准 的银行, 的银行,要求即时进行补充
三大职责
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 加快制度化进程
第三支柱:市场约束
市场约束的含义 信息披露内容
市场约束的含义
也称市场纪律,又称为信息披露。巴塞尔委员 会力求鼓励市场纪律发挥作用。要求银行提高信 息的透明度,使外界对它的财务、管理等有更好 的了解。对银行在应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评 估和管理过程及资本充足性方面提出了定性和定 量的信息披露要求:大银行每季度进行一次信息披 露,一般银行每半年披露一次信息。
新巴塞尔协议的创新
风险计量的创新。一是在信用风险领域允许银行采用外部 评级机构所提供的信用等级计算其资本要求,具有高级风 险管理能力的银行运用其IRR制度评定信用风险,即以内 部评级代替对何一种类资产的标准化的风险加权; 资本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方面大大增强; 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操作风险首次被纳入资本充足率框架 之下; 三大支柱的提出。以监管审查和市场约束两大支柱作为原 来数量标准的补充手段,其目的是减少对第一大支柱数量 标准的过度依赖,为资产评估确立一个更均衡的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