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PPT课件
(3)骨筋膜室压力来源: a、外部:常为局部包扎过紧或石膏压迫; b、内部:常为骨折出血导致的血肿或血液积 聚及组织水肿。
熟悉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受伤的小腿和前臂 的掌侧和背侧,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性 疼痛、进行性加重,麻木、肤色苍白;肌 体活动障碍,被动活动时引起剧痛。
后果
若不及时处理,在4~6h内即可出现神经和 肌组织损害;24~48h,可造成肌体缺血性 肌挛缩、坏疽;若大量毒素进入血循环, 也可以进一步并发休克、感染或肾衰竭。
讲授目的:
㈠掌握: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㈡熟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 带来的严重后果 ㈢了解:骨筋膜的概念,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 骨筋膜室压力来源。
了解
(1)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 和深筋膜形成的密闭腔隙。 (2)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骨折部 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 血、水肿、血循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 病理改变,是一组症候群。
(1)术后观察: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6h 取平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全麻术 后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 呕吐物、分泌物误吸而引起窒息。 (2)术区观察:密切观察患肢动脉搏动、皮 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末梢,如发 现紫绀、疼痛、麻木、皮温低,未见好转, 首先考虑手术减压不彻底,应通知医生,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早期观察:严密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 可给予冷敷患肢,减轻肢体肿胀,当肿胀 继续加重,局部压痛明显,并出现张力性 水泡,患肢肢端发绀、青紫、皮温低时, 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筋膜切开的准备。 (4)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术前预防性 用抗生素,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并指导 患者床上大小便。
术后理
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关 键治疗措施,原则是应早期、彻底减压消 除失活肌组织。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精神上安慰患者,生活上关 心、协助患者,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 病发展过程和严重后果,讲解切开减压术 的必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疼痛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伤 肌制动,解除伤肢的石膏、绷带、夹板等 一切外固定,将患肢放平,减轻肿胀和疼 痛,并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5)功能锻炼:早期指导病人在不影响固定 的前提下,开展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肌肉和 关节功能,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 动为辅为原则,这些可以帮助肌肉收缩, 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间的粘连,从而使 水肿减轻,又可以使疼痛减轻,同时指导 其保持肌体正确的功能位,最大限制避免 畸形,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总结:
㈠掌握: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㈡熟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 带来的严重后果; ㈢了解:骨筋膜的概念,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 骨筋膜室压力来源。
(3)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骨筋膜室综合征 病人切开减压术后做最常见的并发症,可 导致手术失败,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指导患 者多饮水,合理进食,增强体质,提高机 体抵抗。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医源性 感染的发生。正确及时运用抗生素,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4)密切观察尿量、尿的颜色及性质。因为 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后和行切开减压术后 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后,大量坏死组织的 毒素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肾脏 损伤,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 血钾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