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3 月份月考六年级
语文试题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3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 8 分)
nuóy ízh ēng r óng k ūwěi du àn liàn () () ()()
y ōu y ǎ f ùhèyǔ zhòng xīn cháng
()(
)(
)
二、快乐二选一。
(用“√”给句中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6 分)
1.在这五年间(ji ān ji àn),我
.
们两家的来往从未间( ji ān jiàn)
.
断过。
2.这家店铺(pū p ù)的老板很
.
注重环保节约,反对铺(pūpù)
.
张浪费。
3.老师要求他以更(ɡènɡ ɡēnɡ)
.
快的速度更(ɡènɡ ɡēnɡ)正错题。
.
三、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8 分)
()七八碎()堂大笑美不()收
()天盖地蜂()而至()然起敬
1.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
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
过来。
”这句话可以用“ ”这个词来概括。
四、请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
下列句中的括号里。
(4 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2 、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3、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非常牢固。
4、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0 分)
1、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心里总是激动万分。
(改为反问句)
2、五根手指团结一致。
五根手指
成为一个拳头,根根有力量。
(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3、那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之中了。
(缩句)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
5、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
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用修改
符号修改病句)
六、日积月累。
( 7 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1 分)
2 、“一岁除,入屠苏。
”选自宋朝写的《元日》,写的是时的情景。
( 2 分)
3、《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填文中原句)
,第二个小孩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是(填文中原句)。
( 4 分)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7 分)(一)课文精彩回顾。
(11 分)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
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
种干果熬成的。
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分)
2.画线句是一句(俗语歇后语)(二选一,用“√”标出),这句话
的意思是(2 分)
3.选段的最后一句话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 4 分)
4.理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 这句话的含义。
( 3 分)
(二)我会认真读短文,并完成文
后练习。
( 16 分)另起一行
①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②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
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
我厌恶地
把脸转向车窗外。
如果说现在还有
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
经有钱。
③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
下了车,正
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 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
他忙说 :“我就是,我就是。
”
④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
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
骑了将
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
房子,他停下来说 : 到了。
虽说才早晨 5 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
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
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
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
样开始了。
⑤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
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
这里派不上用场。
乡村的空气甜丝
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
我抬
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
深地吸口气 : 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 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
只有夜晚。
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
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
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
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
已。
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⑥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
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
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
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
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
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
二行。
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
我为
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 ):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
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
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
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 : “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
个什么公司倒了。
想开点,人这辈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
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去!
心?”1、注音或写汉字 (4 分)
⑦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厌恶()疲 bèi()悲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āi()钥 shi ()
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2、造句( 2 分)
⑧“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心不在焉——
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胡思乱想——
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 ! 可插3、找出第五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
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改正(2 分)
插。
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 )-( ) 越不一样。
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 )-( )
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4、找出一个反问句,把它改为陈述没活的补上。
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句( 2 分)
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
起一行重插。
你呀,就当遇到虫害5、写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逃遁到乡村的“我”,是否洗去了身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 ”心的创伤与疲惫。
(3 分)
⑨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
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
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⑧段
忽然觉得眼前一亮 :“另起一行” —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3 —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 shi ),分)
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⑩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
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第三部分:习作( 30 分)
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 : 妈妈,谢谢你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
;又像一幕幕精彩的影,老北京春熬腊八粥呈在我的眼前。
你能生活一民俗的特点
中你感触的某个“小” 行(二)《另起一行》
描?目自定,要求字数不少1、wù哀匙
于 450 字。
2、略
3、——峰
4、想开点,人子不如意的
事多着呢,哪能都心?改:⋯⋯
六年文答案不能都心
5、不。
尽管村生活苦,
三、零哄大表哥早地老了,但他的生活
并不悲哀。
因“大表哥” 生活
1. 天盖地
2. 美不收充信心,从没有因“虫害”而沮
四、截然井然居然然,即使遇到了此挫折,他也
八、(一) 1. 不是而是知道怎做,活得有精神。
2. 俗腊月的初七、6、遇到挫折不能气,重新
初八是一年里最冷的振作起来(意即可)
候,甚至能死耐寒
的。
3. 腊八粥展会
品种很多、用料丰富
自豪、喜悦、傲
4.腊八粥里的米、豆、干
果等用料很丰富,多得
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
会。
作者用了俏皮的方
式,生形象地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