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 第五章 摩擦详解

工程力学 第五章 摩擦详解

➢自锁条件
§5-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两种运动趋势与临界运动状态
滑动(slip) 推力大于摩擦力
翻 倒(tip over) 当力的作用点不合适时
两类摩擦平衡问题
第一类问题
F < F max,,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主动力求约束力,与一般平衡问题 无异。 第二类问题
平衡问题—临界运动趋势 不平衡问题—滑动或翻倒
第五章 摩擦
工程中的摩擦问题
梯子的角度应该多大,才能保证人在攀爬 时不滑倒?这就是一个摩擦问题。
用克丝钳剪断钢丝,如果钳子的 角度太大的话,钢丝就会滑出去, 这也是一个摩擦问题。
挂扫把的简单装置,也是 利用摩擦。
攀崖时什么角度,用多大的力,踩在什么地 方,都是从摩擦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传递转动
(1)取木箱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X 0
Fs F cos 0
Y 0
FN P F sin 0
M A(F) 0
hF
cos
P
a 2
FN d
0


求解以方程,得
Fs 866 N FN 4500 N d 0.17m
木箱与地面间最大摩擦力
Fmax f s FN 1800 N
Fs Fmax 木箱不会滑动;又 d 0 木箱不会翻倒。 木箱保持平衡。
X 0 P sin 30 F cos30 Fs 0
Y 0 P cos30 F sin 30 FN 0 Fs 403 .6 N FN 1499 N 摩擦力方向与所设的相反
Fmax f s FN 299 .8 N
Fs Fmax 物块将向下滑动
Fd fFN 269 .8 N
例2 均质木箱重P=5KN ,其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 数fs=0.4 。图中h=2a=2m ,=30 。求:(1) 当D处的拉力F=1KN ,木箱是否平衡?(2)保持 木箱平衡的最大拉力。
解:欲保持木箱平衡,必 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 发生滑动,即要求静摩擦 力
Fs Fmax f s FN
二是不绕A点翻倒
例1 物块重P=1500N,放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
它与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0.18。
物块受水平力F=400N。问物块是否静止,并求此时
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解:解题思路:先假设 物体静止和摩擦力的 方向,应用平衡方程 求解,将求得的摩擦 力与最大摩擦力比较, 确定物体是否静止。
(2)求保持平衡的最大拉力F 木箱将滑动的条件为
Fs Fmax f s FN
F1
cos
fsP fs
s in
1876
N
木箱将绕A点翻倒的条件为 d=0
F2
Pa
2h cos
1443N
则保持木箱平衡的最大拉力
F F2 1443 N
例5-3 凸轮机构。已知推杆与滑道间的摩擦
系数为fs,滑道宽度为b。设凸轮与推杆接触 处的摩擦忽略不计。问a为多大,推杆才不致
1. 静摩擦力
若FS≤ Fmax ,则平衡成立,由平衡方程求出FS,当
FS =Fmax时,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FS >Fmax ,平衡被破坏,物体滑动。
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定律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接触面法向反 力成正比。
Fmax fs FN
fs ---静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状 况有关,可由实验测定。
§5-4 滚动摩阻的概念
➢当两物体有相对滚动趋势或有相对滚动时,
在接触部分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称为滚 动摩擦。
滚动摩阻
Mmax=FN : 滚动摩阻系数
2. 动摩擦力
➢两物体有相对滑动时,沿接触表面产生切向阻力,
称为动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定律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法向反力
成正比,
Fd fFN
f---动滑动摩擦系数 f f s
§5-2 摩擦角与自锁
1. 摩擦角
➢摩擦力与法向反力的合力称
为全反力。
➢全反力与接触面法线间夹角
的最大值称为摩擦角。
FRA FN FS
tg Fmax
FN
f s FN FN
fs
fs tg tg
•摩擦角是静摩擦力取值范围的几何表示
2. 自锁现象
(1)只要主动力的合力 作用线在摩擦角内无论 主动力多大,物体仍保 持平衡。这种现象称为 摩擦自锁。 (2)如主动力的合力作 用线在摩擦角外,无论 主动力多小,物体一定 滑动。
讨论解的范围 a b
2 fs
再用摩擦角概念即几何法求解
b cos amax 2 sin
b
2 fs
➢在临界平衡状态下求解有摩擦的平衡问
题时,必须根据两物体接触面相对滑动 的趋势,正确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不能 任意假设。这是因为由补充方程确定的 Fmax为正值,必须按实际方向给出。
Fs f s FN
如图赛车,为什么轮子前小后大?
关于摩擦的机理,主要就是由于接触面之间并不是 绝对光滑的,有些接触面看上去是光滑的,但在显 微镜下就可以看到其实也是粗糙的。如图是书本与 桌面之间的接触面。
§5-1 滑动摩擦
两种基本摩擦
•干摩擦—固体对固体的摩擦; •流体摩擦—流体相邻层之间由于流速的不同而引起 的切向力。
被卡住。
• 解:先求出解的极限值,再讨论其变化范围。取推 杆为研究对象。
X 0
FNA FNB FN
Y 0
M D (F) 0
FA FB F 0
Fa
FNB b
FB
d 2
FA
d 2
0
FB FB max f s FNB FA FAmax f s FNA
b
F 2Fmax amax 2 f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