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武术教学计划

中学武术教学计划

高级中学武术选项模块教学计划发表时间:2008-11-10 20:10:23 作者:王军乌鲁木齐高级中学武术选项模块教学计划史悠久,源源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它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我国民簇民间文化的瑰宝。

武术以套路和格斗动作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正式作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其目文化传统;运用武术手段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体验武术套路的表现韵味,形神合一和精、气、神的武术精髓;,对学生进行优秀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掌握有一定术运动学生所选运动技能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精神和体育教学原则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场地器材、武术运动项目的特点,武术,剑术,“太极拳十二动”为模块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武术运动技术内容动,为进一步学习武术运动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是长拳类的基础套路,是在初中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编写的。

基本特点是动作规范、舒展大方、刚劲本动作,也有明显体现攻防含义的技击动作,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运动量。

作精炼,风格特色突出,易学易练。

在学练过程中易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不仅在高中阶段爱练,很可能成为他段之一。

二动”有针对性地选编了室内外都可练习的动作,随时随地通过练习,缓解身体的不适,具有实用性较强的健身:篮球运动普及,由于武术运动本身带有的神秘感,大多数同学对武术运动缺乏相应的认识。

多数同学对武术项目道。

对武术项目多数同学只知道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飞檐走壁、神通广大的精彩。

而缺少较为理性的判断和认识。

的学习近似体操,基本是身体形态的模仿和练习,程度不深,涉及面不广。

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停留在原始身体素质和锻炼方法缺乏。

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必要的身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达到高中武术运动模具体安排(一)武术“形神拳”模块单元教学计划(二)武术剑术模块单元教学计划篇二:初中武术教学计划新2010年奎元中英文学校武术班教学计划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粹。

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意义重大。

它有益于中华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重要意义。

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有益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加强中学生的体质,加深学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

从而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教学目的:通过晨练武术的形式,教会学生了解,认识武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武术基本功和武术的基本技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帮助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了解武术,进行武德的教育;二、武术基本功练习(a柔韧性训练 b基本功法训练 c力量训练等);三、武术动作组合训练;四、武术套路训练(包括武术套路技术动作要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武术,认识武德的重要性。

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掌握武术基础套路的演练技巧,能够熟练的进行武术基础套路的演练。

提高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学习,交流的能力。

凝聚学生的集体观念。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武术套路的演练。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及攻防意识。

获得武术的基础知识,说出简单的武术术语和简单武术动作的名称。

能够了解武术基本套动作的劲力运用。

做出完整套路动作且动作规范、节奏鲜明劲力顺达。

教学方法:一堂课围绕一个重点领域为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精讲多练,示范领做,分组指导,语言激励,教学比赛。

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述关于武术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对人对事所作所为作出评价,共同得出对武德的正确认识。

2.进行课前热身准备、课前徒手操。

3.练习武术基本功,包括武术柔韧性训练、基本功法练习、力量练习。

4.经过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开展小游戏活动。

提高课堂气氛。

5.武术套路基本技术的训练;让学生分组或逐个进行基本功的演练,让学生学会自我判断,纠错,提高学生相互帮助,学习,交流能力。

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6..恢复体能,课后小结。

对学生的一节课的上课情况进行小结,结束清晨的训练课。

阶段训练安排:注:训练方案的具体内容在教学教案详细备案,教学大体如上,部分内容会根据实际进度开展学习和训练。

2010-10-6篇三:夏邑高级中学武术选项模块教学计划夏邑高级中学武术选项模块教学计划一:设计思想1、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它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我国民簇民间文化的瑰宝。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动作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正式作为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其目的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运用武术手段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体验武术套路的表现韵味,形神合一和精、气、神的武术精髓;通过武术教学,振奋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优秀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对高中武术运动学生所选运动技能提出了量和质的要求2、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精神和体育教学原则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场地器材、武术运动项目的特点,武术选项统一选择了“形神拳”,“散打”为模块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武术运动技术内容。

使同学们更加喜爱武术运动,为进一步学习武术运动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1、“形神拳”是长拳类的基础套路,是在初中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编写的。

基本特点是动作规范、舒展大方、刚劲有力。

其中有桩步扎实的基本动作,也有明显体现攻防含义的技击动作,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运动量。

2、“散打”是武术的一个分支,是在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练习的。

基本特点是刚劲有力。

三、学情分析:武术运动不如篮球运动普及,由于武术运动本身带有的神秘感,大多数同学对武术运动缺乏相应的认识。

多数同学对武术项目的一些技能基本名称都不知道。

对武术项目多数同学只知道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飞檐走壁、神通广大的精彩。

而缺少较为理性的判断和认识。

此外在高中阶段以前对武术的学习近似体操,基本是身体形态的模仿和练习,程度不深,涉及面不广。

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停留在原始阶段。

武术学习需要的专项身体素质和锻炼方法缺乏。

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必要的身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达到高中武术运动模块学习的要求。

四、武术模块具体安排(一)武术“形神拳”模块单元教学计划五、模块教学评价(一)学生学习的评价 1、评价的主要内容:(1)体能评价----学生体能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具体的考核项目学生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权。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3)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端丽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5)健康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生活习惯、遵守作息制度的情况、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

2、评价的形式: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的评价。

(2)学生相互评价-----学生对组内其它成员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情况,对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二)形神拳的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1)基本技术技能占60%(按百分制评价)。

优秀(86---100分):动作规范、有力、姿势舒展、大方,节奏分明。

良好(76-----85分):动作较规范,劲力较充足。

中等(70-----75分):基本能完成动作做,连贯性稍差,劲力稍差。

及格(60-----69分):基本能完成动作,部分动作不正确。

不及格(59分以下):在他人帮助下也不能完成动作,动作错误太多。

(2)武术理论考察占20% (3)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占10%(按百分制评价)。

优秀(86---100分):积极参与本模块的学习,不怕苦,不怕累,有足够的勇气完成本模块的学习任务。

良好(76-----85分):能完成本模块规定的课时学习,比较有勇气,但参与本模块学习的自信心不强。

中等(70-----75分):能参与本模块的学习,勇气稍差,自信心一般。

及格(60-----69分):参与本模块的学习积极性稍差,自信心不太强。

不及格(59分以下):只参与本模块规定课时70%的学习。

(3)合作意识、自评自练能力占10%(按百分制评价)。

优秀(86---100分):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能自己练习,对自己能正确评价。

良好(76-----85分):能与他人合作,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也能独立练习,对自己的评价过高。

中等(70-----75分):基本能与他人合作,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正确评价自己。

及格(60-----69分):自始自终能参与本模块的学习,自信心不强。

不及格(59分以下):不能与他人合作,不能独立练习,要求自己不严格,妨碍他人学习。

篇四:武术教学计划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013—2014学年度)小组名称:武术辅导教师:吴广宝东台市南沈灶镇中学、镇乡村少年宫二o一三年九月活动计划(2013—2014学年度)活动计划(2013—2014学年度)注:以上计划随教学进度作适当调整。

活动情况记载活动时间:每周日下午和周一下午第四节课。

活动地点:南沈灶中学北篮球场。

活动效果:篇五:武术校本课程工作计划青白石中学武术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点。

武术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从而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

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武术教学方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7、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让武术与教学真正地融合一体,“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人爱成为品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