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绩效薪酬设计

绩效薪酬设计

绩效与薪酬设计企业发展过程中,许多基本上处于“市场拓展期”和“粗放式发展”,真正下力气来锻炼内功,用时间来修炼品质的还很少。

应当用“全面管理”的视野,来经营企业。

大体上,企业需要注意的在“沟通管理、团队管理、绩效薪酬和时间管理”上。

本文就绩效与薪酬,着重进行了以下内容的阐述。

不同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以2020/3/27第一章绩效目标的设定:明确责任,有的放矢1. 技术:目标管理———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着眼点:“要我干”转为“我要干”。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

目标循环:组织共同目标----目标分解-----目标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检查----目标修正-----新的组织目标。

(PDCA)特点:1)目标由上下级共同制定 2)分设环节:设置分解、实施、检查、奖惩2. 应用:分为三个阶段(设置、实施管理、评估及奖惩)目标的设置:工作一定要用目标,而不仅仅是过程。

(1)设置步骤(2)目标设置的原则:难易适中,符合SMART原则,方向一致目标实施管理(1)经常检查和控制目标的执行,是否有偏差。

亦即不是目标制定之后,再不管了。

(2)帮助下属解决问题,及时修订:目标实现过程中,上下级始终是在一起的实施评估及奖惩奖惩是推行目标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奖惩,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1)做好对目标的追踪工作: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管理人员进行目标追踪2)落实目标奖惩措施:完善奖惩制度,落实各项措施。

3. 应用例解:目标确定与分解表1-3 总体目标说明表总经办公会,达成共识,适度修正后以此结果为下年度的经营目标、(2)目标分解相关责任单位按纵横两个系统从上向下层屋分解,由此形成一个层层关联的目标连锁体系。

A 将总体目标分解到部门目标B 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落实:部门内小组(个人)的目标管理,由部门各级管理者与员工协商确定。

执行目标:主抓重点工作评定成果各个部门必须将上一季度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表报送企业管理委员会; 企管会核实后,也要给予恰当的评分,最后经过加权汇总,得出部门考核得分。

技术2. 目标分解----让绩效目标落实 1. 定义: 从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 (1) 控制: 总目标(2) 告知: 让员工清楚应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自上而下 层层分解 企业 部门小组 员工2. 应用:分解方法P9表1-6 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1) 指令式分解:由领导者确定分解方案,以计划的形式下达。

比较难以落实或不利于下级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发挥。

(2) 协商式分解: 总目标的分解和层次目标的落实 目标确认与沟通对小目标进一步确认与沟通。

(1) 6W 内容说明What 做的是什么以及描述命令事项后的状态。

When 什么时候完成。

工作允许的期限或完成某一环节工作所需的时间。

Where 各项活动发生的场所Who 完成指令要接触或关联的对象Why 理由,目的,根据。

让执行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Which 各种选择的可能性,让执行者决策时保持较大的弹性。

(2) 3H 内容说明2020/3/27How 方法、手段、怎么做How many 需要多大、多少、让事情具体化How much 预算、费用大目标管理中,运用6w3h 能在效保障沟通内容的准确性,让工作人员对目标的内容有正确性,从而具体无误地理解领导下达的任务。

形成书面化的文件目标分解与确认工作结束后,还要将制定出的目标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

对制定的目标书面化后,有利于目标的检查和对员工绩效的考核。

重点:在目标分解工作,应编制清晰准确的目标展开图,以保证目标执行效果。

分目标与总目标要保持一致,按照目标责任授权,制订绩效计划。

工具:目标管理卡(示例)说明:1)按使用期限划分:长期(3-5年)、年度、季度(或月份)2)按使用者,可分为单位(部门)或个人目标管理卡。

3)应当一式三份(目标责任人,主管,目标管理推行单位即检查部门)4)前提:完善岗位说明书,加强培训和考核,实现员工自我管理重点:1. 通过看板展示目标进程2. 及时总结与反馈管理者:在思想上明确上明确及时解决回顾重要性,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从制度上加强对管理者辅导员工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员工:既要向管理者说明问题的重要性,又要督促管理者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章绩效辅导技术1. PDCA循环实施阶段P (计划 PLAN) :明确问题并对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假设。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就返回到计划阶段,或者如果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

作用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循环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

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特点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它具有如下特点: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八个步骤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掘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步骤2020/3/27在整个组织实行“目标管理”的制度下,对员工进行的考核方法。

Step1. 目标分解与制定:每一层次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在组织总体目标的背景下,形成各自具体的目标分解时先从公司到部门,对岗位,依次进行。

目标分解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

检验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1) SMART检验: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2)协调性检验:部门或岗位之间的目标是否冲突;相互制衡的,以何种方式调节。

3)资源齐备性检验:所需资源是否具备。

4)全面性检验:下级目标之和是否大于上级目标。

5)重要性及紧迫性:运用矩阵,来确定优先顺序。

Step2. 制订计划和业绩评价标准:目标确定以后,就要制订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同时制定执行计划中的业绩评价标准。

制作目标协议书1)具体、明确的目标内容2)目标完成的衡量标准3)目标完成的时间期限4)目标达成的方法和步骤5)目标执行的难点和措施6)目标达成所需的资源7)目标的变更条款(以应对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重大变化)8)违约后的处理措施Step3. 过程指导与检查:监督目标执行过程,适时进行目标修正。

绩效目标的调整,出下以下的情况时1)由于新项目带来了新的工作任务。

2)正在实施的项目被取消3)由于人员变化,需要重新分配工作任务。

2020/3/27Step4.业绩评价:对照设定的目标和业绩一位我所服务,对员工完成目标的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

评价在过程中开始进行,在员工期末评价中完成。

不同阶段,评价内容不同。

期中评估的内容期末评估的主要内容有阶段性目标是否达成,以后借鉴的,需要改进的,此阶段目标进度对下一阶段目标的影响。

注意:1. 平衡经营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避免“重结果轻过程”2. 要做好目标的追踪管理:对目标实施的进程进行监控。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决定着制定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是否能够完成。

1)观察是否有偏差2)观察当前任务与目标任务的差距3)对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表现得好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更大程度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技术2. KPI 考核法-----抓住员工20%的关键行为能很好地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对输入(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设计需符合SMART原则。

S- 即具体、明确,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 即可衡量,目标可量化或者可行为化A 可达成,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为被执行人所接受。

R 绩效指标是实在的,可以通过证明和观察得到的T 目标的完成有时间限制此原理是基于“二八原理’:20% 骨干创造80%的价值Step 1. 建立企业级的KPI企业级的KPI由公司的战略目标演化而来。

由战略目标,分析出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再从每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提炼出一个或几个KPI(P60)Step2 . 分解出部门级的KPI1)业绩指标2)行为指标Step3. 分解出个人的KPI分解出作为员工考核的要素。

Step4. 设定评价标准定量指标(较容易)定性指标(较难):方法见下表Step5. 审核KPI指标主要是该指标的信度和效度。

1)是否被考核人所理解2)是否可控制3)是否可实施4)是否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支持5)是否可以衡量6)是否可低成本获得7)是否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8)是否与整体指标相一致9)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10)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

方法: 用鱼骨图重点:1. 设定的指标是否合理2. 设定的指标是否抓住了重点3. KPI 指标信息来源是不是明确。

532模式(P70-74)主要针对销售将单件商品的销售提成假设为10,其中个人获益部分为5(50%),小团队(个人所在部门或小组)为3(30%),大团队(整个公司或事业部)为2(20%).1. 销售5322020/3/27假设某公司一个事业部下设两个销售团队,每个团队有6人,事业部总计20人,假设该事业部销售1件产品的业务提成为100元。

如果员工A销售了10件产品。

员工A的个人直接利益: 100元50%=500元销售一队的分配利益为:100元整个事业部为:100X20%=200员工A因销售了10件产品,总收益应为500+300/6+200/20=560(元)(不包括因他人销售而转移给他的收益)其他类似适用范围:如果该工作是高独立性,低结构性的,那么应多考虑个人的价值,不妨采用721的比例进行分配。

如果是低独立性,高结构性的,应多考虑团队合作所体现的价值,不妨采用442或433.主动上门的客户,所产出的销售与销售人员产生的绩效,可以按销售人员“主动争取客户”50% 的比例实施。

当然,也要因产品的种类,市场本身的情况作权衡。

精心搜集整理,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因文档各种差异排版需调整字体属性及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