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地理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1.通过自制卡片,多媒体,幻灯片形式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2.重难点突出,但幻灯片太多。
3.课堂针对性训练效果很好,能照顾到学生整体发展。
本堂课容量大,知识结构牢固,但在操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指导评价。
多对个别学生引导,让训练更落实。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xxx
学员单位
xxx
观察时间段
2013年9月17日
观察对象
七年级
授课内容
地理与风土人情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合理的利用幻灯,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内容。
幻灯片内容较多,选择是没注意细节。
引导目标应该更明确。
在教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时注重了方法的指导。积极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多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师上课时特别有亲和力,新旧知识巧妙的结合,让学生更进一步在相互了解中得与学生,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2.自制卡片,多媒体,幻灯片等来进行世界风土人情教学。
3.以新带旧,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建立了横向和纵向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本环节发展参差不齐,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教师可以分层次训练学生,给不同学生更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