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虎丹法

龙虎丹法

龙虎丹法
龙虎取象传统金丹九转实修次第闭精恐基、体得无漏,天地自然分生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人体亦分五行,体内五行之气造化,与自然的造化相同。

肝属木,为东方龙,生火,为火龙,火龙之气存于心中。

肺属金,为西方龙,生水,为水虎,水为水之夫。

水火相交,为龙虎交媾。

肾间动气,上冲至心,形成乾坤颠倒。

称为虎入龙宫。

水火既济之象。

心液下行至肾,称为龙入虎穴,亦为水火既济之象。

所以,龙虎不只是肝肺,而是水火木金的总称。

传统金丹九转实修次第
九转第一层:百日筑基,救护命宝。

转第一层:百日筑基,救护命宝。

全身放松,双目垂帘,毫无杂念,安神祖窍。

五分钟后,缓下丹田。

意守下丹田,约二十分钟。

如此百日功成,名为筑基。

九转第二层:安神祖窍,性光现前。

双目垂帘,意守祖窍,一念不起,内外两忘,翕聚先天。

如此,则性光自然现前。

性光现前为功夫。

此层功夫须在第一层百日筑基地基础上进行修炼。

下丹田命宝充足,再安神祖窍,使性光现前,方不至损耗生命能源而引起短命。

如此方为性命双修之正途。

九转第三层:蛰藏气穴,众妙归根。

面向东南,吐故纳新,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双目垂帘,回光返照,双耳敛神,内听观音。

先听呼吸,再听心声。

至静无声之时,集神祖窍之内。

将天地间正真之气,从两眼角内的睛明穴吸入,与大脑相接。

舌下生津,意随津液与真气一同咽下丹田,藏于祖气穴(祖气穴位于下丹田,在会阴穴上3寸处)百日功成。

九转第四层:通小周天,炼精化气。

这里所讲的小周天为丹道周天。

丹道小周天有两步功夫。

即活子时功夫与正子时功夫。

这里所讲的正子时并不仅仅是时辰,而是于子时之时,体内也有子时之象与之相应。

如此方称为正子时。

1.活子时:外阳无意而举。

此时回光返照,心随目光下注丹田祖气穴。

意念把鼻子延长,鼻孔在祖气穴中,猛一吸气,微微提肚缩腹,心意领元气,通过脊椎骨髓腔,由下向上运行到泥丸中闭气。

闭极再一吸气,闭极再一呼气,从任脉中运行。

由上往下,进入丹田祖气穴。

如此一呼一吸,真气在任督二脉之中旋转,名为小周天。

运行一周为采小药一次,不过几个呼吸,外阳缩回。

阳生之时为一候,马上采药为二候。

2.正子时:在一日十二时辰当中,都有活子时出现的情况下,叫做久积阳满,此时才会有正子时来到。

一到半夜子时,外阳无意而举,忽然阳生,刚烈如火,肾囊毛际,痒生快乐,就是正子时采药之火候,不可错过。

此时急坐起,双手左手在里,右手在外,捂在一起。

抓住会阴穴。

提肛缩会阴,内视此穴,意守此穴。

用武火一吸一提肛,一甩头。

引气奔尾闾关再一吸一甩头,引气上夹脊关,缓气三口,稍停,叫做沐浴。

然后再一吸一甩头,引气冲上玉枕关,上升至泥丸(午位),叫做进阳火。

然后一呼一松,引气由泥丸降到中腕(酉位),缓气三口,稍停,亦叫做沐浴。

这个沐浴,叫做三八沐浴。

再一呼一松,由中腕下降至下丹田。

此为退阴符。

按此方法进行几次,外阳缩回,叫做马阴藏相。

3.炼精化气,卯酉周天。

小周天功夫做完,马上做卯酉周,以达炼精化气之目的。

外阳缩回,微开双目,心意随双目在自身上转圈。

先由左向上向右向下转一周。

转动要慢。

转一圈之后,闭目慢慢送下丹田。

然后闭目不睁,从右向上
向左向下转一圈。

开目用意将气送下丹田。

如此为一次,连做四次。

如此,壮年者不过百日,老年者三百六十日,双目眉间必有金一闪,此金光一闪,就是产大药的景象。

等到金光二闪,外阳内缩,不再有一阳生的景象,为真马阴藏相。

急须上火,不再运行,如再运行,则伤丹气。

如果此时二目发红,就点燃一支香,二目瞪视香火头,不可眨眼,使二目流出眼泪,即愈。

九转第五层:采药过关,炼气化神。

达到真马阴藏相,须止火,停止炼气。

此时需择一静室,室内置一床。

在床下放置法器以助修炼。

具体方法为:土陶碗一只,内置雄黄一斤,上面放一面八卦铜镜,桃木剑一把,置于其上。

金光在天目前第三次闪现。

真气聚在下丹田,隐而不出。

此时,存想于丹田绛宫之内。

此步过程也有丹家守上丹田的,但没有守中丹田稳妥。

如此不出七日,即可有大药产生,大药产生之时,六根震动。

脑后鸣响,眼有金光,身体涌动,鼻子抽泣,耳有风声,丹田似有火珠滚动。

这时,眼、耳、鼻、舌、身、意一起守住中丹田。

即双眼内视中丹田,双耳内听中丹田,双鼻内嗅中丹田,身体内感中丹田,心意守住中丹田。

浑身上下,如醉如痴。

如此以化阴神。

大药一生,气穴便有动感,此时,当微提谷道,大药到会阴。

此时紧提谷道不放,闭住会阴,大药到会阴受阻,便奔上尾闾关。

此时放松谷道,大药便自然奔上夹脊关,升至玉枕关。

三关之中,当属玉枕关最为难过,且疼痛难忍。

当时当瞪圆二目,凝神注视大药过关的景象,耐心等待大药冲关,用意轻轻引过玉枕关,进入泥丸,流入两眉之间的印堂。

这时,大药便开始下行。

此时应立即闭气不出,用意轻引下印堂,过鹊桥,降十二重楼而入中丹田。

此过程叫做服食。

大药在规中落定,即可收功,起座下床。

九转第六层:炼神还虚,生五神通。

此层为十日守中的功夫。

即守住中丹田与下丹田之间的虚空,如鸡抱卵,入于大定。

在静定中,可见一轮明月从下丹田升到天目前,此时要视而不见,顺其自然。

复见一轮红日从下丹田升上天目前,入于月中,日月合壁。

此时,仍应顺其自然,一念不生,便有一点纯阳之气从涌泉上行到中丹田,神息相依,与道胎相合。

然后此物自然下尾闾、上夹脊、玉枕、泥丸,复归于中丹田。

守中的功夫,应似守非守,守而不守,不守而守。

守至十月,神纯而入大定。

入定三至七天而出定。

产生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也有丹家称此为六神通。

即将无精泄漏称为漏尽通。

此说不确切。

无漏在正式修金丹之前就应通过达到,而非此时出定后所产生。

而此无漏之体,也不应称作漏尽通,一切烦恼,过失尽尽方为漏尽通。

九转第七层:元婴冲举,炼虚合道。

神全胎足,修五气朝元之法,使元婴从下丹田至中丹田之间迁至上田天谷。

此时,须将天谷化成一个大虚空境界。

静定中,见到雪花纷飞,顶门跳动,此时乃为元婴在顶门准备冲出之兆。

此时,须用呼吸之火,目光之火,心意之火与正子时的太阳真火,配合"嘿"字诀,从天门冲出。

天门一声响亮,元婴出现,离头一尺左右,有金光笼罩。

此时,应将金光收入元婴体内,再配合"嘎"字诀,将元婴收归于上丹田泥丸宫内。

九转第八层:修炼阳神,形神俱化。

元婴收归天谷,归还性海,藏于祖窍之内,谨慎守持,三年时间,形神俱化。

此即"移神内院,端拱冥心"。

九转第九层:面壁修真,心息相合,浑然无极,金光冲顶,粉碎虚空,超升三界。

至此境界,大功告成。

闭精筑基,体得无漏欲小便时,先深吸一口气,纳入下丹田,而后闭息,意想此气由丹田沿中脉直上百会穴,化为绿色‘水‘字,然后开始行小便。

待小便完以后,缓缓呼气,配合发嘘音。

同时意想百会处绿色‘水‘字随气一起下行于下丹田而往。

此法行之三月左右,即可得无漏之体。

即使行房也无正常精子排出。

如欲再开精门,小便时去除杂念,并徐徐呵气便可。

性高潮之时精动欲出,急仰头张目,收腹提谷道,并短促数发‘哄‘音,则精自至。

此为还精补脑之法。

此法为丹法之筑基法,修成此法后,需行练精化气之法,否则浊精逆行,有害而无益。

还有一点,修此法时,如平时修炼的是周天功法,则不必使气沿中脉上行,可于闭气后,意想此气由丹田下会阴,沿督脉上百会化为绿色‘水‘字。

其余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