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22分)
1.C (A愆(qiān)蔼-霭; B埋(mán)冷- 泠;D缴zhuó擎-檠)
2.D (①适逢;②会同;③违背;④背着)
3.D (A“庭”通“廷”,朝廷;B“孰”通“熟”,仔细;C“去”通“弆”,收藏)
4.B (①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②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③归:使动用法,使……回去;④降:使动用法,使……投降;⑤杖:名词作动词,执,拄;⑥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5.C (C指对对方的尊称,古今同义A;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B.上前进献;D.官员初到任)
6.B (A“见”均表“被”,被动句;B前一句判断句,后一句为一般陈述句; C均为宾语前置句,前一句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后一句为“未有之”;D均为定语后置句,前一句为“求可出使回复秦国的人”,后一句为“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7.D (①因为,介词;②凭借,介词;③通过或经由,介词;④于是,表示顺承,连词,)8.D(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

刘义隆不是南宋的皇帝,而是南朝宋的皇帝)
9.C(A项,成分残缺,“通过……让……”造成主语残缺,二者必须删去一个;B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疫苗再次引发人们恐慌”;D项,语序错误,应是“追逐、碾轧”。


10.A(①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使用正确。

②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用错对象。

③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可改为“不以为意”。

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可改为“不堪卒读”。


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与前文“球场顿时沸腾”“欢呼声”矛盾。

⑥潜移默化:形容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感染、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

句中强调的是美国“超级英雄”这一文化品牌对年轻一代美国观众的影响,该成语使用正确。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1.C(A项,“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是“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B项,“被动形成”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

D项,“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12.A(“本文主要是阐述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13.D(“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4.(3 分)B(“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句式对称整齐,“上”““下”与其后内容不得断开。


15.(3 分)B (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16.(3 分)C(不是“在陶谦一再恳求下,才不得已接受了徐州”,而是在陈登的劝说下才接受徐州的)
17.(10 分)
(1)(5分)路过的人都为这棵树不一般而感到奇怪,有人说这家将会出现贵人。

(怪:意动用法,1分;或:有的人,1分;非凡:不一般,1分;句意通顺2分,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2)(5分)现在虽说人众甚多,但能作战者很少,如果曹操的大军追上,我们怎么抵抗呢?
(虽:虽然1分;被甲者:作战的人1分;何以:以何,怎么,依靠什么1分;句意通顺2分,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先主姓刘,名讳叫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先主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与母亲卖鞋子、织草席谋生。

他家的东南藩篱边有棵桑树,远远望去像车的盖子一样,路过的人都认为这棵树不一般,有人说这家将会出现贵人。

先主小的时候,与家族中的小孩子们一起在树下玩,说:“我以后一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皇帝专用)。

”他的叔父刘子敬对他说:“你别胡说,这是灭门之祸!”先主善待身份低微的人,喜欢交结豪侠之士,少年人都争着去依附他。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先主带领自己的队伍征讨黄巾军有功,被委任为安喜县县尉。

后又担任平原国相。

本郡人刘平一向瞧不起先主,以受其管辖为耻,于是派刺客行刺先主,刺客不忍下手,并将自己的来由告知先主,然后离去。

他就是如此深得人心!曹操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派遣使者告急,先主领兵援救。

陶谦上表举荐先主为豫州刺史。

陶谦病重,对州别驾糜竺说:“没有刘备,本州是不得安定的。

”陶谦死后,糜竺即率州内人众迎请先主,先主谦而不受,下邳人陈登对他说:“当今汉朝衰颓,天下大乱,建功立业,即在今日。

徐州乃殷实富庶之地,人口百万,惟愿您委屈低就掌管州事。

”先主说:“袁公路近在寿春,他家四代五公卿,天下人心仰归,您可以把州事托付他。

”陈登说:“袁公路骄横自负,不是治理乱世的人才。

现在大家计划为您招募十万步、骑兵,这样进可匡扶朝廷、安民济世,建树五霸功业;退可割地称雄,功垂青史。

如果您不答应我们的请求,那么我陈登也就难以接受您的意见了。

”于是先主接管了徐州。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先主,先主战败,逃往青州。

曹操打败袁绍后,率军南向进击先主。

先主投靠刘表。

曹操南征刘表,正逢刘表病卒。

先主驻军樊城,未料曹操军队突然攻袭,待曹军攻到宛城时才得知这一消息,于是率领军马撤出樊城。

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他进攻刘琮以夺得荆州。

先主说:“我不忍心啊!”刘琮的下属及荆州人士有很多归附先主。

到当阳县时,追随他的人就达十多万,粮草
物资装了几千车,每天只能行进十几里。

有人劝先主:“应当全速前进去保江陵,现在虽说人众甚多,但能作战者很少,如果曹操的大军追上,我们怎么抵抗呢?”先主说:“成就大业以取得天下人心为本,现在人们主动归随我们,我怎可忍心抛下他们而去!”
四、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8.(3分)C (A“叹息之情”分析不当,尾联表达的是对野菊花的赞美。

野菊花一定冷笑那些篱边的黄菊——它们正向陶渊明一类的诗人邀宠,以取得诗人吟赏的荣光。

言下之意,诗人们的眼光只向着庭菊,并不转向野菊;而野菊自有不邀宠争光的品行,对那些邀宠争光的庭菊不屑一顾,惟以冷笑置之。


19.(6分)
形象特征: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概括物象表层特点)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分析物象内涵)
用意:①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②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点出物象意义)
(这道题要回答两个问题,先是野菊花的形象特征,然后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野菊花的形象特征,不仅要写出其表层的特征,还要答出其深层的内涵。

完整答出这两点的,才能得4分,只答表层特征的,给2分;用意总共2分,只要能点出物象的意义就给分,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20.(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21.(3分)B(与岳飞、辛弃疾、项羽对比是为了强调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探索和解剖精神)
22.(6分)①秋白的才华横溢、心忧天下让人们没有忘掉他;②秋白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让历史没有忘记他;③秋白的敢于自我解剖、追求精神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让我们这样长久地怀念、研究他。

23.(6分)
①“觅渡”是瞿秋白人生之路的的写照。

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瞿秋白从这里开始出发,
走上了不屈,却又略带伤感的人生之路。

②“觅渡”是瞿秋白的精神世界的象征。

他勇于探究生命的归宿,自暴弱点与黑暗,成就自己
对坦荡无私的人格的“心”的追求。

③“渡何处?”是探索比到达更可贵的喻示。

以问句形式告诉世人,人生追求的不仅仅是世人
眼中的声名,更是德与道精神的自我完成,做一个精神世界的富有者。

七、语言文字应用(6分)
24.“18:30”为书面语,应该为“晚上六点半”(1分);“全部”与“全不”系同音词,应改为“全都”(1分)。

25.5月4日(1分),拟在报告厅举办“中国梦演讲比赛”(1分),以海报、组稿、网站和校报等媒介广泛宣传(1分),选拔20人参赛,评选6个奖项(1分)。

八、写作(60分)
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