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情况是()A.研究110米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动作B.研究跳高运动员落地的姿态C.研究3000米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时间D.研究100米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2.(4分)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B.满载的卡车比空载的卡车难以停下,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火车由静止加速到很大的速度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同样质量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惯性大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桌上的粉笔盒受到支持力的原因是讲桌发生了形变B.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D.多个分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但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4.(4分)某同学乘坐观光电梯,从一层上升到顶层.该过程中,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的是()A.进入电梯,等待电梯关门B.电梯加速上升,但加速度在减小C.电梯匀速上升D.电梯以恒定的加速度减速上升5.(4分)图示为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原理图,由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撤去外力物体就停下来B.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合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将两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6.(4分)某同学用遥控器控制航拍器,使航拍器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他在电脑上模拟出航拍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航拍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在0~10s内,航拍器运动的位移为80mC.10s后,航拍器做匀速直线运动D.10s后,航拍器回到了出发点7.(4分)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有两个物体Q和P,物体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Q 上,Q和P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Q和斜面之间一定有摩擦力B.物体P和物体Q之间一定有摩擦力C.斜面和的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D.物体Q受到的合力大于P受到的合力8.(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在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接触弹簧后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B.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D.当物块与弹簧接触为起点,此后弹簧的弹力与物块的位移不成正比9.(4分)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m B.N C.s D.kg10.(4分)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经过M、N两点的速度分别为8v和2v,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通过M、N中点时速度为5v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C.M、N两点间的距离为5vtD.质点在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111.(4分)如图所示,三根相同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的同一点,另一端分别栓接水平地面上三个相同的物块A、B、C,三物块均静止,栓接物块A的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l0,栓接物块B的弹簧长度为l0﹣l,栓接物块C的弹簧长度为l0+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两物块受到的弹簧弹力大小相等B.地面对物块A的支持力最大C.地面对物块C的摩擦力最大D.三种情况下,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弹簧对物块弹力的合力大小相等12.(4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的地名上有一个静止的小车,小车的质量为20kg,一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车上,通过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拉动小车,人和小车一起均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B.当人和小车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时,人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C.无论加速度多大,人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保持60N不变D.由于人和小车一起均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人拉绳子的小于绳子拉人的力二、非选择题13.(6分)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弹簧弹力F与弹簧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弹簧的原长为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当弹簧受到大小F=24N的拉力作用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x= 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9分)某实验小组用DIS来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其中小车和位移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所挂钩码总质量为m,轨道平面及小车和定滑轮之间的绳子均水平,不计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用所挂钩码的重力mg作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F,小车加速度为a,通过实验得到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
(1)(单选题)保持小车的总质量M不变,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m,多次重复测量来研究小车加速度a与F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微元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科学抽象法(2)若m不断增大,图乙中曲线部分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a趋向值为。
(3)由图乙求出M=kg;水平轨道对小车摩擦力f=N。
15.(10分)在图示的v﹣t图象中,甲、乙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运动规律可用A、B两图线表示.求:(1)甲的加速度大小;(2)甲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乙在前4s内的运动的位移大小.16.(12分)一物体从静止于h=140m高空的直升机上自由下落,下落t1=2s后降落伞张开,此后该物体匀速下落.取g=10m/s2.求:(1)从开始下落到降落伞打开之前,该物体下列的距离x;(2)该物体降落到地面所用的总时间t.17.(15分)如图所示,长L=4m、质量M=3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2kg的铁块B(可视为质点),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6,用大小F=15N的水平力作用在铁块上.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请通过计算判断木板A与铁块B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8,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t.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情况是()A.研究110米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动作B.研究跳高运动员落地的姿态C.研究3000米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时间D.研究100米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的跨栏动作时,人的大小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故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B、研究跳高运动员落地的姿态时,人的大小和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C、研究3000米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时间,运动员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简化为质点,故C正确;D、研究100米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人的大小形状是不能忽略的,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C。
2.(4分)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B.满载的卡车比空载的卡车难以停下,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火车由静止加速到很大的速度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同样质量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惯性大【解答】解:A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与受力情况以及体积大小等无关。
故AD错误。
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满载的卡车比空载的卡车难以停下,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故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故选:B。
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桌上的粉笔盒受到支持力的原因是讲桌发生了形变B.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D.多个分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但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解答】解:A、讲桌上的粉笔盒受到支持力的原因是讲桌发生了形变,故A正确;B、只有质量分布均匀,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B 错误;C、两物体相互接触但如果没有弹性形变则不会产生弹力作用,故C错误;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故D错误。
故选:A。
4.(4分)某同学乘坐观光电梯,从一层上升到顶层.该过程中,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的是()A.进入电梯,等待电梯关门B.电梯加速上升,但加速度在减小C.电梯匀速上升D.电梯以恒定的加速度减速上升【解答】解:该同学失重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可能是向下做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上做减速运动。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4分)图示为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原理图,由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撤去外力物体就停下来B.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合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将两物体由静止释放,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解答】解:A、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 错误,C正确;B、本实验无法说明力和加速度间的关系,故B错误;D、本题没有涉及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6.(4分)某同学用遥控器控制航拍器,使航拍器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他在电脑上模拟出航拍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航拍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B.在0~10s内,航拍器运动的位移为80mC.10s后,航拍器做匀速直线运动D.10s后,航拍器回到了出发点【解答】解:A、根据x﹣t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可知,航拍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零,即航拍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故A正确。
B、在0~10s内,航拍器运动的位移为△x=8m﹣0=8m,故B错误。
C、10s后,航拍器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在0~10s内,航拍器一直沿正方向运动,10s后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
故选:A。
7.(4分)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有两个物体Q和P,物体Q的质量大于P的质量.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Q 上,Q和P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Q和斜面之间一定有摩擦力B.物体P和物体Q之间一定有摩擦力C.斜面和的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D.物体Q受到的合力大于P受到的合力【解答】解:A、以P与Q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整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当P、Q 整体受到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F大小相等时,Q与斜面之间的没有摩擦力,此时斜面与Q之间必定是光滑的;故A错误;B、以P为研究对象,可知P受到重力、Q的支持力与摩擦力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C、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知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由于F沿水平方向有分力,所以斜面必定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才能使整体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