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概念及特点
2. 变构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变构酶(别构酶)是指一些含有2个或2个以 上亚基的寡聚酶,在变构酶分子上,别构效应剂 的调节部位一般远离活性中心,但活性部位与调 节部位之间或者活性部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变构效应,协同效应)。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 节部位结合之后,引起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从 而提高或降低活性部位的酶活性
L 氨基酸
H2O + O2 L 氨基酸氧化酶
酮酸 + NH3 + H2O2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C 立体专一性(stereo specificity)—一种酶只能对一种 立体异构体起催化作用,对其对映体则全无作用的特 性。B.几何异构专一性 :
HOOC CH
延胡索酸酶
CH2COOH
HC COOH
HO CHCOOH
1. 酶的活性中心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 有关的部位。 (1)酶活性中心的组成:
由一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组成。
这些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可 能不在一条肽链上,但在蛋白质空间结构上彼 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对于结合酶,辅因子常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2. 酶的聚合状态
一. 酶的结构
由酶的聚合状态,酶可分为三类:
单体酶 —— 酶蛋白仅有一条多肽链。 寡聚酶 —— 酶蛋白是寡聚蛋白质,由几个至几十个
亚基组成,以非共价键连接。 多酶复合体 —— 由几个酶聚合而成的复合体。一般
由在系列反应中功能相关的酶组成,有 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3. 同工酶
3. 诱导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光 70
密 度
60
50
40
30
20
10
0
(a)
43.5
29.5
13.5 26.5
(b) (c) 14
39 小时(h)
E.coli二度生长现象 a:葡萄糖50 μg/mL,山梨糖醇150 μg/mL;b:葡萄 糖100 μg/mL,山梨糖醇100μg/mL;C:葡萄糖 150μg/mL;山梨糖醇50 μg/mL)
3. 同工酶
一. 酶的结构
同工酶的作用: 对于适应不同的组织、器官的不同生理需要非常重 要;是代谢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工酶物理性质差异:
1. Aa组成和顺序不同 2. 催化特性不同 3. 电泳行为不同 4. 组织、器官中分布不同 5. 生理功能不同
3. 同工酶
一. 酶的结构
LDH1(H4) LDH2(H3M)
2. 变构酶
变构酶的特点: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已知的变构酶都是寡聚酶。
变构酶分子上除了活性中心外,还有调节中 心。这两个中心处在酶蛋白的不同部位,有 的在不同的亚基上,有的在同一亚基上。
变构酶的 v-[S] 的关系不符合米氏方程,所以 其曲线不是双曲线型。
2. 变构酶
Vmax 100%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1. 酶的活性中心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1. 酶的活性中心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The structure of a glycogen phosphorylase monomer
1. 酶的活性中心 (2)酶的活性中心的特点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Substrates typically lose waters of hydration 水合作用 in the
有些酶的分子表面除了活性中心外,还具有重要的功能部位——调节中心 调节中心可以与小分子的代谢物相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酶的 活性。这种作用叫变构效应(又叫别构效应); 具有变构效应的酶叫变构酶,引起变构的小分子物质叫变构剂(调节物)。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使酶活性升高的变构叫正变构,此时的变构剂叫正变构剂(正调节物); 使酶活性降低的变构叫负变构,此时的变构剂叫负变构剂(负调节物)。
2. 变构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3. 诱导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诱导酶(inducenzyme)是细胞内在正常状态 下一类很少存在或没有的酶,当细胞中因加入了诱 导物后而被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 下显著增高,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底物的类似物 或底物本身。
诱导酶是20世纪四十年代,微生物学工作者在 研究大肠杆菌以葡萄糖和山梨糖醇为培养基时出现 二度生长时发现的.
A 50%
[S]90%V [S]10%V
=81
B [[SS]]9100%%VV=3
1 2 3 4 5 6 7 8 [S]
别构酶动力学曲线 A.为非调节酶的曲线 B.为别构酶的S形曲线
2. 变构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完整的酶分子 (活性形式)
催化亚基 调节亚基 (三聚体) (二聚体)
E.coli ATCase(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 )中亚基排列及全酶与亚基的关系
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活性
1. 酶的组成成分
一. 酶的结构
由酶的组成成分,酶可分为两类:
单纯酶 —— 仅由蛋白质组成 结合酶 —— 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成分
即 全酶 = 酶蛋白 +辅因子 辅因子有两种:
辅酶 —— 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弛,小分子有机物
辅基 —— 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常常以共价键结 合,小分子有机物及金属离子
LDH3(H2M2)
LDH4(HM3)
LDH5(M4)
原点
心肌 肾 肝 骨骼肌 血清
不同组织中的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
3. 同工酶
一. 酶的结构
研究同工酶的意义:
是研究代谢调节、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分子遗传 等方面的有力工具。
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好材料。 在临床医学、农业遗传育种、病理分析上都有应用 价值 。
二、 酶的特性
2. 酶不共同于一般催化剂的特征
❖ 专一性很强 铂:催化许多反应,包括有机反应 H+:淀粉、脂肪、蛋白质、蔗糖等 酶:只作用于结构近似的分子,甚至
只催化一种化合物。
二、 酶的特性
2. 酶不共同于一般催化剂的特征
❖ 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 ❖ 酶活性可以调控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酶催化的专一性(specificity)是指酶对它所催化的反 应及其底物具有的严格的选择性。通常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 同工酶
一. 酶的结构
LDH是1959年发现的第一个同工酶。 由4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亚基分为M型和H型。 因此可以装配成五种四聚体: H4(LDH1)、H3M(LDH2)、H2M2(LDH3)、HM3(LDH4、 M4(LDH5) 不同的LDH分布在不同组织中。例如,脊椎动物心 脏中主要是 LDH1,而骨骼肌的则是LDH5。
需的活化能。
二、 酶的特性
2. 酶不共同于一般催化剂的特征
❖ 催化效率极高 酶促反应的速度比非酶促反应通常要快
107~1014 倍
如此高的催化效率使生物体内含量甚微的酶能催化大量的物质 转化。
用简单的实验证明酶的催化效率:
二、 酶的特性
2 H2O2
2 H2O + O2
铁屑
1000
肝糜
109
肝糜(煮)
一、 酶的概念
在本章节中把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作酶促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前的物质称底物
(substrate),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产物(product)。
二、 酶的特性
1. 酶具有共同于一般催化剂的特征
❖ 用量少; ❖ 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反应; ❖ 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而只能缩短时间。催化机理都是降低反应所
CH2OH O
OH HO
OR
OH 葡萄糖苷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2 相对专一性—酶能催化在结构上类似的一系列化合物反 应特怔。
B 键专一性(bond specificity)—在催化A-B化合物中, 酶对A,B基团的结构要求不严,而要求有一定的化学 键便能进行催化反应特性。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C 立体专一性(stereo specificity)—一种酶只能对一种 立体异构体起催化作用,对其对映体则全无作用的特 性。a.立体异构专一性:
formation of the ES complex
1. 酶的活性中心 (2)酶活性中心的特点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1. 活性中心在酶分子总体积中只占相当小的部分 (约1%2%),相当于23个氨基酸残基
2. 都是酶分子表面的一个凹穴,有一定的大小和形 状,但不是刚性的,而具有一定的柔性
3. 活性中心为非极性的微环境,有利于与底物的结合
3. 诱导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即第一次生长的量与葡萄糖成比例,第二次生 长的量与山梨糖醇浓度成比例。二度生长现象是由 于一般大肠杆菌细胞内只有利用葡萄糖的酶,而不 含利用山梨糖醇的酶。因此对葡萄糖的利用不需要 适应,即可利用,而对山梨糖醇的利用必需在山梨 糖醇的诱导下,生成能分解山梨糖醇的酶才能进行, 但这种诱导作用受到葡萄糖的阻遏,故必须在葡萄 糖消耗完后才逐渐利用山梨糖醇。
一. 酶的结构
同工酶的定义:
指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但催化相同反应的一组酶
每组同工酶中各种酶的异同:
相同点: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大多数是寡聚酶
不同点:体外:理化性质 体内:催化特性、分布的部位、生物学功能
3. 同工酶
以乳酸脱氢酶为例
一.酶的结构
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延胡索酸
苹果酸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Summry
绝对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如6-磷 酸葡萄糖磷酸酯酶。
立体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对一种立体异构体起催 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