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组合变形

第10章-组合变形

W a T T T Wp 2W FN A
应力状态-单向+纯剪切 强度条件(塑性材料)
2 r3 M N 4 T [ ] 2 2 r4 M N 3 T [ ] 2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5
例 题
例10-3 图示钢质传动轴,Fy = 3.64 kN, Fz= 10 kN, F’z =1.82 kN, F’y = 5 kN, D1 = 0.2 m, D2 = 0.4 m, [] = 100 MPa, 轴径 d=52 mm, 试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③ 将所得结果叠加,即得杆件组合变形时的应力。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5
§2 弯拉(压)组合 §3 偏心压缩
弯拉(压)组合 例题
偏心压缩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6
弯拉(压)组合
产生弯曲与轴向拉压的组合变形的情况:
杆上除作用有横向力外,同时还作用有轴向力; 外力作用线虽然平行于杆轴,但不通过截面形心。
max
8.66 103 N 8.27 103 N m 111.5MPa [ ] 3 2 5 3 1.8110 m 7.75 10 m
9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例10-2 图中所示结构,承受载荷F=12kN作用。横梁AC用 No14工字钢制成,许用应力[σ]=160MPa,试校核其强度。
2 2 M T r3 [ ] W

2 2 r4 M 3 T [ ]
2 2 M 0 . 75 T r4 [ ] W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4
弯拉(压)扭组合强度计算
弯拉扭组合 危险截面-截面A 危 险 点- a
a M N M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解:1. 外力分析
F' y D2 Fz D1 M1 M2 1 kN m 2 2
16
2. 内力分析 M1 , M2 T 图 Fy , F’y Mz 图
Fz , F’z My 图
2 M My M z2
max M
W
BC段 M 图- 凹曲线
max, B

FNB A M B Wz

M B Wz

21.8kN 9.82kN m 106.4MPa [ ] 3 2 5 3 2.15 10 mm 1.02 10 mm
max, B


12kN m 117.6MPa [ ] 5 3 1.02 10 mm
解:1、横梁的外力与内力分析:
T 30.9kN, FAx 21.8kN, FAy 9.82kN
M e (30.9kN) cos 45(100mm) 2180 N m
梁处于轴向载荷和弯矩的共同作用 下,绘制弯矩图与轴力图。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0
2、横梁的应力与强度校核 AB段受弯拉组合共同作用;BC段受弯曲作用,B截 面为危险截面:
Fx F cos 30 8.66 103 N
Fy F sin 30 5.00 103 N
M e Fx e 1.732 103 N m
梁处于轴向载荷和弯矩 的共同作用下,绘制弯 矩图与轴力图。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8
2、梁的截面设计
max
强度条件:
Fx M A A Wz
(1.6kN )(0.100m) F 1135 N (0.150m) sin 70
由此得
Fy F cos 70 388N
Fz F sin 70 1067 N
19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内力分析 M1 , M2 T 图 Fy Mz 图
Fz , Fp My 图
2 M My M z2
Fx M A [ ] A Wz
考虑到最大弯曲正应力一般大于轴向拉伸应力,故依照 弯曲强度选择工字型钢
M A 8.27 103 N m 5 3 Wz 5 . 17 10 m 6 [ ] 160 10 Pa
由型钢表中查得,若选取No12.6工字钢,则满足上述条 件,此时截面A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
W
BC段 M 图- 凹曲线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0
3. 强度校核 弯扭组合 危险截面-截面C+
M C 214 N m
TC 160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r4
2 2 MC 0 . 75 T C
D
3
d 1 32 D
4

弯扭组合强度计算 弯拉(压)扭组合强度计算 例题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3
弯扭组合强度计算
弯扭组合 危险截面: 截面A 危险点: a 与 b
W a T T T Wp 2W
a M M
应力状态-单向+纯剪切 强度条件(塑性材料, 圆截面)
2 2 r3 M 4 T [ ]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3
组合变形的实例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4
组合变形问题的求解思路
杆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应力,可采用叠加原理进行计算: ① 将组合变形分解为若干基本变形的组合; ② 计算杆件相应于每种基本变形的应力;

FN A

T Ip

My Iz
Fs S z ( w) I zb
281MPa [ ]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1
例 10-5 圆弧形圆截面杆,许用应力为[] ,试按第三强 度理论确定杆径
解:
M1 FRsin
M 2 F BC FR(1 cos )
M M1 FRsin T M 2 FR(1 cos )
M 2 T 2 r3 W 32FR 2(1 cos ) r3 πd 3 90 时, r3 最大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r3,max
32 2FR [ ] 3 πd
3
d
32 2FR π[ ]
22
§5 矩形截面杆组合变形一般情况
内力分析 应力分析
N M
FN Fez z Fey y A Iy Iz
当偏心距足够小,以致最大弯曲拉应力σM,max>|σN| ,横截 面上各点处均受压;反之,如果偏心距足够大,以致最大 弯曲拉应力σM,max<|σN|,则横截面上部分区域受拉,部分 区域受压。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2
§4 弯扭与弯拉(压)扭组合
危险点 a, b, c
S一般可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忽略不计
25
强度条件
a点处
b点处
c点处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6
本章结束!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7
第 10 章 组合变形
本章主要研究:
弯扭组合强度计算 弯拉(压)扭组合强度计算 矩形截面杆组合变形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
§1 §2 §3 §4 §5
引言 弯拉(压)组合 偏心压缩 弯扭组合与弯拉(压)扭组合 矩形截面杆组合变形一般情况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
§1 引 言
组合变形的实例 组合变形问题的求解思路
18
例10-4 图示圆截面轴,在载荷FP与F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载荷FP=1.6kN,轴的外径D=30mm,内径d=27mm,摇臂 尺寸R1=100mm,R2=150mm,许用应力[σ]=300MPa,试按第 四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解:1、外力分析
M
x
0, FP R1 F sin 70R2 0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7
3. 强度校核 弯扭组合 危险截面-截面B
M B 1.064 kN m TB 1.0 kN m
2 MB 0.75TB2 r4 W
r4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 2 32 M B 0.75TB 99.4 MPa [ ] 3 πd
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B+,且小于许用应力,故横梁 符合强度要求。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11
偏心压缩
杆在作用线平行但偏离杆轴的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或受力形 式,称为偏心拉伸或偏心压缩。 将偏心压力F平移到形心处, 得附加力偶矩。
M y Fez , M z Fey
在截面上任一点(y,z)处的正应力为:
强度条件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3
内力分析
图示钢质曲柄,试分析截面 B 的强度
FSy Fy M z Fy l T Fy a
FN Fx M y Fx a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24
应力分析
M y , M z , FN
T , FSy
a 点- 最大
b 点- 最大 c 点- 相当大
N M
FN M ( x) y A Iz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7


例10-1 图中所示梁,承受载荷F作用。已知载荷F=10kN ,方位角α =30º,梁长l=2m,载荷作用点与梁轴的距离 e=l/10,许用应力[σ ]=160M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解:1、梁的内力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