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业务学习:透析患者血压异常护理
业务学习:透析患者血压异常护理
• 可通过增加透析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高血压。
2020/11/14
17
改变血液透析方式
• 丁士新等通过规律行HDF治疗患者,发现其血压 更易控制,可能与HDF能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活性下降以及有效清除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有关
2020/11/14
18
调整血液透析处方
• 崔莉等报导使用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 1.25mmol/L)能预防及治疗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 ,且不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对 高龄及已经存在心脏疾患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 ,以免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发生于10~30%的血液透析中
2020/11/14
Kidney Int Suppl252006
透析相关低血压(IDH)危害
➢ 产生临床不适症状: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 导致多种合并症的出现(心梗、脑梗等) ➢ 导致透析不充分 ➢ 血管通路闭塞 ➢ 增加死亡率
业务学习:透析患者血压异常护 理
内容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护理
2020/11/14
2
内容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护理
2020/11/14
3
概念
血液透析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
2020/11/14
4
依从性较高、自我管理能力 较强的患者经常给予鼓励和 知识更新
依从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弱 的患者增加家属的参与
2020/11/14
22
内容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护理
2020/11/14
23
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IDH)概念
• 正常血压/高血压 —— 血压下降:SBP下降大于 30mmHg
9
高血压护理要点
控制水钠 潴留
指导患者正确 服用药物
心理干预
改变血液 透析方式
改变促红素 使用方式
调整血液 透析处方
充分调动病人
家庭自我
2020/11/14
监护
10
控制水钠潴留
研究显示,当采用缓慢的透析方式(每周透析3次, 每次8h)充分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并达到理想干 体质量后,90%以上的透析患者血压转为正常, 进一步验证了容量问题在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中 的作用。
2020/11/14
6
血液透析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
• 水钠潴留 •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 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跃 • 动脉钙化,血管顺应性下降 • 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
2020/11/14
7
透析中高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约占血液透析患者的5%15%
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反而升 高,且不能通过增加超滤得以有效改善
护士应指导患者优质蛋白质、 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护士应要求患者适当控制进食 量和进水量,使透析间期体重 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13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K/DOQI指南提出:血液透析患者理想血压是
透析前<140/90mmHg
透析后<130/80mmHg
抗高血压药物被用作透析之外控制血压的治疗
方法
推荐使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药物,如ACEI或
ARB类,因为这些药物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
交感神经兴奋、改善内皮功能并能减轻氧化应激
2020/11/14
14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让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2020/11/14
部分抗高血压药物晚间服用较好 当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时,应 考虑抗高血压药物被透析清除
20
充分调动病人家庭自我监护作用
• 陈晓晴等研究表明有家属参与的患者在坚持按医 嘱服药、高血压饮食、自我保健、血压监测等方 面的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
2020/11/14
21
心理干预
早期给予疏导鼓励,利 用治疗成功病例恢复患 者信心
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 案,提高患者自我认知
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些临床医生认为透析中高血压是血液透析过 程中或者透析后马上出现的平均动脉血压升高
15mmHg
目前还缺乏关于透析中高血压的统一标准定义
。 2020/11/14
8
透析中高血压发生机制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 透析液高钙 • 高钠透析 • 降压药物被清除 • 交感神经兴奋
2020/11/14
— 糖尿病、左室肥厚、舒张功能不全、心急梗塞后、冠心病、透析间期体重增 长(>3%)等。
• 基础低血压:透析前血压SBP <100 ~110mmHg ,透析中血压下降<30mmHg
— 发生在1小时内、1小时后、透析后持续低血压
2020/11/14
Kidney Int Suppl242006
透析相关低血压(IDH)发生率
15
改促红素为皮下注射
• 对于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的高血压,可改变红细 胞生成素的使用方式,由静脉使用改为皮下注射 后,可明显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高血压的发 生率。
2020/11/14
16
改变血液透析方式
• 近期研究表明,长程低效透析、短时每日透析、 夜间透析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透析 中高血压的发生1/14
19
调整血液透析处方
• 徐斌等应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患者透 析中血压的控制明显优于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 其血压控制佳、高血压发生率低,无严重低血压 、抽搐以及碱中毒等不良反应。透析后离子钙浓 度减低,但并未发生明显低钙血症。证实了其在 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0/11/14
血液透析高血压
在血液透析充分的状态下
患者透析前:
平均动脉压(MAP)> 106mmHg 血压>140/90mmHg
特征为透析前、透析初始血压高,透析中后 期或结束时,血压降至正常,下次来透析又
出现高血压。
2020/11/14
5
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危害
• Akeda等报导,血液透析患者收缩压或脉压 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险 分别增加10%和22%。
2020/11/14
11
控制水钠潴留
干体重临床定义: ➢ 透析后血压在正常范围,直到下次透析前血压
仍平稳,不用降压药坐位血压正常,且无体位性 低血压; ➢ 无低血容量表现,也无容量负荷过多表现,无 水肿症状
2020/11/14
12
控制水钠潴留
2020/11/14
正确评估 及时降低 保持干体重
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监测及 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