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弯曲应力
由 Mmax [F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例5 图示矩形截面木梁,已知 b = 0.12m,h = 0.18m,l = 3m, 材料 [s ] = 7 MPa,[t ]= 0.9 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解:(1) 作 FS、M 图 可知: FSmax = 5400 N Mmax = 4050N· m (2) 校核梁的强度 A l FS
一、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对一般梁,M = M(x),作 M 图,确定 Mmax,即危险截面, M max M max ymax 或: s max 则: s max Wz Iz 发生在横截面的上下边缘处,且为单向受拉(压)。
7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s max
M max [s ] Wz
可用于s sp,对称弯曲中纯弯曲时的正应力计算和中性层曲率计算。
3 例1:悬臂梁如图示,Me= 20kN· m,E = 200 GPa,梁用No18工字 钢制成。试求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解:(1)工字钢 Iz 、Wz 由附录E表4(P359)查得: Iz = 1.66×10–5 m4 Wz = 1.85×10–4 m3 (2) 作M 图 (3) 计算s max
M D y2 5.66 103 95 103 = 59.8 MPa < [s ] c s c max s a 6 Iz 8.84 10 stmax= 33.6 MPa < [s t] M D y1 5.66 103 45 103 sb 28.3MPa ∴ 梁安全。 6 Iz 8.84 10 注意:若将梁倒置,则 M B y2 3.13 103 95 103 sc 33.6MPa stmax= 59.8 MPa > [s t] Iz 8.84 106 梁不安全。
∴ 钢板强度不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FN F 133.3MPa [s ] A (b 2t ) ∴ 钢板安全。 可见应避免偏心载荷。
s
例9 图示悬臂梁,F = 10 kN,l = 2 m,e = l/10,a = 30º ,材料 [s ] =160 M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解:(1) 外力分析 将 F 向B 截面形心简化: 轴向力:FC= Fx= F cosa 横向力:Fy = F sina 集中力偶矩:Me= e· cosa F 梁的计算简图: 可知:梁为拉伸和弯曲组合变形。
解:(1) 受力分析,内力计算
外力 F 对A-A截面为 偏心拉伸: F
b
A t
F
偏心距:e b b t t 0.5cm 2 2 2 F A-A截面上内力: 轴力: FN = F = 80 kN 弯矩: M = Fe = 400 N· m
A A
a FN
b M A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 应力分析 F My FN sM sN Iz A a 点: F M F Fe sa N A Wz (b t ) (b t ) 2 F 6 = 163.3 MPa b 点:
Fx
F
y A
17
m
B a
m l
j
Fy
x
b a
x
+
=
确定危险截面。 3. 应力分析
sN
sM
bs
由危险截面上sN、sM的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计算其应力:
stmax= sN + sM ,scmax= sN – sM
4. 强度计算 应: stmax≤ [st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scmax≤ [sc ]
选择截面时: A、Wz未确定,需估算。
Fx
y A
15
m
B x
m l m
j
Fy
x
F Fx:轴向力,使梁产生轴向拉伸
Fy:横向力,使梁产生对称弯曲
2. 内力分析 m-m截面内力: FN = Fx= F sinj
Fx x
FN A Fy Fx
㊉ m
FN
M
M = Fyx = Fxcosj
作 FN 图、M 图 危险截面: B截面 (固定端) FN = F sinj
Mymax M Iz I z ymax
令 Wz = Iz /ymax ,称 Wz 为横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
∴
σmax M Wz
四、公式适用条件 1. 纯弯曲:平面假设条件下; 2. 弹性范围内,且 Ec = Et 3. 对称弯曲,y 轴为梁横截面的纵向对称轴。 ∴ 公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 M My Mymax M 、 σ 、 σmax ρ EI z Iz Iz Wz
偏心距:e 将F 向轴线简化: F'、Me F' = F Me = F· e
可知:偏心拉伸(压缩)实际为弯曲与拉伸(压缩)的组合变形, 其计算方法与弯拉(压)组合变形的方法相同。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例8 图示带缺口钢板,两端受拉力 F = 80 kN,板宽 b = 8 cm,20 板厚 = 1cm,缺口高 t = 1cm,材料 [s ] =140 MPa。 试校核钢板的强度。(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σmax M 20 103 108.1MPa 4 Wz 1.85 1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例 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梁如 图所示,试求: (1) 1-1截面上1、2两点的正应力; A (2) 此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3) 全梁的最大正应力;
1
q=60kN/m
4
B 1 1m 2m
180
+
=
危险点:a、b
sN
sM
bs
s tmax s a s N s M
4. 强度校核
应: stmax≤ [st ]
s cmax s b s N s M
scmax≤ [sc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弯拉(压)组合分析步骤: 1. 外力分析 将外力分解为轴向力和横 向力。 2. 内力分析 作 FN 图、M 图
Fx
F
y A
18
m
B a
m l
先只考虑 M 作用,由 M Wz max [s ]
选择截面(型钢等)。 再用 s tmax FN M max [s ] A Wz 不满足时需重新选取。
j
Fy
x
b a
x
+
=
sN
sM
bs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二、偏心拉伸(压缩) e F F' Me F
19
作用在杆件上的载荷与杆轴线平行而不重合时,杆的变形称为 偏心拉伸(压缩)。
1
第 十一章
§11–1 §11–2 §11–3 §11–5 §11–8
弯曲应力
引 言 对称弯曲正应力 惯性矩与平行轴定理 梁的强度条件 弯拉(压)组合强度计算
主要介绍:梁的弯曲正应力、梁的强度分析与设计、 弯拉(压)组合问题。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三、最大弯曲正应力
2
上、下表层: y = y max,
∴ 最大弯曲正应力 σmax
ql 2
㊉ ㊀
9
q=3.6 kN/m B
s max
M max 6 4050 Wz 0.12 0.182 = 6.25 MPa < [s ]
x
ql 2
M
ql 2 8
㊉
x
∴ 梁安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例6 图示减速箱齿轮轴,已知 F = 70 kN ,d1 = 110mm, d2= 100 mm,材料 [s ] =100 MPa。 F 试校核轴的强度。 350 350 解:(1) 作M 图,确定危险截面 C C截面:Mmax= 12.25 kN· , m d1 d2 为危险截面 D 140 D截面:MD = 9.8 kN· m,但其直 A 12.25 kN· m 径较小,也可能为危险 M 9.8 截面。 ㊉ (2) 强度校核 M M C截面:s max max 3max = 93.9 MPa < [s ] Wz d1 32
14
杆件受轴向力和横向力同时作用时产生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实例: 摇臂; 钩头螺栓;
M
轴向力产生轴向拉伸;
横向力产生对称弯曲; 摇臂为拉、弯曲组合变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F 外力与轴线平行,但不重合, 称为偏心拉伸(压缩)。 向轴线平移后:F、M 螺栓为拉、弯曲组合变形。
弯拉(压)组合分析: 1. 外力分析 F Fx= F sinj Fy= F cosj
A
1
q=60kN/m
5
B 1
bh3 120 1803 Iz 1012 5.832 105 m 4 12 12
M1 y 60 60 s1 s 2 105 61.7MPa Iz 5.832
z
120
ql0 4 92.6MPa Wz 6.48 M max 67.5 s max 10 4 104.2MPa Wz 6.4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对于圆截面的等强度梁,也可由条件
M ( x) Wz ( x) [s ]
13
求得直径 d(x) 的规律变化。 但实际中考虑到轴的加工方便和结构装配上的要求,常采用阶 梯形状的梁(阶梯轴)来代替理论上的等强度梁。 F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11–8 弯拉(压)组合强度计算
一、弯、拉(压)组合变形
2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 内力分析
23
作 FN 图: FN = 8.66 kN
作 M 图:Mmax = 8.27 kN· m (3) 初选梁工字钢型号 由强度条件:
M max [s ] Wz M max 8.27 103 得: Wz 51.7 106 m3 51.7cm3 [s ] 160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