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B. 青篙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C. 用石灰水或MgSO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D. 新型材料聚碳酸酯纤维、石墨烯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答案】B【解析】A、明矾只能净水,不能杀菌消毒,Cl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代替明矾净水,A错误;B、青篙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因此萃取青蒿素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B正确;C. Mg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D.石墨烯纤维不属于有机高分子,D错误,答案选B。
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CH5+、-OH、NH3各1mol,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N AB. 20℃ 、101kPa条件下,11.2L丁烷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大于5N AC. 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一定是N AD. 0.1mol·L-1AlCl3 溶液中含有Al3+的数目一定小于0.1N A【答案】C点睛: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②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③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④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⑤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⑥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
3.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贝诺酯分子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B. 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C. lmol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3molNaOHD. 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氮基酚钠【答案】D【解析】A.贝诺酯分子中含-COOC-、-CONH-两种官能团,A正确;B.对乙酰氨基酚含酚-OH,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则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B正确;C.乙酰水杨酸含-COOH和酚羟基形成的酯基,lmol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3molNaOH,C正确;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COOC-、-CONH-均发生水解,不会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D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COOC-、-CONH-均发生水解,肽键的性质易被忽略,以及水解形成的酚羟基能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氮溶液未见银镜产生淀粉没有水解B 混合分别装有Cl2和NH3的集气瓶中的气体产生大量白烟NH3显还原性和碱性C 向1.0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溶液呈黄色NaHA溶液显碱性D相同的锌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一定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淀粉水解需要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时首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A错误;B、氯气把氨气氧化为氮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氯化氢,氯化氢结合氨气生成氯化铵固体产生白烟,B正确;C、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溶液显黄色,不一定显碱性,C错误;D、也可能是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抑制作用,D错误,答案选B。
5.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
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A、B、E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共价键,水溶液都呈酸性B. C、D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的氧化性:C>DC. 电解C、E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生成C、E对应的单质D. C元素所在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E元素形成的离子【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两性化合物为推断的突破口。
注意微粒半径比较规律。
6. 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 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Na2CO3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碳纳米管作正极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CO3+C-4e-=3CO2↑+4Na+C. 放电时,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D.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也可使用NaClO4的水溶液【答案】D【解析】由4Na+3CO2 2Na2CO3+C可知,放电为原电池反应,Na为负极失去电子,正极上C得到电子;充电为电解池,阳极与正极相连,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放电时,钠金属片作负极,碳纳米管作正极,A正确;B.充电时碳失去电子,阳极反应为:2Na2CO3+C-4e-=3CO2↑+4Na+,B正确;C.放电时,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C正确;D.钠是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NaClO4的水溶液,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为高频考点,把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工作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电化学知识的应用及钠的性质,注意放电与充电过程的关系。
7. 己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依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3COOH HClO H2CO3Ka=1.8×10-5Ka=3.0×10-8Ka1=4.4×10-7 Ka2=4.7×10-11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B. 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HClO)=c(OH-)-c(H+)C. 25℃时,0.10mol·L-1Na2CO3溶液通入CO2至溶液的pH=7时,溶液中:c(Na+)=c(CO32-)+ c (HCO3-)+c(H2CO3)D.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答案】B【解析】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lO>HCO3-,A. 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A错误;B. 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H3COOH)+c(HClO)=c(Na+)-c(CH3COO-)+c(Cl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c(H+)=c(CH3COO-)+c(ClO-)+ c(OH-),因此存在c(CH3COOH)+c(HClO)=c(OH-)-c(H+),B正确;C. 25℃时,0.10mol·L-1Na2CO3溶液通入CO2至溶液的pH=7时溶液是碳酸氢钠和碳酸的混合溶液中,则溶液中:c(Na+)<c(CO32-)+ c (HCO3-)+c(H2CO3),C错误;D.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Ka/Kw,温度不变,比值不变,D错误,答案选B。
8.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制备。
【探究一】用下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探究二】(1)某小组同学为探究SO2的漂白性性质,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i中红色褪去;ii中无变化.碱石灰的作用除了吸收尾气外还有_______的作用。
从实验中可知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又对SO2与氯水的反应进行探究。
①用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和SO2,振荡,静置,再吸入少量品红溶液,发现品红溶液不褪色。
②改变氯水用量,重复①操作,发现品红溶液红色褪去,你认为②中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来验证你的假设________。
【探究三】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
制取保险粉通常需要二氧化硫。
(1)制取Na2S2O4常用甲酸钠法。
控制温度70-80℃,在甲醇溶液(溶剂)中溶解甲酸钠(HCOONa),再滴加Na2CO3溶液同时通SO2维持溶液酸性,即可生成Na2S2O4,反应的离子方捏式________。
(2)测定保险粉纯度。
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Na2S2O4遇KMnO4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Na2S2O4+6KMnO4+4H2SO4=5Na2SO4+3K2SO4+6MnSO4+4H2O。
称取5.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
重复上述操作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21.00mL.则该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杂质不参与反应)。
【答案】 (1). ACBEDF:除去HCl气体(若答除杂质气体不给分) (2).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H中干扰实验 (3). H2SO3、HSO3-、SO32- (4). 过量氯水将品红氧化漂白或过量SO2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
(5). 将实验②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试管少许,加热,若无红色出现,原因为前者,反之则为后者。
(6). 2HCOO-+4SO2+CO32-=2S2O42-+H2O+3CO2 (7). (HCOO-+2SO2+CO32-=S2O42-+H2O+2CO2) (8). 60.9%【解析】【探究一】装置A制备SO2,由于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可以把SO2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利用亚硫酸氢钠除去SO2中的CO2,再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O2中的SO2,利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除尽,最后把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即可实现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CBEDF,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