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平方根立方根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5

101平方根立方根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5

学生自己总结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 ,请同学再试试看 可以怎样解?
(2)小组学习:课本第17页的第9题,探索从上面计算结果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立方根和开立方的定义.
2.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的特征.
3.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布置作业
课本第16页习题5.2第1、3、5、6题;
例题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因此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
立方根,且在书写上采用了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相互补充的方
式,让学生学会从立方根与立方是互逆运算中寻找解题途径.
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并总结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之间的关系。
拓展新知
(1)学生独立研究课本第14页的探究题,并不妨请同学再举几个例子,探索从上面的计算结果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学生联系开平方的概念,给出开立方的概念。
联系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根据上述问题类比地给出立方根的概念,初步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练一练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16页习题5.2的第2题.
(2)请学生口头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64, ,1,-1
体会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因此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
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8.
因为 =8,
所以x=2.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2 m.
这个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成
问题的,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了新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会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试一试
(1)学生回忆平方根的概念,并联系上面的问题,请学生归纳得出立方根的概念。
知识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
问题(1):某工厂要制作一个容积为8 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但不知道包装箱的边长应该取多少?请你帮帮他们。
(学生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板演.)
解:设容积的边长为x m,则
问题是什么数的立方会等于8呢?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后反思:
深入探究
完成课本第13页的探究题:
(1)对于 ,可以进一步追问学生,除了2以外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等于8呢?对于下面几个问题可以类似设问.
(2)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并追问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一个负数有几个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什么?(学生独立探究,再小组合作交流,给出立方根的性质)
(3)尝试用符号给出数a的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并问a可以取什么数?)
填写课本第14页归纳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让学生感受任何一个数都有立方根,以及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巩固新知
例1(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0
(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0,-1,-343,-0.729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5) ;(6)
(7)
请学生思考数的平方根与数的立方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后,请学生相互补充.)
例3:判断题:
(1)64的立方根是 = ()
(2) 是- 的立方根()
(3) ()
(4)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3、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4、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5、使学生理解“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即 .
6、渗透特殊一般-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