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中国古老而伟大的农业文明,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 性,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 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地位
承接性
掌握经济活动与政治活动原理这一基本目标。
具有开宗明义第一篇的作用,让学生初次了解一 些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如经济模式、经济特点、 耕作方式等,以利于今后其他经济史的教学。 作为中国的农业文明史的开篇,通过学习使学习 掌握感知中国古今农业及与世界范围内农业的关 系,了解古代农业的统一性和中国农业文明的特 殊性,可以起到古今联系、中外关联的教育效果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哈十一中学
王晨
说课程序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2、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学生 状况的分析 3、教学方法:教法的选择及依据;学法指导 4、教学手段: 5、教学程序: 6、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2、教学目标 3、教材地位
小 结
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 很早就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农耕文明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既得益于东 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也和生产 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有关。 从耕作方式上看,自春秋自耕农经济出现后, 以家 庭为生产单位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成为中 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 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重大水利 工程或事件 大禹治水 芍陂 都江堰、郑国渠 漕渠、白渠、坎儿井 王景治理黄河
翻车 筒车
第四展厅
书画中的农业经济
耕作方式(生产关系)发展变化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变 化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 进步
耕作技术 进步
土地 私有制
讨论

问题清单



1、什么是小农经济?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小 农经济? 2、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有利或者 不利的影响? 3、小农经济有没有弊端?是什么?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小农经济”的典型 事例?
基础性
关联性
[重点]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并以此为线索
基础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理解
依据: 专门史教材的要求:本册教材讲述的是人类社会 经济发展的历程,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并以此 为线索基础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意义极其重大。
学情分析
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关注农业
哈十一中学:王晨
小麦
高梁
远古 的 文明
六 畜 兴 旺
大豆
水稻
采集经济——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彩陶中的远古农业
种植经济——“五谷”





六畜:






农业的起源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主要 方式 伴随 原始农业
狩 猎
家畜饲养业
第二展厅
从耒耜到曲辕犁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的发展变化(以生产工具的 发展为线索)
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看,史论结合能力和理论水平 尚未达到分析较难历史问题的高度。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问题探究
体验感受、合作互研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影音材料、实物教具(自制的翻车、 筒车等模型)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习题反馈 课堂小结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

“光荣与梦想”
两千多年中国农民的理想:
——一对夫妻,一间房子,一头猪,一
块地,一头牛。

网络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
——农妇、山泉、有点田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时代目标未变?
中国农业博物馆
展厅开放
远古的文明 传统生产工具 古代水利设施
农业的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 犁 古代水利设施 的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 男耕女织
书画中的农业经济
第一展厅
大麦
五 谷 丰 登
殷墟甲骨文中有 “(王)大令众人曰, 协田”

宋代《耕织图》局部
《天仙配》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白居易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 白居易《朱陈村》
古代传统生产 工具
云南独龙族人砍伐森林,准备火耕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形
先用石斧、石锛清除地上的杂草树木,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进行
播种,这种耕作方式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此时期的土地耕种 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好撂荒。
“刀耕火种”时期的
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等。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翻车
课堂回顾:


一个起源(农业的起源) 二次分工(畜牧业、手工业) 三个基本特征和线索(种主饲辅、精耕细 作、男耕女织) 四种表现(生产技术和工具、经营方式、 水利兴修、农书)
习题反馈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古代水利设施
远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想像画)
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 开封禹王台大禹治水石刻画
春秋时期——芍陂
战国时期——都江堰
都江堰市—— 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西汉时期——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三峡大坝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时代
灌溉 工具
传说时代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曹魏 唐朝
4、设计思想
5、重点难点
6、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为主线
①了解中国农业起源的时间、标志、形成的格局及结构特点; ②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方式的形成及特点; ③了解中国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的形成及特点,了解古代水利 工程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史实分析和历史特征归纳概括能力,初步合作探究及 史料搜集整理能力、初步的历史评价能力。
铁农具 牛耕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唐代
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维度思考 生产工具的变化: 材 质 变 化 耕 作 方 式 劳 作 动 力 劳 作 周 期
推动整个中国古代农业耕作 得出经济 学原理 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工具的改进 生产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展厅
曲辕犁
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
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这种牛耕方式,俗 称“二牛抬杠”即 文献中所说的“耦 犁”。
二牛抬杠 牛耕画像石
牛耕图
[小结] 时期 史前 时代 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 出现时间
刀耕火种: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
青铜农具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后期 唐代 曹魏
文 明 时 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