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例第四单元 2.肺和呼吸【教学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集气瓶(2个)、水槽、胶管、火柴、竹签。
学生材料:清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吸管、漏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导入,猜想路径活动一:体验憋气活动1.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你估计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3.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人为什么要呼吸?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肺和呼吸)4.引导交流:提起呼吸,你想起了哪个和呼吸有关的内脏器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肺和呼吸。
(板书课题)5.猜想器官,画出轮廓。
你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请在人体轮廓图中画出来。
(1)学生画一画,教师巡视。
(2)画完后小组同学交流,指名学生上台画一画。
(3)课件播放呼吸时经过人体内部器官的图示。
二、引导观察,组织讨论1.引导学生观察各器官,教师介绍各个器官的名称。
2.观察课件,交流发现:生1:气体可以由嘴或鼻进入。
生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
生3:肺里密布毛细血管。
生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3.组织讨论:讨论1: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它们在呼吸中有什么作用?(鼻腔里有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讨论2: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是什么?嘴是呼吸器官吗?(鼻是呼吸进行的第一个器官。
)三、认识人体中的肺及其作用(一)丰富感知,促进联想。
1.观察认识猪肺的结构特征(1)教师出示猪肺,学生观察了解猪肺的外部基本形状,教师介绍肺、支气管、气管。
(2)学生观察猪肺的内部形态。
(3)学生交流对肺内部形态的观察的发现。
(4)教师补充相关图片,辅助学生深入了解肺中的微小结构——肺泡的内外部特征。
2.认识人体的肺,推测其作用。
(1)谈话:我们刚才观察的是猪肺,其实人的肺和猪的肺在外形和结构上基本相似。
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人体解剖图)(2)认识肺在人体的位置、大小。
(3)课件动态演示呼吸过程,学生感受人体中肺器官的活动状态。
(4)讨论: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猜一猜这些血管中呼吸中起什么作用?肺器官的功能是什么?(二)经历活动,探究肺在呼吸活动中的作用。
1.启发思考,促进探究。
(1)引入:肺在呼吸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跟我们吸入的空气有什么关系?(2)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人体的呼吸离不开空气,可我们把空气吸进去后怎么又呼出来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呼吸?(3)组织讨论,引发猜想。
生1:人不呼吸就会憋死呀!生2 :能吸收气体中的某种成分。
生3 :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4)追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不一样呢?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想研究一下吗?2.组织活动,初步体验。
活动二:体验空气变化——呼吸体验、初步感知——寻求证据(1)3.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三:检验空气变化——分组实验、视觉求证——寻求证据(3)实验一:用点燃的竹签进行检验。
(1)启发思考、猜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空气是不一样的,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化,那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进行猜测。
(课件出示:问题)生1:氧气减少了。
生2:氧气在肺中被吸收,袋子里的氧气减少了。
生3:吸入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4: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2)引导: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在研究空气的成分时,我们是用什么来研究的?生:点燃的蜡烛。
师:在原来这个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有什么区别?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师:所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生:点燃的蜡烛。
师:物体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燃着的物体就会熄灭。
我们要检验呼吸后的空气氧气是不是减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今天我们用点燃的竹签来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3)追问:能不能直接将点燃的竹签放进保鲜袋?生1:不能,因为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引起危险。
生2:里面的空气还会跑出来。
(4)指导:现在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把你们前面反复呼吸过的气体倒入集气瓶。
强调注意事项:袋子要倒着,袋口要捏紧。
(课件出示:科学原理)(教师示范)(5)提问:为比较空气吸进去呼出来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就检验袋子里的空气就行了吗?为了效果更明显,我们需要几瓶空气进行对比,需要怎样的空气?汇报:需要两瓶,一瓶是反复呼吸过的,另一瓶是没有经过反复呼吸的。
(6)指导:收集方法指导。
并要求贴上标签,用以区别。
(教师示范)(7)强调:①竹签要用两支。
②毛玻璃片拿开应同时。
③点燃后要同时放入。
④应倾斜着放入。
⑤速度不能太快。
(课件出示:注意事项)(8)实验:学生分组探究:竹签燃烧检验两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用点燃的竹签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结论:呼出的气体,说明呼出的气体是(9)交流:一般的空气里氧气较多,反复呼吸的空气里氧气大量减少。
(板书:擦去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多后面的两个问号)实验二: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检验。
(1)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人体呼出的是否是二氧化碳,吸进的是否是富有氧气的空气,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四年级我们研究空气的成分时,学过用什么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变浑浊)那么我们也可以什么来比较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呢?(用澄清的石灰水)。
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呢?我们可以参考第49页上的图片提示,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说说你们组分哪几步来做的?(3)学生小组讨论(4)反馈交流情况:你们组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①先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透明熟料袋,分别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再分别倒入等量的清石灰水,最后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②那么怎样倒入清石灰水呢?应该注意什么?(用玻璃漏斗小心地插入收集的气体袋中,把清石灰水倒进去,量要相等。
注意别让周围的空气进入。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好,考虑的可周到呀!③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实验记录。
按照刚才的讨论方案,分组实验。
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好实验记录。
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5)实验指导:分工、做实验。
小组合作做实验: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新鲜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
(6)学生汇报,教师小结:①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什么?②小组交流③汇报:发现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呼出的气体的一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倒入新鲜空气的一袋,不会变浑浊。
(7)小结:空气在呼吸前后发生了变化,氧气减少和二氧化碳增多。
延伸:学习资料、提升认识——寻求证据(3)(1)科学家们对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专门进行了研究比较,我们也来看一看,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播放: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2)交流: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3)小结:科学家的研究和我们一致,说明我们的猜测和实验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人的呼吸过程就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把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
肺是帮助生命体呼吸的一个重要器官。
(课件:小结填空)三、测量肺活量活动四:比一比谁一口气吹成的气球大?1.让学生推荐小组代表上台比一比用一口气吹气球,看谁吹成的气球大?2.介绍什么是肺活量,并让学生评议谁上台比赛的同学谁的肺活量大?活动五: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1.吹气球测量自己的肺活量;(1)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有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2)请一位内当家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
2.用吸管一口气吹气,测量肺活量。
(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
(2)插入高弯头吸管后,倒置在少水槽里。
(3)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
(4)标出排出的水量。
小组同学合作测量,把测得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3.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一个人肺活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四、研究如何保护呼吸器官1.呼吸是人体生命特征的体现,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51页上的图示(课件呈现),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器官,为什么?2.学生自学教材,分组讨论。
3.班级交流。
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吸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4.讨论:为什么不能吸烟呢?请看这是健康人的肺,这是吸烟者的肺,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5.这是什么标志呢?现在全国都各地在号召戒烟,吸烟究竟有什么危害呢?课件播放关于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常识。
6.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么样劝解他们呢?为学校、家庭、公共场所设计戒烟宣传语和或办戒烟小报进行宣传。
7.课后将课上所利用到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戒烟的小报。
要求主题突出、版面活泼、内容生动。
一周后组织评比活动,优胜的小报将在学校内展出,并到村内进行宣传。
五、课的总结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我知道了人有哪些呼吸器官;我知道了如何保护呼吸器官;我知道了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是不同的;我知道肺是交换气体的重要器官;我知道了要想办法做实验来研究问题……)【板书设计】2.肺和呼吸氧气减少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保护二氧化碳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