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共案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共案

13花钟【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形象举例,联系实际。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鲜花图片,你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花?2、板书“钟”,你都见过什么钟?3、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花钟,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瑞士大花钟图片(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面各色鲜艳的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

这个花钟不仅美观,而且能够报时,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题目就叫花钟。

文中的花钟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报时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二、乐学--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这些词、抢读、开火车读。

3、请同学们在观察这些生字,你觉得哪个生字难写,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着重知道左右结构的字,例如:“湿、娇”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醒、致”左右宽窄差不多。

4、要求在字贴上每个字描两遍。

三、乐探—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那课文中都写了那些花,他们都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画一画,读一读。

四、乐展—交流释疑,学习写作方法1、看来生字同学们都学会了,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变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许多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2、那课文中都写了那些花,他们都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画一画,读一读。

(1)找一找花钟里藏着哪些花?(2)看图,认识花,感知花的美丽。

一起说花的名字,相应出示花的图片。

这么多美丽的鲜花,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鲜花朵朵、争奇斗艳,好看,美丽等等)(3)默读课文,想想这些花是怎么开放的?(出示课后题)填空(4)你喜欢哪个句子就读给同学听听,相机指导朗读。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做动作,指导朗读。

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为什么喜欢?带着表情,指导朗读。

还有哪种花笑了?(昙花)昙花含笑一现,从含笑一现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么美的顷刻间,我们多想留住它啊!指导读。

这两种花的笑是我们看得到的,有一种花是在心里笑呢。

(万寿菊)齐读。

欣然是愉快的意思?“怒”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是哪一种?齐读出花开的气势睡莲从梦中醒来指导读。

还有哪种花也是刚刚醒来?(烟草花)指导读。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5)、请大家做一下舒展的动作谁再读读这句话。

(6)、再来读这一段,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花儿的美丽吧。

师生接读。

(7)、比较“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和书上的写法,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小结: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可是呈现的语言效果却大相径庭,往往同一个意思是可以用同义词或不同句式描述的。

例如说:牵牛花是从形状、颜色上进行描述的;而“昙花、睡莲、烟草花”是着眼于开放的时间;“月光花”是从姿态上进行叙述的,这些花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从多种角度进行的描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

五、乐用--课外延伸,培养写作能力。

1、同学们看这段话最后,还有一个特殊的标点,是什么号?他告诉我们什么?你们在课下搜集了哪些花开放的时间呢?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试着用书上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看哪一组的语言最美。

2、我们也来写写什么花在什么时间开的,试着用上刚才我们盘点的词语来写写它的姿态,颜色,或者香味,如果你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更好。

看谁能把花开的样子写得最生动、最形象。

第二课时一、回忆引导生疑1.复习第1自然段,引导生疑:出示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引导学生回忆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

进行填空练习。

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植物学家进行了研究,有什么发现二、乐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请默读第二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联系课文,你能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吗?为什么大多数花在白天开放?2、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乐探—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按照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学习,教师不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四、乐展—加深感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默读第二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联系课文,你能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吗?为什么大多数花在白天开放?(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钟面一样,就是我们看到的花钟。

2、比较句子:“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这句话对吗?文中用语言怎么叙述的?课件出现句子:齐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刚刚”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大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3、是啊,作者用词非常准确,这个看似用来表达模糊意思的词语,实际反映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况,反映了科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文中还有几个这样的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课件出现词语:大概左右往往有……的危险4、体会朗读第三段。

五、乐用--再读全文,总结拓展1、再一次有感情朗读全文,找出你喜欢的好词佳句2、师总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的结果。

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发现探索美丽的大自然。

六、乐用--作业:1、观察一种事物,把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在钟面上写上花朵的名字)。

3、欣赏制作的花钟的图片。

【板书设计】花钟开花时间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14、蜜蜂【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联系课外的资料。

【教学准备】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1.回忆旧知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2.朗读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3、介绍蜜蜂的资料。

4、导入新课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

二、乐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

3、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乐探—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按照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学习,教师不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四、乐展—交流释疑1.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词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

(4)多音字的练习。

A.你成天闷()在家里也不嫌闷()得慌?B.茶几()上放着几()个苹果。

C.尽()管这次比赛我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我不后悔。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订正、强调字音,如:“阻”、“测”时平舌音,不是翘舌音,“尽管”的“尽”读三声。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这次试验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作者得出什么结论?)五、乐用--指导写字1、下面看看同学们字写得怎么样。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减……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指导写字:课件演示,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3、形近字组词。

六、乐用--作业设计练习默读课文,勾画并读熟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二、乐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划出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句子。

讨论: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2、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3、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三)、学习最后一段,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三、乐探—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按照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学习,教师不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四、乐展—加深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听说”是什么意思?(不一定真实可靠)2、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先介绍试验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准备阶段我做了哪些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然后全班汇报。

4、准备阶段我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的?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严谨的科学态度)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蜜蜂放飞后情况怎么样了?法布尔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相关主题